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民族精神活动研究

时间:2022-05-15 12:41:52

小学生民族精神活动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学校概况

我校地处嘉定、普陀、长宁三区交界的真新街道祁连山路口,为人口导入区新建学校。我校学生大多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占到了学生总数的77.9%左右,其蕴涵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问题等,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经调查这些学生分别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河南、四川、江西、山东、新疆、湖北、北京、吉林、湖南、重庆、广东、黑龙江、甘肃、贵州、山西和河北21个省市自治区。我们因地制宜,挖掘学校自身特色的教育资源,开展“真新娃娃中国行”的德育特色主题教育活动,由每个班级研究一个省市,通过收集资料来展示每个省市的地理位置、风俗特点、人文习性、经济发展等,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民族精神实质及内涵。为此,我们确立了“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此项课题研究。

2、概念界定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本内核,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是促使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表现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卓越的伟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觉悟和文明的集中体现。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民族精神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事。在当前举国上下深入实践新课程的今天,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行。

3、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这精辟的论述,深入昭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2003年1月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全国少先队工作要点》中部署开展了“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的主题活动,提出要深入弘扬和培育十六大提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民族精神代代传”体验教育活动,由此在全国掀起了新世纪民族精神教育的高潮。2005年3月上海市科教党委出台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包括《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意见》及一系列操作指导性附件,为上海市中小学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明确了总体方向。

目前各中小学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长期以来,上海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热爱中华民族已成为学生的主流,他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充满热情和期待,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充满自豪。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理论意义: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物昌盛、人才济济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为我们留下了可贵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传统美德的历史积淀,博大精深,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世代相传的美德。自古以来,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深刻地熔铸在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华,它塑造了中国人谦让、宽厚、稳健、含蓄、克己、耐劳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然而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进入21世纪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以及西方的文化侵略,如何有效抵制西方思想的渗透,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研究本课题的出发点与归结点。

实践意义:青少年学生是十分宝贵的潜在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应用价值:把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灵魂,以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德育的根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整体规划学校民族精神教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使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显著增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育学生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内容:通过研究学生家乡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和丰富多彩的地理文化、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不同的民族特色、丰富物产、独特方言、民俗特征、文化资源、人文历史、名胜古迹、生产生活方式、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立志建设家乡,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开展板块的“真新娃娃中国行”德育特色主题活动,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让民族精神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课外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它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外实践活动两大领域。加强课外活动建设,是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抓手和载体,也是使学生体验和践履民族精神的良好渠道。

本课题着重研究学生家乡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和丰富多彩的地理文化、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不同的民族特色、丰富物产、独特方言、民俗特征、文化资源、人文历史、名胜古迹、生产生活方式、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立志建设家乡,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我校开展的“真新娃娃中国行”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分为板块的内容:1、了解家乡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2、了解家乡的省会、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3、了解家乡的特产和民俗风情;4、了解家乡的方言;5、夸夸家乡的变化;6、与家乡的小朋友通信;7、开展《五湖四海是一家》主题班队会;8、开展热爱家乡征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每个省市的地理位置、风俗特点、人文习性、经济发展等进行收集和整理;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构建《真新娃娃中国行》校本课程。

四.课题研究的进展

开展《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重在“行”,我们组织了“真新娃娃中国行”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包容的态度发掘学生潜能,以开放的形式生成新的教育资源,这也是学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途径。

首先,要用包容的心态去发掘学生的“根文化”:我们在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了解家乡的省会、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了解家乡的特产和民俗风情,了解家乡的方言,夸夸家乡的变化,与家乡的小朋友通信。通过开展《五湖四海》主题班队会,爱家乡征文活动,收集各省市的民族特色、人文历史、名胜古迹、生产生活方式、自然风光等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走进他人的家乡,拓展自己的认知视野,分享了别人生活乐趣。

