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心理护理探讨

时间:2022-05-15 12:43:23

31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心理护理探讨

【摘要】 目的 了解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水平。 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31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针对性地制定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实施心理护理,310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结论 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解除患者心理障碍,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心理护理

作者单位:453000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眼科

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增高、视凹陷、萎缩及视野损害为特征的眼病,如延误治疗会导致失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因原先就存在的异常虹膜构型而发生的前房角被周边虹膜组织机械性阻塞,导致房水流出受阻,造成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1],临床表现为急性闭角型和慢性闭角型两种,它的发病有地域、种族、性别、年龄上的差异。我国目前原发生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为1.79%,40岁以上人群中为2.5%,是我国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2]。治疗青光眼的关键在于控制眼压,而眼压的变化与其自身心理因素,情绪变化、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影响密切相关[3],所以要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正确面对现实,以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本文就一组病例患者的心理状态作一扼要的归纳并对护理情况作出总结。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0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0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10例,男105例,女205例,年龄36~82岁,平均56岁。

2 心理状态分析

2.1 紧张、恐惧心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就诊时,大都处于发作期,因眼压突然升高,患者眼疼、头痛、瞳孔扩大、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等不适,是眼科急症,面对不熟悉的医院环境,还有陌生的抢救措施如前房穿刺,使患者感到紧张、恐惧。患者眼压降至正常后,不论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还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大都需要手术治疗,因害怕术中、术后疼痛及手术后并发症,易产生恐惧心理。

2.2 焦虑、抑郁心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时还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或急性胃肠炎等内科疾病,用药不见好转,症状反而加重,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失明,使患者产生焦虑,即使被确诊,患者及家属因担心眼压没被及时降下来而使视神经受到损害,产生焦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往往不易引起患者的警觉,只是在作常规眼科检查时或于病程晚期,患者感觉到有视野缺损时才被发现,使其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对手术效果产生疑问,不知术后视力能否恢复,产生焦虑心理。家庭负担重者,牵挂家人,担心孩子、老人;经济状况差者,担心治疗费用,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心理。

2.3 孤独心理

手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不能大声谈笑,另外包扎术眼,如无家属陪伴易使患者产生孤独心理。

2.4 悲观、失望心理

如果患者的视神经受到损害,术后视力恢复不佳,易使患者产生误解,埋怨医护人员技术不好,埋怨家属知道效果不好,还主张手术治疗,费钱、又受罪而产生失望心理;有的患者还需要长期治疗,易产生悲观情绪。

2.5 自卑心理

部分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视功能受到损害,给日常生活造成很大不便,使其丧失自尊、产生自卑心理。

3 心理护理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态度诚恳,语言亲切和蔼,急患者所急,及时通知医生,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责任护士,主管医生,科主任及护士长,病区环境,查房治疗时间,作息时间等。时刻为患者着想,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患者的信任,大量实践证明,高度信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保证[4]。

3.2 创建良好的医院环境

眼压不仅与患者的生理状态有关,还与情绪波动有关,患者良好的情绪状态,利于治疗,所以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美观、空气清新的病房环境。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病情轻重缓急等安排病房,为患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的心理环境,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还要态度和谒,技术精湛,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3.3 加强护患沟通

护士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心理护理知识和技能。护士要做到仪表端庄,态度诚恳,语言温和,语速适中,称呼恰当,尊重患者,对患者一视同仁。细心观察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了解患者的想法,特别是针对性格急躁易冲动的患者,护士要认真耐心地听取并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教会患者如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如深呼吸,听轻音乐,按摩和热水浴等。

3.4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责任护士应认真讲解有关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知识,如症状、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措施等,使患者对疾病有初步了解,意识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告知用药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手术的目的及必要性,术前、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特别是注意术后健侧眼的眼压,因为及时发现高眼压可防止视功能进一步损害。病房内护士一定要做好青光眼健康教育宣传版面,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使患者知道青光眼需要终生治疗。鼓励患者之间交流治疗经验,介绍手术成功病例,可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面对现实,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争取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视力下降明显,视功能较差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培养患者生活自理的技能,加强患者的自信心。

3.5 社会支持

良好的社会支持包括家人的体贴,朋友等社会关系的帮助,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心理及社会功能的逐步康复,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鼓励患者亲友、朋友探视及陪护,从而减轻患者的孤独无助感。根据患者实际的家庭经济状况,制定合理的诊疗及护理计划,加强家庭、社会的关爱及经济支持。因为眼压与情绪波动有密切关系,所以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绪稳定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指导家属与患者合理沟通,耐心护理,尽量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避免负性情绪发生。协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稳定的情绪,与家人及同事和谐相处。

4 小结

在发达国家,青光眼患者中得到及时诊断治疗的也只有50%左右,并且治疗中的患眼视功能仍有部分继续恶化[5],因此青光眼患者需要终生治疗,所以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治疗护理同时应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P248.

[2] 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P248.

[3] 孙群峰.Ahmed房水引流物植入手术的观察与护理.中国误诊学杂社,2007,7(6):1361.

[4] 王国强.心身疾病心理护理的实施.实用护理杂志,2000,16(6):46.

[5] 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P245.

上一篇:膏滋药制剂工艺探讨 下一篇:辨“汗”内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