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族如何规划养老

时间:2022-05-14 09:21:48

“丁克”族如何规划养老

丁克家庭虽然选择放弃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以拥有另一种高品质的生活。但在年老体弱的那一天来临前,相比普通家庭,丁克家庭在面对养老问题时应该做好哪些不一样的准备呢?

丁克即“DINK”,全称“DoubleIncome No Kids”,即双份收入,不要孩子的家庭。今天大部分中国人对这个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美国家的名词早已不再陌生。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里,15岁至59岁的女性中,有近两成的人认同婚后不生小孩的主张,在中青年女性中,主张结婚不生小孩的则高达24.7%之多。而国内大中型城市中现在至少已存在60万个丁克家庭,对这些丁克家庭来说,其退休规划显然和普通家庭有所不同。

丁克是一把双刃剑

选择做丁克的人,无非看重两点,第一是生活上的自由,他们不用像其他家庭那样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为了照顾孩子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不用为了孩子上哪个学校、高考要报什么志愿而忧心忡忡,他们可以随时提起旅行袋,云游四方。第二是经济上的宽裕,如今教育支出越发昂贵,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一个做家长的都会想方设法让自己唯一的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而教育,尤其是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将是昂贵的稀缺资源,但如果成为丁克,就可以省去这笔其他家庭躲不了的庞大支出,从而让自己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

当然,丁克家庭为此却放弃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失去这种为人父母的喜悦可能会是他们终身的遗憾。在年轻的时候看来,或许无所谓,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就会越发感觉到孤单和寂寞。

此外,因为其他人退休后,长大成人的子女可能会成龙成风,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投资回报,但也有可能投资出了个“啃老族”,不但达不到养儿防老的目的,更是要不停地倒贴钱给子女。相比于一般家庭养老的这种不确定性,丁克家庭因为没有子女,所以既不可能享到子女的福,也不可能被子女“啃”,其可预见的退休后支出的确定性更高。然而丢掉包袱的同时,也失去了未来提升的空间,因此丁克家庭的养老规划自然更应该及早准备。

储蓄“虚拟子女抚养费”

没有了子女教育和生活支出,许多丁克家庭就以为这些省下来的钱就是给自己吃喝玩乐享受人生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到了退休的时候,那些丁克家庭就会发现他们比起有子女抚养负担的家庭来说,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因此,为了能够让这些“省下来的钱”能真正提高养老生活的质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钱规律性地储蓄起来。

比如张先生和张太太是丁克家庭,每个月两人总收入有20000元,他们就可以参考其他同等收入有子女的家庭每个月花在孩子身上的钱有多少,如果是5000元的话,那张先生一家也应该每月拿出5000元作为“虚拟子女抚养费”,即假设自己也有孩子,这些钱就当给孩子用掉了,但其实是作为自己的养老金储蓄起来了。通过这种储蓄“虚拟子女抚养费”的办法,那些无需抚养孩子而多出来的钱,就不会在年轻的时候轻易地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

当然,对许多丁克家庭来说,不要孩子就是为了有更多的钱可以用于自身娱乐消费,要想约束自己储蓄“虚拟子女抚养费”似乎在执行上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我们建议丁克家庭可以采用定投基金自动扣款的方式来坚持长期投资,如果还不能坚持的话,就购买一些储蓄型保险,通过定期缴纳保费来让自己强制储蓄。

说到保险,在人寿险、重大疾病险和意外伤害险这三大投保险种中,对丁克家庭来说,人寿险的重要程度相对最低。因为丁克家庭并无子女,夫妻双方也都有自己的收入,因此购买人寿保险的意义相对不大,而应该更加重视重大疾病险和意外伤害险的保障,这是因为膝下无子女,一旦年老以后生病或受伤住院,就无法获得子女在生活上的照顾和帮助,而只能聘请专业看护人员,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丁克家庭的医疗成本,因此更需要保险的补助。

家财以金融资产为主

丁克家庭除了应该比普通家庭更多地准备养老金外,养老金的形式也应该以金融资产为主。

由于丁克家庭没有子嗣,也就不存在财产继承问题。因此在临终前将自己手里的最后一分钱花掉是一点也不“浪费”的完美结局。然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固定资产因为变现手续繁琐,时间较长,交易成本较高,且一次性变现规模过大,因此并不适合作为养老金的存在形式。相比之下,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在内的各种金融资产随时可以变现消费,自然更适合做养老金。

当然,在丁克家庭的形成和发展时期(30―50岁),拥有适当的房地产也可以让家庭资产配置比例更加均衡,然而,到了50岁以后丁克家庭也进入“准退休族”行列后,就应该伺机将房地产抛售兑现成可随时使用的金融资产,以供自己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之用。

事实上,对大部分丁克家庭来说,不但投资性房地产在退休前可以抛售,即使是自住的房地产也同样可以抛售。因为膝下无子女照顾,只要养老金储备充足,丁克夫妻完全可以住进高品质的养老院,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同时也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让自己的老年生活充满欢乐,不再孤单。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折中的办法,就是在退休前将投资性房产全部抛出,只留下自己居住起来最舒适的房产作自住使用。并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金融资产)根据当地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分成若干份。比如当地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为80岁,而你60岁退休的话,就可以把所有的储蓄分成20分,每年花费一份。到了80岁以后,如果自己还活着的话,就把自住房卖掉,换成金融资产,住进养老院。

总之,在退休后的有生之年将一生积攒的财富消耗殆尽是丁克家庭的最佳选择,因此在退休前,金融资产理应成为其家庭资产的主体。

或可考虑回报社会

可能有的读者会问,按照上面所说的那种情况,假如丁克家庭在80岁前就去世的话,那这留下的房产又该如何处置呢?

捐献慈善,回报社会,恐怕是最好的选择了。

事实上,对于许多退休规划做得较好的丁克家庭来说,他们很有可能在退休后发现自己不但可以做到生活无忧而目,名下资产仍有多余。既然自己享用不尽,又无人可以继承,那与其把这些财富带入棺木,还不如把他们留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灾区的失学儿童,比如坚持在艰苦山区的乡村教师,比如身患重病却无钱医治的穷人。这样既给自己留下了好名声,又能让自己活得更舒心,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丁克家庭在年轻时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也决不要忘了为自己今后的养老做好充分的规划。

上一篇:香港:请个菲佣花费多少 下一篇:房贷理财产品收益率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