其次,用开放的形式展示民族多元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成果内容: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确立了五大板块的活动内容----民间游戏、民间艺术、人物风采、旅游景点、地方经济发展。每个内容我们按时间段开设校本课程,根据年级特点组织探究。

民间游戏---我们让学生围绕民间游戏、家乡游戏、童年游戏进行探究;民间艺术---我们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询问家长,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学校民间艺术兴趣班,从而形成学校民间艺术特色,现在我们正起步于国画、越剧、民族打击乐、陶艺等;人物风采---我们通过学生说说家乡的英雄人物或科学家的故事,让英雄或科学家走进我们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精神;旅游景点---通过说、找、问,了解家乡的旅游名胜古迹,了解上海的现代化旅游景点;地方经济---通过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让学生从小学本领,长大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

例如:第一阶段我们让学生围绕民间游戏进行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们以“小游戏,大思考”开展民族精神课外活动的探究。

1、指导思想

以“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真新娃娃中国行”民族精神教育项目为载体,充分挖掘、利用学生、家庭、学校资源组织开展“小游戏,大思考”民族精神教育课外活动,在“游戏”中传承创新,在游戏中愉悦身心,在游戏中协作互助,在游戏中增进友谊、了解。

2、活动步骤

(1)找回童年家乡游戏:学生通过网上搜索、调查采访,收集家乡的风俗游戏,了解家乡的游戏文化,如:跳皮筋、我们都是木头人、造房子、丢沙包等游戏是几代人、多民族喜闻乐见的游戏。

(2)学玩家乡游戏:参与家乡游戏活动,体验游戏快乐。深层次地去了解家乡游戏文化,从不同的方面了解该游戏活动的起源、发展,有关的盛会,相关的名人,趣闻轶事等,如:竹竿操、抛花球、老猫打洞、击鼓传球等游戏传递了浓烈的乡情。

(3)创编特色游戏:在找、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创游戏来强身健体、丰富校园生活、增进人与人之间友谊,如具有时代、时尚气息的游戏项目:呼拉圈、溜溜球、齐心协力、24点等为校园生活增添了色彩。

(4)展示交流传播游戏:在全员参与的游戏节活动中,产生了一批简单易学、民族特色明显、学生喜欢的游戏项目,学校搭建了各种展示交流的活动平台,使好游戏得以广泛传播,《游戏千千结》这本小册子便是学校游戏文化、民族文化的一个积淀。

(5)科学合理地利用游戏:游戏成为学校倡导的一种文明休闲方式和科学学习方式,课间学生玩玩小游戏开心开心,课内做做小游戏放松放松,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甚至被引进活动课、体育课、音乐课。

3、活动成效

(1)增进了学生间的了解和理解:游戏具有“玩”的特性,而玩是最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通过民族游戏节活动,师生间、学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对于小学生而言,文化的认同,游戏是最好的桥梁,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和理解。

(2)成为学生文明生活的载体:游戏具有多功能性,它能娱乐、休闲、养心、健体、育人,在学校积极倡导下,它以一种文明的生活、休闲方式在校园内外得以发展,成为学生快乐童年一部分。

(3)让学生懂得讲规则、善合作:游戏最讲究的是规则与合作,游戏中孩子们谋幸福、求平衡,人生的第一步从小小游戏开始。

通过游戏节的尝试,通过教材的编写,让我们每一个“真新娃娃”在“中国行”的过程中认识中国的民族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形成学生的文化认同、提高学生的公民人格素养。

五.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开展《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两年来,我们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文化初步形成

开展《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以来,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校园文化逐步形成。学校把每年9月定为民族精神教育月,利用开学第一个升旗仪式,进行“真新娃娃中国行!”活动宣传,通过少先队发出“弘扬民族精神”的倡议,号召全体队员积极参加“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委会,把我校的德育主题活动告之家长,争取家长和社会支持。除此之外,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力求达到“绿化、净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力求“人文化、信息化、规范化”,教学大楼楼梯、大厅里的“真新娃娃中国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主题鲜明、醒目,橱窗内布置的爱国为核心的三风建设标语、布置各省市地理风貌简介、名人字画、双语情景为主无不体现了浓浓的爱国风、民族风。

