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时间:2022-05-15 08:28:29

探讨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摘 要:现代中学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也要开设一些陶冶情操的课程。谈了如何将音乐教学与文化课教学结合。

关键词:教学创新;音乐教学;美育教育

高中是人生的第二道关卡,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关卡。教育学家们普遍认为,高中教育应当以专业课为重,其他都是次要。但高中生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学习压力,高考就是他们的命根。笔者认为,文化课老师讲得再精彩,但长时间的语言授课,会让老师和学生都身心俱疲。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尝试着用音乐课来丰富课堂。

一、音乐教学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创新

高中生尤其是文科生需要背的东西很多,大量的英语单词背诵也让学生感到记忆疲劳。我们可以用音乐教学的方法来解决。英语老师可以将所要学的单词让音乐老师编成歌词教学生唱。人的记忆方法对于记忆程度是有很大影响的,我们通常会发现,有一些歌曲的歌词被我们不经意间长期的记忆下来,所以利用音乐来记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二、音乐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音乐教学除了更有利于记忆以外,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如,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文课、现代诗或抒情散文课,在用多媒体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配上唯美的音乐,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诗歌的意境、与作者心灵共鸣,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高中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尼采说的没错,音乐的确是一种情绪,它可以活跃人的思维,使人进入更深的思考境界,尤其是对于语文这样需要思维活跃的科目是很有效的。

三、音乐课堂活动创新

当然,我们也不应一味地为文化课服务,高中生至少要一周上一堂音乐课,这是纯粹地为了缓解压力进行的。唱歌可以发泄情绪,也有利于提高肺活量。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活动,如,接歌、击鼓传花等。我国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像接歌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缓解压力,还可以活跃思维,对于学习和休息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在当今中国,高中教育是一个大问题,国内有很多改革的呼声,但是要怎样改却没有一个好的方案。改革还是有些必要的,但关键是改什么?笔者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创新,教育之所以发展停滞是因为方法的陈旧,如上文所谈,我们完全可以尝试着去进行文化课与文艺课结合的教学创新,经过实践一定可以检验出它的效果。

参考文献:

王丽丽.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创新谈[J].大舞台,2008(5).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

上一篇:多管齐下,激活初中美术课堂 下一篇:探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