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乎大者 天生我才

时间:2022-05-14 04:35:31

认识董志发先生是件很愉快的事。在邻舍辅导会总办事处,挂着条幅的办公室里,第一次与他见面。他被同事亲切地呼为董生,以后,记者也满口董生董生地叫着,好似相识多年的老友。董生白天常陪同采访,晚上又陪我们逛街,直至夜阑,才搭乘“11号车”,坐地铁转乘公交车回家。

这样一位笑容可掬、平易得好似邻家大哥的总干事,竟在2010年10月接受了曾荫权特首亲自颁发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荣誉勋章”,为他所服务的香港社会福利届获此殊荣。其奥妙何在?短短一周接触,答案自明。

做任何事,必“先立乎其大者”

董生喜欢挂在嘴边的中华文化哲语有两旬,一句是“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孟子,告子篇上》。他怕自己普通话说不清楚,特意把这句话用圆珠笔写在一张卡片上送给记者。

解读这句话的含义,要从董生令邻舍辅导会绝处逢生说起。邻台辅导会于1968年创办于香港,1982年董生到邻舍工作时,有10间机构,至1992年也只有11间机构(其中7间主要服务于木屋区及临屋区的邻合层面社区发展计划),10年仅增加一间机构,政府资助资金800多万元港币。随着香港社会发展,木屋区、临屋区和徒置大厦清拆殆尽,如不加以拓展,邻舍辅导会便只剩2间中心,政府资助日减,无异坐以待毙。1992年,董生出任邻舍辅导会总干事后,提出扩展青少年外展中心,政府可资助400万元。当时很多人反对,认为邻舍只应做社区服务。董生顶住压力,做了外展中心,由此邻舍坚定信念,突破框框,开始全方位多元化发展。

在董生看来,立乎其大者,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要灌注机构的灵魂,所谓纲举才能目张。

原有邻舍的标志是:两个箭咀分别代表木屋区、临屋区,七层徒置大厦意味当时服务扎根在基层社区。董生为邻舍标志注入新涵义:圆圈象征世界及全人类,橙色象征喜乐、活力、热诚、创造与光明;白色代表纯正、廉洁及诚实;两个箭咀象征透过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使基层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高楼大厦代表一个多元化及多层次的社会,共建公义、关怀、尊重、合作、和谐及分享的社会。新标志涵义于2006年注册。

1992年前,邻舍没有定位,董生为它重构。一是机构定位为:非盈利的,非政治性的,也是非宗教的(服务对象信教自由,不排斥某教),而是提供专业社会工作及服务的。任何盈余全部放在服务对象方面,为服务对象提供以人为本的专业化服务,没有任何党派背景,因此政府喜欢听取邻舍的专业意见。二是机构使命:董生赢取执行委员会支持,将邻舍原有的“爱邻如己”精神,重塑为更具活力与行动性的“那里有需要我们的服务,就是我们的邻舍”的使命。三是机构文化:董生将它确定为简单易记的英文缩写3个“E”,即:“公平”、“延展”及“卓越”。“公平”,即注重促进公平与正义,权利与义务并重;“延展”,即服务类别多元化,从集中社区发展服务延展至青少年、家庭及儿童福利、康复及长者等服务,工作手法多元化、综合化,延展服务区域,从香港专业服务及培训延展至内地;“卓越”,即在管理、督导及服务中,要求质量层面永续进步。

董生坚持立乎其大者,为邻合带来跨越式发展。香港非政府组织服务机构,邻舍发展速度最快,2009至2010年,邻舍93个机构1350名员工,覆盖服务数量从1992年的每年三四万人次猛增至271.9万人次,每年递增10%。2010年邻舍运营经费达3.15亿港币,邻舍辅导会已壮大为全港10大非政府服务机构之一。

发挥潜能,“天生我才必有用”

董生多次提到的另一句哲语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将进酒》),他认为这是最核心的哲学。在展能中心、综合康复中心,记者常听董生随口说出这句话,他总是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一定潜能,包括残疾人士,只要给他方法、机会、培训,他就可以发挥潜能,残疾人士生活在社区,要让他们融合在社区生活,我们的康复服务要全方位配置,包括学前教育、职业培训、社区支援、综合康复、日间照顾、文化服务,培训残疾人士的工作与生活能力,使他们像健全人一样融入社会。

