市政工程材料论文

时间:2022-05-15 08:47:36

市政工程材料论文

1建筑材料检测现状

我国建筑材料检测体系仍沿袭20世纪80年代所形成的基本框架,其实际的工作已经与当下的施工环境存在很大的落差。此方面的不足容易造成检测的不遵从以及不准确等现象。使得检测结果无法更好的为当下的施工建设提供帮助。在具体的因素分析层面我国建筑材料检测主要面对如下问题:

1)软硬件更新缓慢

建筑材料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混凝土混合比、材料不同部位的规定成分、含泥量、坚固性、压碎值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依赖先进的设备,尤其是近些年所推广的无伤害以及同步取样法检测对于设备以及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现阶段此行业的发展多以政府为主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其设备的更新受到政府层面预算的影响,因此在部分地区检测设备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建筑施工要求。另一个层面部分检测人员由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较少,对于部分设备尤其是新进设备的掌握程度不足,成为了检测过程中的短板。此种情况在部分地区成为了其工作开展的限制性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以及检测时效性差等问题。

2)制度执行不完善

在制度层面,我国的政府要求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开展同步的建筑材料检测。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人员以及设备等因素,此项规定与要求无法得到具体的落实。表现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主要形成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良影响:

a.检测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对具体的检测指标的规定层面并不完善。部分可选择指标在报告中没有得到合理的表现。此种现象不仅造成了部分企业单位在材料检测过程中的造假;更容易存在检测环节的不遵从;

b.在检测的过程中现场环境以及实际施工条件对于检测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检测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与湿度的不同;检测样品中的加荷速度不统一等,这样的差别均能够造成检测样品与实际施工材料的属性差异,进而降低了检测报告对实际施工评价的准确性;

c.检测执行体系不到位,部分检测项目缺乏必要的现场检测,单纯的以施工单位报告申请的模式来进行。由于上述三点现象的存在导致了部分检测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制度不清、执行不明等现状。

3)取样方式合规性较差

在取样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a.取样缺乏现场随机取样的缓解,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往往是通过企业报送的方式来进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检测方面人力资源的不足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遵从因素;

b.在取样的过程中检测方面为了降低工作量,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并没有达到相关的取点要求。表现在检测报告方面则存在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等形式主义问题。这样的取样方式无疑是从样品本身降低了检测的合规性与指导意义。长此以往使得建筑材料检测形同虚设。

2市政工程常用材料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1)按照事先制定的施工规划与实际的施工形式标准

当不同材料进场时,按照总体平面规划进行放置,分别按其品种、规格等将材料整合放置,同时要做好预防雨水覆盖措施。掌握土料场蕴藏数量、开采、运输条件等方面,同时需要对工程核心材料实施室内试验,试验报告要迅速得出,一定要落实以数据为依据。按照市政工程质量监理标准,在工程质量方面贯穿落实监督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停止应用,预制构件同样如此,现场需了解工程质量动态,纠察问题、提出施工中的质量隐患并出具预防措施。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处均应设立标示牌,写明品种、产地、规格、检验状态,严格按“三检检制”执行,工作程序必须认真执行规定的标准。要想保证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加强市政工程的建筑材料的控制。在加强质量控制的同时就应该注意到要加强工程材料的质量监控需要进行检验和抽检之间的配合的方法,要采用肉眼测试和实际的检验相互结合的方法,这样以便于更好的使得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质量的保护体系得到科学合理的完善,与此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合同的管理,从而使得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得到落实,要从基础做起,使得材料的管理程序得到更好的明确,从而使得材料的质量管理细则得到更好的完善,而且同时我们应该加强对质量检测方面法律法规的认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来完善质量方面的检测,从而使得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

2)确定好检测取样的数量和方法

取样的数量看似无关紧要,却是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取样数量少,取样的部位和方法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得出的结果会不准确,由于每批建筑材料的数量是不同的,在检测时需要对同一批建筑材料的不同部位进行相应数量的抽样检测,确保取样的部位和数量是具有代表性的,并结合合理的取样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

3)完善检测标准

要完善检测标准,制定更加周密的试验检测流程,才能更好的保证试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保证施工质量安全。

a.要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试验检测标准,保证建材质量过关;

b.制定多种检测方案。如抽样检测法等,确保建材质量;

c.制定检测人员工作细则,让检测过程有标准可依,督促检测人员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性。

4)控制建筑材料所在环境的湿度和温度

对于建筑材料而言,温度和湿度是必须高度重视的两大因素,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例如SBS材料,即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受其防水性能影响,进行拉伸试验时,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是21℃~25℃,数据显示,若试验在28℃环境下进行时,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比标准温度环境下低2.85%,而在18℃环境下,其抗拉强度的平均值则比标准值高出3.55%。可见,必须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限定范围内,从而确保检测、试验数据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可用性。

5)运用先进设备仪器进行材料检测

在满足送检材料检测条件与基本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能够运用较为精密、可靠的先进仪器或设备,对实现施工建材检测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此外,当引进先进仪器设备时,也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比如,在测定水泥、钢筋混凝土、砖等试件的抗折和抗压性能时,加荷速度的快慢会对测试的数据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从检验材料数据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又要同时顾及到设备的作业负荷程度,在进行钢筋张拉试验时,如果当钢筋建材张拉出现颈缩时,可慢慢减小油门,逐渐缓慢控制颈缩直到样品本身断裂,从而减轻了设备的作业量负荷程度,加强了设备的使用年限。

作者:张磊 单位:太原市盛玖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上一篇:人才培养工业工程论文 下一篇:道路工程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