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新闻:公众新闻意识形态的新诉求

时间:2022-05-15 02:21:49

公共新闻:公众新闻意识形态的新诉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中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社会转型。多元利益格局逐渐形成,社会成为各方利益主体和多元力量博弈的角逐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渐由私人品的匮乏转到公共品的匮乏,公共领域内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而关系到公民切身利益的诸多公共事务更引起了社会大众普遍的关注。人们基于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同,立场的差异,会有多元的表达,这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舆论现实。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潮’: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潮’,一个是新闻媒体的‘舆论潮’”。短信互动的火爆,网络话题的喧闹,热线电话的攀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表达意见的热情。而“公共新闻”即意味着在整体性的多元社会中对于多元利益主体的权利尊重、协调、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新闻”的力量和责任并不在于对错综复杂的新闻事件作是非善恶的评判,而在于对隐含于其背后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呈现与疏通。要在社会融合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因隔阂滋生的偏见,同时又要提供一个使人们有机会互相了解、磨合和彼此认识的场合,增进人们对于不同文化及社会诉求的宽容和理解,保障公共权力正确使用。

公共新闻可以发挥省级卫视的独特优势,构筑主流话语权,提升新闻的层次。考量省级卫视所处的位置,它虽然不具备中央台整体把握的优势,也没有城市台的地区优势,但在这种两失的处境中反而赢得了独立于中央台和城市台的“公共空间”。从“信息传播”的理念转换到“公共空间”的定位,正是省级卫视变弱为强,弱势中的优势所在。同时卫视还拥有其他地面频道和城市台所无法比拟的强大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新闻资源,以前我们对这些资源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利用,单纯对信息进行单向的传播,而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度开掘,在卫视所拥有的“公共空间”中通过官方视角、专家视角、百姓视角等三个视角对新闻进行梳理,对新闻事件做出解读,使公众对新闻事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比如2006年6月16日,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播发了《南京市对幼儿园收费规定“上限” 坚决杜绝乱收费》这条新闻,代表了政府的态度,紧接着又播发了《市民高兴后的担忧:说着容易做着难》,让市民发表他们的意见,有市民就认为,这样会不会降低教育质量,不该减的减了。接着就又采访了幼儿园园长和一些专家。比如有专家就认为,由于好的幼儿园和一般的幼儿园在收费上差距很小,这样就会形成新一轮的幼儿择校风。方方面面的意见构成了一个舆论场,这对政府在以后的决策中要系统考虑无疑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说,如果说“时政新闻”传递的是官方的声音,“民生新闻”是在官方的声音之外传递了民间的声音,那么,“公共新闻”则是把官方的声音、社会精英和百姓的声音整合为“公共的声音”,所有这些声音共同构成真正的主流社会话语权,从而使卫视新闻脱离了媚俗和零碎,呈现出一些大气。《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陆小华说:“传媒要想产生影响,它的关键,不在于我们能够提供信息,而在于我们能够提供信息的分析。如果传媒仅仅是观众的信息源、娱乐源,那么,就可能是他可以随手而弃的东西;传媒要想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成为人们思想的依据,它一定是人们的思想源,人们据此对社会的走向、文化的走向,对自己在其中该如何生活,个人在社会和发展中如何定位作出判断。”

再者,“公共新闻”是新闻工作对新时期党的政策、指导方针和精神的具体运用和实践。新一届党中央和政府提出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方针。它强调关心民众疾苦、为百姓办实事和为人民服务。我们在新闻实践中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实际上就是“利为民所谋”理念在宣传思想中的具体运用。“公共新闻”无论是公众关心事件的报道,还是让公众参与意见表达的呈现,还是具体详实的服务性报道,都体现了党的新闻政策在实践中的运用。

公共新闻有其诸多的优越性,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公共新闻在角色定位上不能偏离新闻,而应当在新闻领域内追求公共性与新闻性的有机结合。不能破坏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原则。“公共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理念和实践模式,它的公共性不仅体现在对公共领域内公共事务的关注,更体现在新闻产品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公共参与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新闻是一种参与式新闻,公众的意见就是一种舆情,有时公众的意见更强调感性而非理性,这种情况下应防止公众意见对决策的干扰。

二、公共新闻必须首先考虑新闻价值问题,应当优先选择那些新近发生的、关系大多数公众利益的、亟待解决的公共事务进行报道,应当充分考虑该公共事务解决的迫切性与可能性。如果不顾轻重缓急,讨论并无时效性的公共事务,很可能使公众忽视对当下问题的关注,使当下矛盾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解决,新闻就起不到环境监测的作用;而如果“公共新闻”选取了一个短时期内无法解决,甚至长时期内也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进行报道,极容易引起舆论的失控,最终造成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的不稳定,那么“公共新闻”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也不过成了一句空话。

三、公共新闻不能为了实现公共性而将目光仅放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公共事务上,而无视新闻的接近性。地方媒体要因地制宜,在本地公共领域中发掘“公共新闻”,地理和心理上的接近性容易引起公众的参与欲望,使沟通与互动成为可能;而且当地公众也因为接近性而对公共事务有更高的认知程度,讨论问题有的放矢,更能形成有效的沟通,对公共问题的解决也就变得更有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在经济迅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大背景下,中国电视业进入了大调整时期,面临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可以说中国传媒业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作为媒介最重要内容之一的新闻,它的定义被实践着也被改变着,新的表现形式、新的表达手段、新的制作理念也不断地对新闻的理念进行着新的书写和诠释。从业者应时刻意识到的专业追求和监测社会服务公众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同规模、地域、属性的媒体承载着不同的职责,无论是从宏观到微观,还是从整体到局部,只要我们的媒体认真履行了社会责任,最终将促进社会的进步,也将最终得到社会的尊重,形成强大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媒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

编校:杨彩霞

上一篇:试论新闻自由与新闻伤害 下一篇:论大众传媒对二人转文化转型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