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山输水干渠渠堤碾压试验成果

时间:2022-05-14 01:42:46

摘 要:吉林省哈达山水利枢纽(一期)输水干渠工程15标段为输水干渠工程桩号28+200~36+800段所有土建工程,全长8.6km,其中桩号28+200~34+400段多为半挖半填方渠段,半挖半填段渠道渠底高程135.58m~135.07m,渠顶高程140.03~139.72m,左侧渠顶宽6m,右侧渠顶宽4.5m,填筑土料采用本标段28+200至34+443半挖半填段渠道开挖料,34+443至36+800全挖段渠道土料,通过本次碾压试验:检验渠堤填筑料粘土的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确定达到设计填筑标准的压实方法(包括压实机械类型、机械参数、施工参数等);研究填筑工艺;为粘土料填筑提供经济的施工参数和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哈达山、渠堤、碾压试验、成果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1.1、工程概况

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第二松花江(简称二松)干流下游河段,坝址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吉拉吐乡境内,距二松与嫩江汇合口处约60km,在松原市东南约20km。本工程规模大(1)型,工程等别I等,建筑物级别2级。

输水建筑物位于左岸,由哈达山渠首建筑物、95.93Km输水干渠、9.94Km花敖泡和道字泡之间连接渠道、渠系交叉建筑物、花敖泡强排站、道字泡挡水堤及堤后排水泵站等组成。本标段工程渠道桩号为:28+200至36+800,全长8.6Km。

其中桩号28+200~34+400段多为半挖半填方渠段,半挖半填段渠道渠底高程135.58m~135.07m,渠顶高程140.03~139.72m,左侧渠顶宽6m,右侧渠顶宽4.5m,填筑土料采用本标段28+200至34+443半挖半填段渠道开挖料; 34+443至36+800全挖段渠道土料。

1.2、填筑土料岩性

取土段开挖料渠底岩性主要为壤土[5-2] 、黄土状壤土[7-3]层,属于中等压缩土,抗剪强度较高,有的壤土[5-2]层强度较低,地下水较高。壤土的渗透系数为3.12×10-5,黄土状壤土的渗透系数为5.08×10-5,其沉陷、渗透、抗滑稳定问题不大。

2、试验目的

(1)检验渠堤填筑料粘土的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

(2)确定达到设计填筑标准的压实方法(包括压实机械类型、机械参数、施工参数等);

(3)研究填筑工艺;

(4)为粘土料填筑提供经济的施工参数和合理化建议。

3、试验研究内容

本次试验的具体内容如下:

试验研究铺料厚度为30cm、45cm、50cm,碾压遍数为4遍、6遍、8遍的压实效果(包括:干密度、含水率),小于2km/h行车速度,土料压实采用YZ14J型号14T的滚筒振动碾,土料摊平采用D80推土机,计3小场,18组试验。

4、试验依据

DL/T5129-2001《碾压式土坝施工规范》、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碾压试验大纲》及设计技术要求。

5、试验材料

本标段的土料场分两处:①28+200至34+443半挖半填段渠道开挖料;②34+443至36+800全挖段渠道土料。按设计要求的料源进行取料,并保证试验用料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6、试验要求

现场碾压试验是生产性试验,是实施施工的演习,因此试验所用材料、碾压机械、行车速率都与实际施工相一致。在此条件下,检测填筑料在不同铺料厚度与不同碾压遍数的压实效果,验证设计提出的各种筑坝材料控制指标的合理性,确定最优施工参数。

设计填筑料的填筑标准为:土料填筑压实度≥0.97,干密度为>1.55g/cm3,含水量为20.9±2%。

7、碾压试验机械及仪器设备的配备

碾压试验机械及仪器设备的配备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机械总数

1 滚筒振动碾 YZ14J(14T) 台 1 1

2 反铲 卡特330 台 2 2

3 推土机 D80 台 1 1

4 电子秤 500g、分度值0.1g 台 1 1

5 烘干箱 0~300℃ 台 1 1

6 环刀 200号 套 10 10

7 水准仪 / 台 1 3

其它零星的铲土工具

8、试验场地

根据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一期)项目输水干渠土建[A-15]标段现场情况,我单位为了有效利用现场开挖料及模拟实际施工,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商定,试验场地选在渠道堤填筑碾压区内。

9、试验步骤

9.1场地平整

根据场地布置图,选择宽敞平整的场地,首先用推土机和人工进行找平,然后用振动碾进行碾压,碾压后的试验结果大于设计标准,然后在其上进行碾压试验。

9.2铺料

填筑料上料摊铺采用进占法,由推土机整平或人工找平,严格控制铺料厚度。

9.3碾压

碾压过程中,行驶速度不超过2.0km/h,振动碾压的行进速度在试验碾压过程中保持恒定。振动碾压的方法采用前进后退全振动法,振动碾的位移采用前进错位,碾压遍数按前进后退各算1遍控制,振动碾的位移采用前进错位,错位碾迹为10cm~20cm。

9.4试验

碾压结束后,按《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进行密度和含水量试验。用环刀法检测最终碾压遍数下的压实密度。

9.5资料分析

计算干密度、含水率参数,绘制出干密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曲线;干密度与铺料厚度的关系曲线、不同碾压遍数时的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

10、最终试验结果分析

10.1、第一试验场(半挖半填段渠道开挖料28+200至34+443)