现在,康复服务部已成为邻舍辅导会9大服务部门中最大的部门,有23个机构500名员工、23台接送残疾人士巴士。在邻舍,董生采取的是“用人为才”策略,即不分年资、性别、年龄、宗教、亲疏等背景,唯才是用,用人不疑。董生把“才”分为三层意义:一要至诚地认同机构使命与文化,在日常提供服务时显彰;二要具有专业质素,善用资源,满足服务使用者需要;三要掌握各项服务类别知识才能,拥有一定专业资格,做得好可以破格提拔。记者笑言,有没有连升3级的?董生回答,在邻舍,从最低的员工到最高的总干事,一共有49点职级,有员工由于至诚敬业,绩效突出,被晋升至执行干事,薪级由34点职级开始。

邻舍没什么框框,提倡发挥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只要服务优秀,完成目标,可以选择任何适当方法,所以服务机构发展较快。邻舍环境宽松,倡导发挥团队作用,员工同心同德,友善至上,每个人,包括董生自己都不可以违背这个方向。他要求员工对社会服务要有爱心,对邻舍团队要有忠心。

邻舍还特别看重“以人为本”。1992年,董生任总干事,做出一个规定,叫陪产假:合法妻子生孩子,男员工有两周陪产假,工资奖金照发。做出这个规定,还要追溯到1988年,董生任邻舍辅导会执行干事,太太生二儿子,没时间照顾,很辛苦,因为没有假。董生当了总干事,马上改为男员工有陪产假。董生说,这就是以人为本,产妇生孩子,特别需要老公照顾,他感觉,给这个陪产假,员工对机构会更加忠心,提供服务更加尽力。

董生一再坚持,做社会工作,热情最重要,要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提供最好的服务,让员工做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发展潜能,服务社会。他自己更以身作则,使整个邻合积极向上发展。2000年以前社会服务不需要计划书,1994年营办第一间位于黄大仙下残疾人士展能中心时,董生到香港各大学图书馆搜集服务数据并努力撰写三四十页的英文版计划书,详细阐明服务目的、对象、方法、标准等内容,以展示营办服务的诚意、真心及信心,社会福利署很认可邻舍的工作精神,批准营办了由政府资助的第一个展能中心。2000年以后,邻合每次努力撰写计划书,得到的服务项目,已达50多项。

董生送给记者一本论著集《同舟逆旅》,这已是他出的第四本书。书中序言,有香港资深学者评价:董生是一位情理兼备并富有抱负的社会工作者,他在探究学问之溯源时,蕴含对人类福祉的关怀、人生感悟、磊落意志与淑世的气魄。

发展邻舍辅导会,是董生性格使然。他出生贫寒,从小帮助父亲做苦力,看到很多贫穷的人,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环境,成为董生日后从事社会服务的动力。上学后,看了很多历史书,思考如何助力民族强大,希望中华民族腾飞。董生身在社会服务前线29年,并愿继续奋斗下去,焚膏继晷,乐此不疲,就是要坚守这份奉献社会的志向与情操。

董生年轻时为热血青年,长发飘飘,是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学士、硕士、澳门东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兴趣广泛,工作之余喜绘画、音乐、设计、艺术、远足及写作,太极拳亦具相当造诣,是香港南华会永远会董。他写作并自资出版了4本书《铁耕诗文集》、《论衡集》、《红河上的北斗星》和《同舟逆旅》。《同舟逆旅》其中一篇《从哲学观念及艺术创作方面看“弱能”人士》,鲜明提出“弱能人士与健全人士在本体上都是一样”的观点。

董生尤重“活在当下”。为回报双亲大半生辛劳从未乘搭飞机远游,1981年大学毕业后,他工作一年,储些积蓄,毅然带72岁高龄父母,乘飞机到北京,遨游万里长城,策马内蒙草原,登上黄山。这次远游,为双亲留下深刻及美丽回忆。父亲因癌病于翌年临终前一想到这次远游,感觉格外开心,董生亦倍感欣慰,他对记者说,今生无憾事矣。

上一篇:心有灵犀促成长 下一篇:拨款服务与立法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