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软土地基上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时间:2022-05-14 06:51:20

刍议软土地基上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摘要】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容易发生变形,使整个结构不均匀沉降(包括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并导致结构损坏,在软土地带建造建筑物,必须做到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必须与相对应的地基采取合理处理措施,使地基处理与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做到整体的协调统一。本文就软土地基上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软土地基深桩基础分析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一、桩基础施工概述。

基础是连接建筑物与地基间的重要枢纽,是荷载传递的关键环节。地基则是指建筑荷载作用下基底下方产生的变形,导致岩土中某一范围内原来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用以支撑有基础传递的建筑荷载,维护强度保持在一定的稳定环境下,防止建筑沉降度不超越设计要求的范围。地基主要分为两类: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天然地基是以本身的地质构造为基础,加以适当的人工改造,因而埋深通常较浅;人工地基则是以特殊的施工技术而构建起的地基,通常埋深较大,以便于以深部的坚实土层作为荷载支撑,即所谓的桩基础。

桩基础施工质量,尤其是深桩基础是桥梁建设最重要的部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质量等安全事故,从而影响项目使用安全,项目成本和进度。桩基础施工地下施工的基础,与地下土质情况密切相关,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打桩施工技术。

1、先打桩后挖土施工法。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规模大,施工工期长,基坑长时间暴露,不仅增加了人工降水的费用,而且井点也容易因长时间工作而堵塞或磨损失效;尤其是对于遇雨季,基坑容易被水浸泡,造成基坑边坡失稳塌方。因此桩机很难到坑下作业;若非下坑作业不可,则需铺垫很厚的块石,碎石,桩机下还要采用路基箱,以满足桩机接地压力要求,不仅费工费料,也影响打桩施工效率;由于地基松软,桩机下陷,导杆倾斜,很难保证打桩质量,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软土边坡受打桩振动,容易塌方,给工程施工带来威胁。鉴于此,软土地基上的打桩施工,均采用“先打桩后挖土”施工法,充分利用地表硬壳层,让桩机在原地面行走作业,工作条件好,打桩效率高,成桩质员容易保证,施工费用亦可大大降低。但通过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采取“先打桩后挖土”施工法的关键,是解决钢管桩的地下切割的问题。实践证明割桩深度超过6m时,可用“等离子切割机”切割;割桩深度浅于6m时,可用氧气乙炔进行切割。如同一切事物都具两重性—样,“先打桩后挖土”施工法,虽然具有明显的优点,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缺点。这就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容易造成先打入桩的弯曲变形,具体反映在桩顶产生水平位移,严重时还会影响桩的承载力和基础的施工。为了减小桩的变形,挖土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首先应制定合理的施工程序,尽量对称挖土,缩短基坑暴露时间;当基坑较大时,须采用分段挖土、分段施工的方法,即挖一段,施工一段,回填一段,尽量缩短基坑的暴露面积和暴露时间,基坑开挖时,挖出的土要随挖随运,不得在边坡顶缘堆土。从工程的实践效果表明,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小因基坑开挖造成的桩的变形和桩顶位移。

2、锤击沉桩施工中,桩锤的选择锤击沉桩施工,通常可采用柴油锤、蒸汽锤和落锤等。其中柴油锤具有灵活机动、操作容易、维修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打桩施工中。柴油锤适用于较坚硬土层中的沉桩施工,桩锤连续起爆,锤芯弹跳高,沉桩能力强;蒸汽锤适用于较软土层的沉桩施工;落锤只适用于工程规模较小的短桩的沉桩施工。桩锤的选定,必须根据下列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桩的种类、构造型式、桩的长度、直径、重量以及入土深度等桩自身的特性;沉桩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力学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土层的标准贯入试验N值和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值Ps。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条件,诸如动力,能源的供应;噪声污染的控制等。选择桩锤应遵循重锤低打的原则,在不超过桩身极限强度的情况下,宜尽量采用大桩锤,实践经验证明,这样做,不仅桩头不易损环,而且沉桩效率也高。根据上述原则,工程对于400x400mmx30m的钢筋混凝土方桩和钢管桩的沉桩施工,可优先选用3.5t级柴油锤;当调配确有困难时,亦可选用4.5t级柴油锤,但应限制锤跳高度,不应超过2m;φ550x100mmx40—45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和钢管桩的施工,宜选4.5t级柴油锤。

3、停打标准的确定。停打标准的确定,是桩基施工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工作。停打标准确定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桩的承载能力和桩的沉降量,甚而进一步影响到上部建(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它还将影响到打桩的施工进度和油料的消耗以及桩锤的使用寿命。因此,停打标准的确定,历来为设计、施工单位所重视。停打标准要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种类和尺寸以及桩锤的性能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对于受力状态不同的桩,应分别情况,确定不同的停打标准。然而,尽管每个项目在施工前都进行地质勘探,软土层的层位分布已知晓,但毕竟还有起伏,更何况勘探孔布置较远,持力层层面起伏难以控制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桩端是否达到以至进入持力层3—5D,靠什么标准来判断?此时最有效的指标就是贯入度。当桩长接近预计深度,且贯入度开始明显减小,就可以判断,此时桩端已达到了持力层,然后再根据设计需要继续打入3—5D。当然,有时也会遇到持力层坚硬,要达到3—5D确有困难,贯入度极小(贯入度S<1.0mm),强行打入常常会带来桩断锤毁的后果,此时可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在桩身强度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可改用大锤施打;当桩身强度受到限制时,可采取桩端加靴等措施。如加靴后施打仍有困难,征得设计院的同意,亦可采取深度和贯入度作为停打标准。

4、施工中管桩弯曲变形。工程实践证明,开挖在软土地基中的深基坑,其边坡会产生蛹变变形。软土边坡位移的结果,产生巨大水平推力,能使数万立方米大型混凝土基础产生侧向位移,给工程带来巨大危害,工程实践发现,位于边坡变形范围内的预先打入的钢管桩,也随边坡位移而弯曲变形。由于钢桩上部弯曲,造成桩顶的水平位移,其水平位移的规律与软土边坡位移规律基本相同。本工程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桩当位移量分别为361和376mm,桩顶分别施加220kN和245.2kN垂直荷载,桩身应力分别达到177.2MPa和196.9MPa,相当于单桩长期设计允许桩身应力137.3MPa的1.29和1.43倍时,该二根位移钢桩均未达到屈服点,表明位移桩的承载能力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结语: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建筑规模愈来愈大,但是堆土软土地基,这给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栋建筑的质量。因此文章通过结合某高层商住楼为对象,对桩基在软土地基中的施工进行了具体分析,为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爱武,杜东菊.软土桩基础工程探讨与实践[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9(27):30-31.

[2]陈龙生.高层建筑软土地基桩基础施工处理措施[J].中华建设,2008(10) :28-34.

[3]王大超,陈国辉.工业厂房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民

营科技,2011(7).

[4]高善峰.浅谈桩基施工技术发展概况及未来趋势[J].中国科技信

息,2011(7).

[5]丁海波.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9).

[6]黄俊保,罗丙圣,刘清泉.宁波宝新公司配电室顶升法纠偏施工技

术[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4).

[7]王强,孙娇.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3).

上一篇:大型渠道工程混凝土衬砌机施工技术 下一篇:从节能与结构一体化谈CL建筑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