(1)铺土厚度30cm,碾压遍数4遍,碾压后厚度22.4cm,平均干密度为1.59g/cm3、平均含水率为20.5%、压实度为0.98。

(2)铺土厚度30cm,碾压遍数6遍,碾压后厚度22.0cm,平均干密度为1.63g/cm3、平均含水率为20.8%、压实度为1.01。

(3)铺土厚度30cm,碾压遍数8遍,碾压后厚度22.0cm,平均干密度为1.66g/cm3、平均含水率为19.7%、压实度为1.02。

(4)铺土厚度45cm,碾压遍数4遍,碾压后厚度33.5cm,平均干密度为1.54g/cm3、平均含水率为20.0%、压实度为0.95。

(5)铺土厚度45cm,碾压遍数6遍,碾压后厚度30cm,平均干密度为1.55g/cm3、平均含水率为20.4%、压实度为0.96。

(6)铺土厚度45cm,碾压遍数8遍,碾压后厚度28.7cm,平均干密度为1.56g/cm3、平均含水率为19.8%、压实度为0.96。

(7)铺土厚度50cm,碾压遍数4遍,碾压后厚度45cm,平均干密度为1.52g/cm3、平均含水率为21.1%、压实度为0.94。

(8)铺土厚度50cm,碾压遍数6遍,碾压后厚度41cm,平均干密度为1.51g/cm3、平均含水率为20.3%、压实度为0.93。

(9)铺土厚度50cm,碾压遍数8遍,碾压后厚度40cm,平均干密度为1.51g/cm3、平均含水率为20.6%、压实度为0.93。

10.2、关系曲线图

10.3、第二试验场(全挖段渠道土料34+443至36+800)

(1)铺土厚度30cm,碾压遍数4遍,碾压后厚度25.0cm,平均干密度为1.86g/cm3、平均含水率为20.2%、压实度为0.99。

(2)铺土厚度30cm,碾压遍数6遍,碾压后厚度21.1cm,平均干密度为1.90g/cm3、平均含水率为19.8%、压实度为1.01。

(3)铺土厚度30cm,碾压遍数8遍,碾压后厚度20.4cm,平均干密度为1.90g/cm3、平均含水率为19.6%、压实度为1.01。

(4)铺土厚度45cm,碾压遍数4遍,碾压后厚度40cm,平均干密度为1.88g/cm3、平均含水率为19.9%、压实度为1.00。

(5)铺土厚度45cm,碾压遍数6遍,碾压后厚度35cm,平均干密度为1.899g/cm3、平均含水率为20.2%、压实度为1.01。

(6)铺土厚度45cm,碾压遍数8遍,碾压后厚度30cm,平均干密度为1.92g/cm3、平均含水率为20.4%、压实度为1.02。

(7)铺土厚度50cm,碾压遍数4遍,碾压后厚度45cm,平均干密度为1.82g/cm3、平均含水率为21.0%、压实度为0.97。

(8)铺土厚度50cm,碾压遍数6遍,碾压后厚度40cm,平均干密度为1.84g/cm3、平均含水率为19.8%、压实度为0.98。

(9)铺土厚度50cm,碾压遍数8遍,碾压后厚度38cm,平均干密度为1.86g/cm3、平均含水率为20.4%、压实度为0.99。

10.4关系曲线图

11、结论

11.1半挖半填段渠道开挖料28+200至34+443

(1)试验所用土料基本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填筑时要进行摊铺翻晒,含水率检测合格方可填筑。

(2)碾压机具采用YZ14J型号14T的滚筒振动碾,铺料厚度为30cm,碾压遍数为4遍;铺土、平土机具采用卡特330反铲或D80推土机。

(3)振动碾压的方法采用前进后退全振动法,振动碾的位移采用前进错位,碾压遍数按前进后退各算1遍控制,振动碾的位移采用前进错位,错位碾迹为10cm~20cm。

(4)若层间施工时间间隔时间较长,土层表面需进行洒水等处理。每层填筑后进行刨毛处理,试验检测时未发现明显的结合面,层间结合较好。

(5)垂直取样实验情况与分层取样实验基本一致,后续碾压对下层密实度基本无影响,不会增加下层的密实度。

(6)如填土出现“弹簧”、层间光面、层间架空、松土层或剪力破坏等现象时,对于“弹簧”土及剪力破坏层应予清除,其他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始准铺填新土。

11.2全挖段渠道土料34+443至36+800

(1)试验所用土料基本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填筑时要进行摊铺翻晒或洒水,含水率检测合格方可填筑。

(2)碾压机具采用YZ14J型号14T的滚筒振动碾,铺料厚度为50cm,碾压遍数为6遍;铺土、平土机具采用卡特330反铲或D80推土机。

(3)振动碾压的方法采用前进后退全振动法,振动碾的位移采用前进错位,碾压遍数按前进后退各算1遍控制,振动碾的位移采用前进错位,错位碾迹为10cm~20cm。

(4)若层间施工时间间隔时间较长,土层表面需进行洒水、刨毛等处理。检测时未发现明显的结合面,层间结合较好。

(5)垂直取样实验情况与分层取样实验基本一致,后续碾压对下层密实度基本无影响,不会增加下层的密实度。

(6)如填土出现“弹簧”、层间光面、层间架空、松土层或剪力破坏等现象时,对于“弹簧”土及剪力破坏层应予清除,其他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始准铺填新土。

上一篇:航道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 下一篇:内蒙五九山铜多金属矿区找矿远景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