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大它是为了看它飞

时间:2022-05-14 12:31:02

雉者,野鸡之雅称也。作者虽以此飞禽名为题,却并未落入就雉说雉的状物窠臼,也不曾敷衍出多少与雉相关的奇闻轶事来,而是以孩童的口吻叙述了一只被饲养的野鸡由小渐大终至飞走的故事。细细品去,语调天然纯真而不乏感伤之思,内容平实纯粹却也耐人寻味。

综观之,“飞”是全文的核心,也是行文的线索。毛羽未丰时,野鸡围着“我”转;长出花翅后,野鸡开始扑扇起翅膀来;几番练习之下,野鸡能飞上“我”的手掌,进而飞到树上了。随着野鸡飞翔能力的逐步获得、飞走危机的日渐显现,“我”的情感态度似乎并未发生质的变化:先是因驯熟而亲密无间,继而见生翅而由衷欢喜,甚至梦想着自己也能长出一对翅膀来,以便自由飞翔。然而,当着一只从小养到大、情浓似亲人的野鸡随时都有可能飞离自己的局面,“我”真的一点都不介意吗?试看,作者一边说“你可以再回到你的森林了”,一边又说“但当我用口哨唤你时,你要再向我的肩上飞来,我再带你回家,那就顶快乐了”;一边纵情畅想带着野鸡去田野工作,一边则念念不忘“等工作完了时,我就唤它下来,我们再一同回家,那就顶快乐了”。诚然,“我”不反对野鸡飞向旷野,也对母亲和哥哥关于将野鸡装进笼子或者缚住翅膀的告诫大不以为然,但是“那就顶快乐了”的两全想法里还是隐隐地透露出“我”对野鸡的依依不舍及对其长大后的淡淡忧虑。

果然,有一次野鸡飞到树上“竟是怎么唤也不下来”,飞翔的危机终于出现了。野鸡四下窥探,“望了远方再望我”,似乎在权衡着自己的归属:是飞向天高地阔的山林旷野呢,抑或飞回恩情绵绵的主人身旁?尽管野鸡又飞了下来,给了“我”些许安慰,但是“在它眼里有着惊怖的神色,我的手,似乎触到它的心的跳动了”。显然,日渐壮硕的翅膀已经激起了野鸡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原先犹似平安饭碗的手心无形中变成了自由的牢笼,野鸡用“嘴尖轻轻地啄我的手心”,无疑陷入了报恩与摆脱的两难之境。好在“我”能够将心比心,从田野吹来的凉风里体味到自由的珍贵,于是,面对着野鸡东张西望的不安,“我”突然领悟到了某种饲养的境界:养大它是为了看它飞,那么就让它飞吧。默默付出而不求分毫回报,深深爱恋却只望成全对方,小小的心儿蕴藏着多么博大、无私的胸怀啊!

不过,待野鸡真的飞向旷野之后,“我”还是跌入了“想哭,也哭不出”的痛苦深渊,当然这决不是对“养大它是为了看它飞”的饲养信条的否定,而恰恰是人雉深情的真切体现,唯其如此,才见得“我”作出“看它飞”决定的艰难与可贵。想着野鸡翱翔旷野的幸福,“我”终于“落下泪来”,这与其说是为失去野鸡,不如说是为自己的处境。野鸡“长大了便飞”,越成长越自由;而“我”呢,一长大,“就被关在了学堂里”,越成长越不自由。由雉而人,作者看到了成长与自由的悖论。

上一篇: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题解及满分示例 下一篇:风里有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