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劳死”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5-15 05:29:11

关于“过劳死”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

摘要:"过劳死"现象频现报端,我国却一直没有有效措施解决这一日益严峻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寻找引发"过劳死"现象的原因,对比解决过劳死现象制度较为完善的日本,反思我国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过劳死;日本;工伤

一、"过劳死"现象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过劳死"一词,源自邻邦日本,最早出现在1988年日本当地一家报纸当中,自一出世,就因为契合社会热点而受到极大关注。现代社会普遍将由于工作上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以及业务上超重负荷的积累,造成身体原有的心血管疾病恶化,进而导致死亡的现象称之为过劳死。

(一)过劳死的概念

过劳死,简而言之,意为过度工作劳累致死。该词语本属社会范畴。然而,随着过劳死现象在各国的频繁发生,一些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这种现象加以规范解决。在日本,过劳死主要是指因相当的工作劳累和工作压力导致的固有的心脑血管疾病并致死或因工作压力导致的精神抑郁而自杀的现象。

本文所探讨的过劳死的概念,仅局限于探讨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工作过于劳累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迅速恶化,进而丧命的情形。

(二)过劳死现象产生的原因

过劳死现象的发生与一个国家特有的工作习惯、条件,甚至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20世纪的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普遍推崇忠诚和集体认同的价值观,公司不仅仅是人们工作的地方,更是家庭的延伸,辅之以现代的工资增长和职务晋升制度,为公司工作等同于为自己工作,员工的自我价值感和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与在公司勤奋工作息息相关,这样一来,频繁的自愿加班司空见惯,日本的工人平均每天都要自愿加班或不计入工作时间无酬加班1.5小时,不愿或不敢休带薪休假,一般在日本因过劳死的员工年工作时间都在3000小时以上[1]。按照我国年工作日250天计算,这些员工每天工作时间为12小时,若在相当压力之下,日积月累的长时间工作,必将会高概率的导致过劳死现象的出现。

我国也有滋生过劳死现象的文化土壤,奉献、不求索取是社会提倡的价值观。加上一些公司因势利导,将此与公司文化和绩效奖惩相衔接,迫使员工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和在公司中的地位,不得不承担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重的工作负担,经年累月,最终导致过劳死现象的发生。

二、日本预防"过劳死"现象的对策

日本是最早采取预防和救济措施的国家之一。在过劳死现象引起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之后,日本很快就形成了相关的救助机制,即全国过劳死110电话商谈网络以及预防过劳死健康电话商谈中心,展开个人电话商谈和公司共同电话商谈事务。目的是为帮助员工打赢过劳死官司提供信息和服务。且商谈内容保密,电话亦为免费拨打,保证商谈者的利益不受任何损害[2]。

此外,2001年12月12日修订出台的《关于脑血管疾病与虚血性心脏疾病(负伤引起的除外)的认定标准》对过劳死认定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发病前一月内,工作时间外加班大约超过100小时;或发病前2个月至6个月之间,工作时间外加班每月平均超过80小时,即可被判定为工作强度过重、有害于身体健康。通常认为。一个人每月在工作时间外加班超过45小时既已对人体构成伤害。该认定标准是依据丰富的医学经验设计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若认同由于超工作量而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几率增加的话,那么,按照劳动灾害补偿保险制度提供救济补偿应当认为是合理的[3]。

日本社会处理过劳死的做法可以为我国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一定参考。一系列制度的补充和完善解决过劳死现象。

三、我国将过劳死纳入工伤范畴的可行性思考

在我国,可以将解决过劳死问题的思路归纳为三种学说,即刑事制裁说、侵权责任说、工伤责任说[4]。刑事责任说和侵权责任说都将过劳死的认定建立在企业存在一定过错的基础上,这势必会增加员工一方举证的困难;而工伤责任原则并不要求企业主观上存在过错,且近年来发生的过劳死一般源于员工自愿加班,若以过错为基础追究企业责任,作为弱者一方的员工难免面临举证难的困境。因此,本文赞同工伤责任说。

《工伤保险条例》中目前只有十五条第(二)项视同工伤的规定可能为过劳死员工提供保护,即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突发疾病当场死亡或者抢救无效48小时之内死亡的情形。但是这条饱受争议的规定对过劳死员工的保护是极其有限的:一是将过劳死发生的地点限定在工作时间、地点。近几年纵观媒体报道的过劳死案例,大多都是长期加班后在非工作地点和时间猝死。显然,过劳死虽然是由于工作原因导致,但不符合视同工伤的时间和地点要求,因而不能被视同工伤。二是48小时的问题。何以要将48小时作为是否视同工伤的分界线?本文认为,恐是立法者认为这一时间段内的死亡最有可能与工作产生直接的因果关系。显然,我国的工伤法律制度依然桎梏在"事故主义"的法理中-强调工作过程、时间等近因条件来限定归责之范围,而且必须存在事故之要素,否则不能被认定为工伤或者是视同工伤[5]。

本文认为,过劳死未被纳入工伤法律制度加以解决,原因有二:一是我国工伤的概念涵盖内容偏窄。一般的工伤仅指事故性伤害,认定工伤的时间和地点要素范围较窄。二是过劳死的因果关系没有具体的确认标准。日本对于过劳死的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经历了一个递进阶段:即异常负荷阶段、过重负荷阶段、发症促进阶段,这三个阶段都以一定的医学标准作为基础,还需参考时间、工作量、参照对象等要素,对过劳死加以认定。只是随着处理过劳死经验的积累,要素要求越来越宽,员工的利益受到越来越多的保护。

由此,过劳死纳入我国工伤法律制度加以保护,应当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工伤"理念应当有所转变。目前的《工伤保险条例》将工伤分为两大类: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其中事故伤害将时间和地点要素规定范围的相对较窄。因此,可以借鉴日本等国的做法,将"工伤"更名为"劳动灾害",名称上的改变看似事小,实则体现了理念上的重大变革。二是解决因果关系的确认问题。前文已述,解决过劳死问题的命门在于过劳死的因果关系确认问题。现代医学的发展应当可以为各类基础疾病的判断提供一个较为明确的标准,并且在一开始的认定中,为了防止报假案的现象发生,可以采用最严格的认定标准,如日本的异常负荷说,然后随着制度的完善和经验的积累,逐渐过渡,解决过劳死这一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Mara Eleina Conway.KAROSHI:Is It Sweeping America?[J].UCLA PAC.BASIN L.J.1997,15(P352-356)

[2]吴海航:《日本预防企业工人"过劳死"对策的启示》,载《生产力研究》NO.22.2008

[3]吴海航:《日本预防企业工人"过劳死"对策的启示》,载《生产力研究》NO.22.2008。

[4]董保华:《说让他们"过劳死"?》,载《新民周刊》2006年第23期;董保华:《十大热点事件透视劳动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37~249页。

[5]孙国平:《"过劳死"的比较法思考》,载《当代法学》2010年第1期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张姗姗,女,1985.7.山东省济南市人,北京工商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第二作者:郭宾,女,1985.9.山东省烟台市人,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员,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法学专业,法学学士。

上一篇:浅析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有效防止桥梁工程裂缝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