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文明生态村的思考建议

时间:2022-05-15 03:20:32

关于建设文明生态村的思考建议

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几乎涵盖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方方面面。为把这项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特建议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和收益的主体,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对照“五个好”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措施,以治理“五乱”、改水改厕、建沼气池为突破口,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年度创建任务。

2、要树立和增强统筹发展的观念,坚持文明、生态一起抓,软件、硬件一起上。切实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落到实处,大力协调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农村文体中心或活动场所的宣传、教育、娱乐等功能和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和文化科技知识讲座等,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倡导文明新风。要通过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最终达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

3、要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创建规划,指导工作全局。要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由县建设局指导,各乡镇负责,从实际出发,突出适用原则和村街特色,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帮助村街制定规划,合理确定具体目标,使创建工作近有方案、中有目标、远有蓝图,保证创建工作的连续性、长期化。

4、要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长效建设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权责分明的组织指挥体系和目标考核机制。明确创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定严格的督导、考核、评价措施,保证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长效性、持久性。二是建立健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机制。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督促各职能部门切实承担起各自职能和任务,层层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具体完成时限,努力建设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形成强大合力。三是建立健全依法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机制。通过完善村规民约,依法建立一套完备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投入、管理机制,实行群众性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使创建活动规范化、经常化、法制化。

5、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切实增强创建后劲。“筹资的路子千万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积极整合国家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集中用于文明生态村建设;采取“五个一”的办法,即:县乡财政拿出一点,包村单位、有关部门专项资金重点倾斜帮一点,动员社会力量筹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群众集一点。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创建活动投资机制,整合各方面财力资源,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全力支持创建活动。一是争取外援。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并主动与本村在外工作人员联系,发出公开信,动员他们捐资捐物,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二是村企帮建。积极争取本地企业对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支持,吸引企业自愿给予资金和物质帮助。三是结对帮建。组织县直单位和集体经济实力强的村与临近穷村结对子,富村帮穷村,共建文明生态村。四是自力更生。“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凡能自己动手解决的决不对外承包,干部、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带头出义务工,能省则省。

上一篇:关于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思考与探索 下一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