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忧参半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时间:2022-05-15 12:43:00

喜忧参半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内容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课堂中成普遍现象,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增加课堂密度,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合理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教学 优势 不足

多媒体是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甚至活动影像等各种媒体的结合,又能辅助老师创设出形象、直观、生动的课堂环境,把语言创设得准、真、实,能诱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这是其他单一媒体所不具备的。而且,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与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直观形象的多媒体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已普遍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但本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并不是每节课必需的。首先我谈谈它在辅助教学过程中带来的优势:

一、视听结合,以形象生动的展示激发学生兴趣

人的一生中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但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头脑记录感官的记忆存盘很重要,感官就是味觉、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所记录下来的信息,用感官来记忆是较好的记忆方法。刚才提到的众多感官的记忆存盘,如果没有图像的回忆,整个回忆的功能可能就没有这么强。运用图像记忆方式,一次性记忆的资料非常多,根据实验统计图像记忆的记忆效率至少是声音记忆的100倍以上。如,在我们看电影的时候,一个多小时下来,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但基本上都能记下来,这就是视觉和听觉双重结合带来的效果。由于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就像是播放电影给学生看,能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形象具体的教育素材,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由“苦学”变为“乐学”。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动力便会自然提升,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求知欲,课堂上气氛也活跃起来。比如我在上牛津英语八年级(下)Unit2(Reading)Welcome to Hong Kong中介绍Hong Kong Disneyland前,我先播放了一些关于香港迪士尼乐园的资料,比如Main Street USA,Tomorrow land,Fantasyland and Adventure land这四个主题公园,还有学生们很感兴趣的童话人物像Sleeping Beauty,Snow White,Alice and Cinderella等等。因为学生们都没有去过香港迪士尼乐园,所以这些资料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因为对这些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所以对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起到了帮助作用。这节课在学生们很兴奋的状态下完成了,而且课后他们还在津津乐道,相互交流这节课的收获以及他们以后想亲自去香港迪士尼乐园游玩的想法。

二、加快节奏,以富有层次的训练来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得不在板书上花大量的时间,由于每节课时间有限,有些课文可能知识要点多,所以在黑板上书写可能要费很多时间,可能就会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而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信息量大,表现力强,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就可以在备课时将要点都备在课件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大容量的知识。尤其上语法课时,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巩固。例如牛津版七年级(上)Unit4 Grammar Countable and uncountable nouns这一节课,我在屏幕上先呈现一组实物的图片,如tea,water,bread,chicken,juice,这些都是不可数名词,然后分别用量词再呈现这些名词,two cups of tea,a piece of bread,a plate of chicken,some bottles of juice。紧接着呈现另一组实物的图片,如carrot,mango,apple,potato,orange,这些都是可数名词,然后我再用量词来呈现这些名词,five carrots,three mangoes,ten apples,two potatoes,seven oranges。请同学先作出分析哪些是可数名词,哪些是不可数名词。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不可能准备各种可能出现的实物,所以用多媒体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另外通过屏幕呈现可数名词变复数的规律,通过不同的颜色来标出复数的部分,起到强调作用,接着我用一些简单练习来当堂检测,并运用学生身边的物体进行口头练习,这样就起到巩固的效果。对表现好的学生当堂表扬,尤其是学困生,让他们感到自己在这节课也学到很多知识。因为通过这样的直观形式和大量的练习来学习这个语法,90%的同学在第二天的复习时能正确区分出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并能正确地将可数名词单数形式变成复数形式,约85%的同学能正确使用这两类名词以及当它们出现在不同的场合时,能辨析它们正确与否,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三、化难为易,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能力

我曾经执教了一节市级示范课,内容是9A Unit1 Star Sign中的Main Task部分。在这节课上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后,能学习它的列提纲方式,运用短语和句型,模仿课文来写一封推荐信。而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是很头疼的事,时常会出现时态、语法、搭配不当之类的错误。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我在制作课件时就把他们容易犯的错误先制作在幻灯片上,用“大家来找茬”的方式让他们指出我课件上的错误;另外,本节课主要使用的是相当一部分表示人的品质的形容词,我采用“连连看”的方式让他们把这些形容词跟句子相匹配起来,训练学生熟练应用句型;接着,我把班级中四个比较优秀的同学推荐出来,呈现他们的照片,让同学们觉得很贴近实际,然后让这四个同学在课堂上做自我推荐,其中就把一些重要的短语和句型运用到了,学生听得很认真,然后在自己写推荐信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一气呵成。我把平时不擅长写作的几个同学写的作文放在投影上进行批改的时候,发现错误很少,我想这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方式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的吧。

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学生确实获益匪浅。然而,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它的不足之处,这是令人担忧的事。

(一)让学生成为“看客”

因课件都是提前准备好的,设计步骤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就成了播放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按照多媒体的设计程序,一一播放给学生看,甚至觉得自己在演戏,学生在观看而已。虽然各教学环节紧紧相连,学生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但是给学生留下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空间很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我在上7B Unit5 Grammar中,在课件上设计了一些运动项目,通过两两对话的形式,把句型运用得很好,但是,他们其实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为什么,所以在课后的练习中他们犯了很多不一样的错误,如:当他们看到when he/she was ten years old或at the age of three等他们就不会运用过去式来完成这部分知识。可见,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有些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反而成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的观众,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也不是我们想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衷!

(二)让教师能力“退化”

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交流很便捷,网上很多资源都可以共享,

我们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可能会上网搜索,如果有课件,可能稍做适当的修改后就使用,而有些老师可能会直接拿下来就去上课,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乏个性,没有创意,只会按部就班,只是相当于将板书、练习搬上屏幕而已,所以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枯燥,乏味。长此以往,教师的独立思考能力、钻研业务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将渐渐丧失,这确实令人堪忧。

(三)让课堂缺少“灵气”

在我们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制作好了的课件在上课的时候一般是不会修改的,因此,如果我们的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考虑不充分的话,那么课件只能为一部分同学服务,所以,课件在这一方面就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我们好多学生其实知识面很广,发散性思维很强,看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有一次,在我们上关于travel的话题时,讲到我们宜兴的特点时,我给学生放的漂亮图片都是关于“竹林、溶洞、茶园和陶器”,我忽略了我们宜兴还有丰富的物产、美丽的自然景观、厚重悠久的历史。课后学生告诉我,他们其实上课时很想自由地交流一下我们宜兴的百合、板栗、竹笋、太湖三白、历史名人和一些新兴起来的果园等等,只是没有机会。是啊,他们的“灵光”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得到“闪耀”,多么可惜呀!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合理、适时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不是一味的依赖,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英语教学,收到最大的教学效益,也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受众——学生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定位与分析 下一篇:感悟情感——古诗词鉴赏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