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其鱼 不如授之以渔

时间:2022-05-14 01:26:47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确实,教是为了学,讲是为了练,发挥主导作用了使主体自立。语文教学是通过一篇篇课文让学生学到诸如字、词、句、修辞、语法等语文知识,增强听、说、读、写能力,做到阅读后能“以三隅反”,从而学会欣赏文章、写作文章、表达观点。如果仅凭教师在课堂上把内容和知识全盘端给学生,逐篇逐段逐句仔细讲解,以教师的积极思维代替学生积极思维,是不利于培养阅读能力的。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在这一时期求知欲强,自主意识强、创新意识强,这种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课文中精心安排,科学指导,使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贯串于阅读活动中。如何才能做到这种寓思维训练于其中的有效阅读呢?显然不是教师单纯讲,学生死记,而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思考中阅读。只有这样才能领会文章的深意,触类旁通,掌握语文知识,同时锻炼思维、开拓思维。

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把握教材特点,按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遵循一定的逻辑进行思考,掌握思路,就能触及问题的核心。具体地说,就是在阅读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来自主达到阅读目的,从而锻炼他们的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创造性思维,并最终能独立完成阅读训练,并将之用于实践中。

1 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语言教学有一个特点,阅读的时候,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段落,不同的语句,不同的意境都可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共同规律,比较中找出事物间的差异。

例如教学《雨中登泰山》前,先要同学们写一篇类似的游记散文,学生们在写这一类文章时,往往是游到哪儿,写到哪儿,满纸“风景”,却又不见“风景”。然后让他们对照本文进行比较,看本文如何选择“立意”,如何围绕“立意”选材;再对照丰子恺的《上天都》的立意、选材。这样,三篇文章比较来看,就能理解文章要写得新颖、与众不同,就必须在立意上下工夫,这可以说是他们自己领悟到的。

有一次,讲到李白《渡荆门送别》时,对本诗以景物来展现出豪迈之情这一点,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有意识选择杜甫描写相同景物的诗《旅夜抒怀》,“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与“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则境界开阔,气势雄奇;一则停舟细观,凝重沉郁。一经比较,不仅对前一个问题有透彻领会,而且了解了杜甫和李白诗作风格的不同。

2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去质疑问题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人的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能发现就谈不上解决。以前我们曾经认为,问题只有老师才能发现,学生顶多可以找出哪个字不会读,哪个词不会讲。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导。只有善于启发,善于留疑,才能在语言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

在教《孔雀东南飞》时,讲到“刘兄迫嫁”一节,我说“在封建社会刘母也要听从兄长的安排”,马上有学生就在下面小声说:“那焦母怎么不听儿子的话呢?”,这个问题提得好,借此我启发学生来讨论,然后再来讲解。通过这一穿插、质疑、解疑,使学生既了解封建社会礼教制度,扩展知识面,又进一步深刻理解诗中人物的复杂性格,也更加深了对全诗意义的理解。由此看来学生是很善于联想从而发现问题的。

又有一次,学生读到《荷塘月色》中引用的一句诗“莲子清如水”,学生就提出疑问,“莲子”是“绿”的,怎么是“清如水”呢?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学生善于发问,任何事情都是在发问、去疑中得到解决。于是,我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来看,因为有荷叶覆盖,映衬出水是绿的,这里“清”是指“绿”,这句诗更描绘出满塘荷叶覆盖的景象。

3 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

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学生知道答案、懂得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讲解,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课堂上,有时需要教师“大智若愚”,善于藏起答案,诱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开启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一次上《赤壁之战》时,对于文言文学生不太感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将他们分为四组,每组派一人讲课,要求准备教案。结果这么长一篇文章,学生个个讲得头头是道,而且每个同学分析问题的角度都是不同的,有些问题老师在准备时没有涉及到,而同学们却能找到并解决。因此,虽然是四个同学讲同一篇文章,但是由于讲述角度不同,又是他们自己讲课,因此学生们兴致很浓。下课后,学生找到我,希望以后能多让他们自己讲课。由此看来,这既激发他们的兴趣,又锻炼思维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以后在课堂上,我经常组织这类活动,效果明显。

4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课堂活动语言教学,在活动中意识到阅读理解的重要,加强思维训练的必要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教学,阅读的手段是多方面的,培养积极思维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各种各样口头训练、课堂表演等方法,既可活跃气氛,又达到阅读及锻炼思维的目的。

比如,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形式包括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辩论演讲,同时要求自己拟定题目,这样一方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快速思维、发散思维、概括思维等综合思维能力。

再如,有些课文可以运用表演的形式,采用课本剧的形式,给学生以导、演、写的机会,既使学生有实践能力,也使学生能加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例如将《药》改编成剧本、《雷雨》的表演、交谈表演等,都是为了达到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积极主动性,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是为阅读服务的,而阅读目的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将之用于说话、写作当中去,因此阅读训练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在这个培养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则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通过教给学生方法,从而让学生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

上一篇: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直觉思维 下一篇:为待辅生创设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