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演讲恐惧的集结号

时间:2022-05-15 05:28:57

走出演讲恐惧的集结号

Part 1:【没有说出口的恐惧】

曾经我认为站在台上讲话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仅仅一个简短的即兴演讲就能让我发怵,头脑空白。

我参加了一个自主招生的面试,题目是让我用班长的身份发表一个即兴演讲,没上台前我自信满满,还想到一个有趣的段子,打算以此来吸引考官的注意。轮到我的时候,我满怀信心地走上台,当我意识到有十几双考官的眼睛在台下盯着我的时候,突然之间,心跳便开始加速。当我进行开场白时,整张脸都涨得通红;正当我打算进入演讲正题时,喉咙开始哽咽,说话声音发抖,头脑完全一片空白,说话的逻辑完全混乱了,那个时候我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最后我和考官说我没准备好,于是羞愧地跑下台,场面十分尴尬。

Part 2:【心里的“小九九”】

心理学家罗宾逊教授说:“恐惧皆衍生于无知与不确定。”其实这是人们面对未知的和不确定的事物时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身心反应,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表现。站在台上讲话满脸通红的你,因为在开口之前你不知道别人对你所讲的内容或所说的话是否认同,也不知道他们怎样看待你本人,更不知道自己所讲的内容或所说的话能否引起他们的共鸣,所以就产生了“说话声音发抖,头脑一片空白”的情形。

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对某一件事情越是过分注重,就越容易焦虑和紧张,就越放不开手脚,这些反应在身体上的表现就是心跳加快、手脚发抖等。

其实,你恐惧的不是聚光灯下的形单影只,而是恐惧本身。正如富兰克林・ 罗斯福先生说的那样――“我们唯一害怕的是害怕本身。”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有演讲恐惧后,每次演讲前都会习惯性地担忧恐惧会发作,于是便会加深恐惧。这种恶性循环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例如,某些人第一个晚上睡不着,第二个晚上就会担心是否也睡不着,第三、第四个晚上就会直接睡不着。

Part 3:【标准动作一二三】

第一步“踏步走”:

[焦虑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请把它说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他人面前,都希望自己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渴望得到他人的赞同与认可,害怕在大家面前出错。也许你已经为了这场公开演说吃不好睡不好一个星期,但是坐在台下的听众对于你的状况一点都不知道,他们只期待能听到一场内容精彩的演讲。因此,当你“在众目睽睽下讲话很紧张”时,请大胆地告诉你的听众:“因为自己讲得不好,害怕被你们耻笑,请大家多多谅解!”你会发现,当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紧张和焦虑之后,你的情绪会自然而然地平和了,紧张和焦虑也随之减少了。

第二步“齐步迈”:

[想明确你要的是什么]

一个人对什么过于敏感,意味着他对什么有高要求。或者说,一个人对什么感到紧张害怕,意味着他特别在意着什么。当你澄清了在演讲台上害怕的对象和内容后,反过来理解,便是你站在演讲台上的需要。比如你害怕在别人面前表现不好,说明你有自我表现欲,并很想展示自己;你若怕别人责备你,说明你需要别人的赞同和接纳。俗话说:“无欲则无求,无求则无畏。”澄清你需要的目的,会让你在公共场合的演讲中更有方向感和控制感。

以邻家大哥形象走进千家万户的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以自然、风趣、亲和的主持风格让《实话实说》节目达到了一种平民艺术登峰造极的境界。但他在他的访谈录中提到过,开始时他也一直对在公众面前讲话有畏惧心理,讲话前小心准备,慎之又慎。据说他曾私下对朋友承认过自己有这样的恐惧心理:“我没有克服我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恐惧感,除了在公众面前演讲和死亡这两件事,我并没有什么事情可害怕的。”

但工作的性质要求他必须改变自己的恐惧心态,崔永元说:“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都可归类于沟通,而语言的表达能力是人与人本质的区别。我的节目名称既然是《实话实说》,那就说明我真的要大胆地说,实实在在地说,勇敢地表达出我最真实的想法。”崔永元找到了自己的恐惧点,明确了自己的需要,这就使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第三步“正步踢”:

[请记住,听众在意的是内容而非你是谁]

就算是总统演说,也有可能犯下错误。好在你不是总统,所以你下台之后打开电视不会发现自己上了新闻。除非你是名人,否则大部分人聆听公开演说时,主要是想听内容,至于你是谁,并不重要。因此,当你对将要进行的演讲感到焦虑时,与其担心讲错话会被他人耻笑,不如专心想自己待会上台时应该说什么内容。每一个成功演讲的人,背后总是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不仅安排试讲,还反复修改演讲稿以确保内容精彩。

希特勒是个演讲能力超强的“魔头”,很少人知道他在台上会为一个手势反复排练;乔布斯是商业演讲牛人,基本没人知道他会为一个演讲的细节反复推敲多久。

口才不好的人,往往都是思想派但绝不是行动派,哪怕让他一个人去练习,没有人知道他讲得好不好,他还是不行动,那又能怎么办呢?

第四步“跑步_”:

[保持平常心,台下观众跟你一样是人]

不管是只有十人的小型聚会,还是一万人的演唱会,观众的组成都是一样的,都是“人”。大部分的人跟你一样,对公开演讲这件事是恐惧的,是焦虑的,也是不知所措的。在上台前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赞美自己“我竟然可以被邀请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许多人并没有这样的机会”,更难得的是,自己有勇气克服恐惧,最后激励自己,要相信自己待会能够顺利地结束演讲,离开舞台。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先生在《我是演说家》节目中的专题演讲――《摆脱恐惧》的开场白:“当有人站在这么一个舞台上,很多同学都会羡慕,也会想,也许我去讲会比他讲得更好。但是不管站在台上的同学是面对失败还是成功,他已经站在这个舞台上了。而你,还只是一个旁观者,这里面的核心元素,不是你能不能演讲,不是你有没有演讲才能,而是你敢不敢站在这个舞台上来。我们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因为我们不敢所以没有去做的。”

勇敢地站出来,走上讲台来,你就是胜利者。

上一篇: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青春倒带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