2、办学特色正在凸现

在“真新娃娃中国行”系列活动实施过程中,我校整合了各种社会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这些民族文化正在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现在学校开设了以下特色课程:(1)中国国画: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在低年级里开设“中国国画”课程,让学生了解国画的简单内涵,初步掌握国画绘画的技能。在其他年级开设“中国国画”兴趣班,让学生了解国画的精髓,不仅掌握国画绘画技能,而且发挥他们的天赋,参与各级各类的中国国画比赛。(2)民族打击乐:与真新文化馆牵手,成立学校“民族打击乐”团,有三年级学生组成;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技能指导,每周一次;平时利用中午时间,有音乐老师组织培训,强化专家的指导动作和节奏。(3)“小百花”越剧:根据生源特殊性,从中国戏剧中选择越剧,结合现有师资和社区资源,成立“小百花”越剧团;在中年级中开设越剧课程,让学生基本了解越剧的起源、流派、名曲等,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一些经典越剧曲目;同时我们还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逐步形成学校越剧特色。

3、教师心态有所调整

“真新娃娃中国行”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实践活动,在教育被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对生源的抱怨、对学业成绩的片面追求产生的一些消极心态逐步有所调整。“真新娃娃中国行”不但让我们的教师看到了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可爱、淳朴的一面,还了解他们“根文化”多元性和丰富性,站在大局和公平的角度,我们有责任给予真新娃娃更好的教育。

4、学生发展积极向上

“真新娃娃中国行”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在包容、温馨、和谐的校园,通过学生一系列的主体性活动,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真正成为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好娃娃。学校按学生出生地组成若干“家乡考察组”,在老师和家长的辅导下,通过上网查找、课外阅读、调查采访,把全国各地的自然环境,风俗特点、人文习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收集起来,利用班会课、午会课、主题队会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真新娃娃们除了认识自己的家乡外,还认识其它省市的风土人情、社会发展变化等情况,唤起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学校还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我家乡的民族英雄事迹”故事会、广播“三分钟方言对对碰”、地方歌舞表演文艺活动、与家乡的小朋友通信等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民族精神教育的题材,而且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真新娃娃中国行》主题教育活动现在已延伸进家庭、进社区,教师节我们组织全体同学开展“老师您辛苦了”主题实践活动;重阳节我们组织舞蹈组学生进入社区为老人们载歌载舞表演地方舞蹈;双拥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真光消防中队”,开展学做小军人、慰问官兵活动,“真新娃娃中国行”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知名度。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和设想

开展《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我们刚刚迈出了实践的第一步,一些思考和做法还不够成熟,在以后的探索中,我们觉得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关注并加以研究的:

1、结合学校发展规划,主题教育活动需进一步准确定位

学校在未来的探索实践中,要依据学校未来发展规划和办学思路作一些调整,鉴于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立足与本地教育的学校,《真新娃娃中国行》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也因定位于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我们在教育活动内容,要加强上海本土文化和特色的扩容,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真新娃娃更多的了解上海,接受上海,在上海都市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下,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好少年。

2、学校需建立主体参与,整体实施学校德育体系下的民族精神教育框架

《真新娃娃中国行》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是学校大德育体系下的一个专题性教育活动,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要进一步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教育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各组织间的整合、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整合,以形成合力、增强实效。

3、理性思考并处理好课程之间的关系

学校设想把《真新娃娃中国行》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与二期课改的探究型课程开发结合起来,这一实践涉及课程大纲、课程标准,涉及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学校还需作慎重考虑和多方咨询,力求科学合理。

4、针对差异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

针对学校、学生的差异性,我们教师的教育策略还需进一步研究,对于民族精神教育这样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我们教师的人文素养还需进一步提升,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上一篇:耕地质量管理细则 下一篇:小学第二学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