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俚语的风格特征

时间:2022-05-15 11:27:08

试论英语俚语的风格特征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俚语成语,使语言更为生动、细腻,既使含有谴责之意,也不致当面触怒对方。如:Stop beefing about your headache and get on with your work.别老嘀咕你的头痛,干活去吧!To beef about 是抱怨的意思,相当于complain, 但还含有“找茬儿”的意思,比较缓和随便。No children是“不年轻”的意思,如:Mary’s no child, she’s 40 if she's a day.玛丽不是妞妞,她满40岁了!这话语气并不重,不致刺伤人。因此可以说,俚语绝不像某些学者所说的那样是“索然无味的语言”或“垃圾”。俚语是英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用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将某些词输送到标准语中去,才能使英语更趋完善和丰富。英美俚语的适用范围和频率并不能说明它的全部特点。一个需要重新探讨的问题是:俚语在说英语的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什么能日益广泛地为大众喜说乐用,越来越多地被词典承认和收入呢?根本原因在于俚语具有词汇层所不具有的独特文体“风格”,而这些风格又往往体现着使用者的不同意图和心理。这里,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简述俚语的基本风格特征。

一、新颖时髦,不落俗套。人们在说话或写作时都想尽可能摆脱沉闷单调的文体,摒弃平淡无奇的词语,破除语言中一切枯燥乏味的常规惯例和陈词滥调。正由于人们本能的求新脱俗心理,导致俚语词语产生且流行。一些美国学者在分析俚语特点时不约而同地指出,它往往反映了使用者“赶时髦”的倾向。学者Perin说得更为明确具体:“俚语的主要特点来自使用它的动机,一种追求新颖、别致、生动鲜明、追求信息灵通,赶上时代甚至稍许超前的原意。”例:严厉批评某人用criticize过于平淡,为了别具一格造出badmouth;对男女失约(指女子)说Stand him up自然比Keep him waiting新颖。出于标新立异,有些俚语复合词或短语又变了花样,把和俚语意指词同韵不同义的另一个词作为自己的组成部分。如:north and south意指mouth嘴(因为south和mouth押韵);half-inch意指pinch盗窃(因为inch和pinch押韵)等。为赶时髦,俚语势必更新,从而涌现大量同义词。人们越是注意或越感兴趣的事物,俚语同义词语就越多。例如说“警察”的俚语词就不少:copper与“铜”无关,是从one who cops“抓人的人”取义的,以后又缩略为cop;flatter出自flatfoot“平底脚”,讽喻警察长时间站立导致脚底变形;slop是police的倒读俚语;bobby和peeler则分别源于英国警察组建人Robert Peel的教名爱称及其姓氏;较新的同义词还有 pig、slew foot等。

二、生动诙谐,富于色彩。人们之所以喜闻乐用俚语,既因它新颖、独创一格,更因它生动诙谐、富于色彩,可以大大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形象生动的俚语词之多,完全可以信手拈来。以television为例,同义俚语就由telex the box、goggle-box、 idiot box、the one-eyed monster等,一个比一个更加形象化;电视机屏幕不断闪烁,肯定出了故障,据此又造出一个生动的俚语短语at the blink(机器)损坏。还有英美俚语的诙谐幽默最明显不过表现在一些表示人体器官的俚语词上,它们不仅与同义词语频繁更替,而且生动滑稽、风貌各异令人回味无穷。例如:“脸”有dial、mug; “眼”为blinkers、peepers、saucers; “耳”有flaps、 lugs; “鼻”为beak、conk、schnozzle、snitch、 snout; “嘴”有 god、trap; “手”为dukes、flippers、meat hooks、 mitts; “脚”有dogs、 plates;“心”为ticker。

三、熟稔亲昵,有凝聚力。探讨英美俚语的风格特征,还涉及俚语词对说话双方的感情和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涉及使用俚语的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代美国著名诗人C•Sandburg对俚语做过如下生动描绘:“俚语是这样的语言,它把上衣一脱,往手上啐口唾沫――就干起活来”,这形象地说明,俚语是一种不拘礼节的非正式语言,它能给谈话双方带来随和的气氛,从而便于互相接近和消除隔阂。既使对于陌生人,用些广泛流传的俚语也可表明自己和对方不生疏,有助于打破拘谨和促进熟稔。在很多情况下,目的往往会成为动力而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探讨任何文体的风格都不应离开使用该文体所要达到的目的,都要考虑文体本身能对使用者起到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也应把增进人之间的友好、亲昵和凝聚力视为俚语的风格特征之一。

总之,语言是人们思想和精神的生动表达,评价语言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是习惯和共同遵守的习惯用法。俚语虽经历不同,它还将源于民,用于民,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交往中继续发挥作用,而不会因为有人对它的褒贬而停滞不前或消失。当然我们也没必要为“赶时髦”或“图刺激”而不分场合刻意去追求满口俚语,这只能会“弄巧成拙”。顺其自然,得体使用,便达到了交流目的。

刘开富:云南省楚雄师院外语系主任、大学外语部主任、副教授。

唐宓:楚雄师院副教授,硕士。

上一篇:论“e”时代图书馆建筑精神审美内涵 下一篇:论张洁女性意识的探求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