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早期基础教育初探

时间:2022-05-14 02:12:21

视唱练耳早期基础教育初探

摘要: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和才能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基础理论课程。在以往的音乐基础教育中,大多数人都把培养重点放在了乐器学习方面。希望以此来获得良好的音乐素质和才能。自从2004年,央视的青歌赛在决赛环节加入视唱练耳能力考核以来,这个学科才开始被广大老百姓所认识,并逐渐了解。很多唱功优秀的选手在视唱练耳考核环节都没有尽如人意的表现,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这也让很多参赛者明白,视唱练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它和很多学科一样,也需要长时间的打磨,科学家指出,开始学习视唱练耳的黄金年龄是5岁左右。专家告诉我们,要想学好音乐,除了进行乐器学习外,更需要一门课程――教会儿童听音高、打节奏、背旋律、唱视唱,这门课程就是视唱练耳课。可不要小看这门功课,它是一门不可缺少的音乐基础必修课。无论你是学钢琴、小提琴,还是学唱歌、弹古筝、拉二胡,都需要经过系统的视唱练耳学习。这门课程通过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记忆、视谱学习,不仅仅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音乐素质,还可以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些能力又恰恰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具备的。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开展视唱练耳早期基础教育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分别是我国视唱练耳早期基础教育的现状,如何开展早期视唱练耳基础教育,以及开展早期视唱练耳基础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视唱练耳;早期基础教育;寓教于乐;音乐素养;节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57-3“视唱练耳是音乐理论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包含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视唱与练耳(听写),古人云:‘言之不尽,歌以咏之’。”咏之必须歌之准确。视唱练耳即歌之准确的前提、基础,是培养音乐基本素质的根基,是所有音乐者必备的理论技能基础。[1]“视唱练耳是训练学生音乐听觉的一门音乐基础学科,有人称它是“建造音乐大厦的基础工程”。这无疑是十分中肯和贴切的。而视唱练耳开始被广大业余音乐爱好者以及老百姓所熟知,却要归功于近几届的央视青歌赛。自从近几届央视青歌赛决赛部分加入视唱练耳考试环节以来,视唱练耳这个基本乐科开始被大家认识了解和逐渐接受。大多数老百姓看了青歌赛选手的表现后,认为视唱练耳就是唱唱谱子,打打节奏,很简单,认为稍微加以学习就能很好地掌握。因此,造成长期以来这门学科不被重视的情况。其实不然,视唱练耳是一门学习难度很大的学科。它和钢琴,小提琴一样,是一门要求“童子功”的学科。当今蜚声国际的知名音乐家们,他们所取得的辉煌耀眼的成就,无一例外地要归功于他们从小接受了正规、系统的专业教育以及自身勤奋刻苦的学习品质。从作曲大师到钢琴、小提琴等器乐演奏家,良好的早期基础教育都为其今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开展教育的年龄越小,训练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马克思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个“懂音乐的耳朵”,说的就是要拥有敏锐的音乐听觉和音乐感知力。对于每位学习音乐的人,都必须具备听音、辨音、识谱、视唱的能力,才能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鉴赏力、记忆力,才能用以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而以上所说的这些能力,就归属于视唱练耳这门学科。“对音乐感知力的培养有专家研究认为:‘刚满2个月的婴儿就能模仿母亲哼唱歌曲的音高和旋律片段,到了3―4个月能进一步模仿节奏,2岁左右的幼儿能唱出4度以内的音程,并且能唱自编歌曲’。”[2]人们对音乐的感知如此之早,似有一种天赋与生俱来。科学家指出,开始学习视唱练耳的黄金年龄是5岁左右。在这时,对儿童开展视唱练耳早期基础教育,只要方法得当,从儿童兴趣出发,寓教于乐,就一定能顺利开展起来,为他们今后学习器、声乐等音乐特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能识谱,能打节奏,能听辨音高的孩子就已经具备了学习乐器的基本能力。在这些能力之上,再去学习其他与音乐有关的知识的话,显然一定会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所谓早期教育,一般指学龄前的幼儿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所进行的大量实验和观察表明,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脑重量也在不断增长,脑功能也随之逐渐完善起来。据美国学者布鲁姆研究,如果十七岁少年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的话,则四岁时就已经达到了50%,八岁时已达到80%,这说明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是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 我国开展视唱练耳早期基础教育的现状

我国视唱练耳基础教育开展的较晚,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我国几位留学法国归来的音乐家将视唱练耳传入我国,他们是唐学咏、马思聪、陈洪。据了解,这几位音乐家留学法国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视唱练耳这个词,到法国之后才懂得:要想学好音乐,必须学好视唱练耳。那时,视唱练耳这门学科还仅仅是全国顶尖音乐学府才开设的课程,一些地方性大学的音乐专业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视唱练耳。每年接受过视唱练耳教育的人更是屈指可数。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教育才开始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距今也才三十几年的时间。视唱练耳这门学科则更晚被大家所认识,在实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开始提倡新理念、新教学、新思路。课程改革被列为“十一五”期间基础教育战线的迫切任务,提出的“音乐新课程”以及“音乐课程标准”已经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向全社会,培养具有音乐审美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我们想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从幼儿抓起。因为幼儿时期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奠基时期,在此时期给予及时合理的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终身的音乐才能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想要大幅度提高我国视唱练耳教学水平,必须有一个强大并且稳固的“地基”和后备军,这个地基就是视唱练耳的基础教育,而后备军指的就是中国数量惊人的正在和即将学习乐器的儿童。如果能将这些后备军的视唱练耳的地基打牢固,那么我相信。我国在十几年后,视唱练耳的水平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这种特殊的启蒙教育将注定显示出一定的成效。

上一篇:3903T齿轮测量中心内齿轮的测量方法 下一篇:徽派建筑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