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的袜子

时间:2022-05-14 10:32:52

伯南克的袜子

在2002年被布什任命为美联储理事之前,伯南克主要从事学术工作,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17年,2005年6月,伯南克开始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还是在2005年初的时候,伯南克在美国经济协会年会上有一段讲话,讲话中他提到了自己从教学到从政的转型。

他说,现在工作不好的一面就是要着正装上班。而特意穿着不舒服的衣服上班只是为了向公众表明你是非常严肃负责的官员。他曾说,美联储官员应该穿着夏威夷衬衫、百慕大短裤以显示其对公众负责,现在看来那只是学者的玩笑,当不得真。撇开着装,伯南克一脸的花白络腮胡子和格林斯潘满脸的褶子一样,其实就是美联储的招牌,或者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这家伙看起来很稳重。”如果长着一张曼昆(哈佛大学教授)那样的娃娃脸,总统是不会任命他为美联储主席的。

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期间,有一次伯南克在白宫向布什总统汇报情况。布什注意到他一身黑西服却配着一双淡褐色的袜子,忍不住说:“你在哪儿买的这些袜子?它们和你的衣服很不协调。”伯南克本着学者的诚实与不卑不亢,直接给他顶了回去:“我是在GAP(美国服装连锁店)买的,7块钱3双。”在整个45分钟的汇报期间,总统几次提到了他的袜子。

后来,以伯南克为首的整个经济团队都穿起了褐色的袜子,他们甚至动员副总统切尼也穿上了。

于是,当这个团队又一次集体出现在椭圆形办公室的时候,布什发现这帮家伙穿的都是褐色袜子。这显然是在向自己挑衅嘛!布什冷冷地说:“啊!你们真是太有意思了!”然后转向切尼:“副总统先生,你怎么看这帮穿着褐色袜子的家伙?”切尼略抬了抬脚,示意自己穿的也是褐色袜子。

“我晕……”我相信布什总统当时可能是这样反应的。

学者总会有一些个性。只要不影响大局,有个性应该是好事。在中国,也有不少学者从政,但不知道有谁能像伯南克那样穿“有个性”的袜子。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这些官员的袜子是否有个性,而在于他们的观点、想法是否有个性。(摘自《经济学家茶座》)

“中国特色”比“中国模式”提法好

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朱相远近日在《北京日报》上撰文说,近年来,国外一些媒体纷纷提出“中国模式”论,有的还认为“中国模式”优于“美国模式”,可供发展中国家示范。国内有些人也在谈论“中国模式”。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提法比“中国模式”的提法好。

总结我国30多年改革发展史,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条正是反对模式论,坚持特色论的伟大成果。

模式论与特色论差异至少表现为三方面:第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特色论强调特殊性;模式论却夸大普遍性,认为自己的“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第二,变动性与永恒性。特色论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思想、体制虽有相对稳定的阶段性,但本质上却是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这样才能保持时代特色。模式论则把某种模式,当成永恒不变的固定模式、终结状态。第三,多样性与一致性。特色论认为,世界政治上应是多极的,文化上应是多元的,人们的生活应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这就是“和而不同”的和谐世界。模式论则认为世界应统一为一种模式,因他们重视一致性。由上可见,我们在理论上应当保持清醒,坚持特色论,强调“中国特色”。

上一篇:有多少官员恐惧网络? 下一篇:当小上司遇到大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