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学者的精神盛宴

时间:2022-05-13 11:04:34

“大抵学问常不悬目的,而自生目的。有大志者未必成功,而慢慢努力者反有意外之收获”。面对摆在眼前的崔树强先生颇具分量的四本学术著作,我想起了王国维在谈到做学问的方法荚说过的这一句箴言,笔者不由地无端臆测:静安先生的这句箴言似乎是说与崔树强博士的!从他由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积累而成且获兰亭理论奖的《崔树强书学论集》起,到他在北大读博士期间出版的《黑白之间――中国书法审美文化》和《笔走龙蛇――书法文化二十讲》两本专著,再到今天山其博士论文修撰而成的《气的思想与中国书法》,崔树强的学术道路走得清晰而坚定。

回顾崔树强初始的书学研究,其涉及范围宽泛而丰富,彼时的他。多以史家的眼光来梳理书学的发展、或许,他并未曾想见若干年后,欲以中国文化哲学中的“气”来阐释中国书法这一极富挑战性的课题作为立言之本。但正是这种看似“不悬目的”地慢慢努力,才成就了今天这洋洋五十四万余言的鸿篇巨制,这“意外之收获”毫无疑问地会成为当今书学研究者一席十美的精神盛宴。品读是书,有太多的东西时时触动我心。我认真梳理后,拈出该著的四大学术特点,胪列如下。

一 立意高远而精深

中国书学中有关“气”的学说,由来已久,似乎谁都略知一二,但是将“气”的思想真能说[诌个所以然来,在攘攘书法人群中,由古及今鲜有其人。正如叶朗曾指出的:我们有着很好的艺术,但却缺乏很好的理论说明。此著的问世,即是对这种状况的重大改观。

作者说:“‘气’的意识,在中国哲学i美学范畴中,既涉及自然生理层面,又涉及心理精神层面;既指人格道义之气,又指宇宙本根之气”,可见,

“气”的问题,触及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但要想厘清其中要义,绝非易串。北大知名学者朱良志曾“很长时间里有些犹豫,怕他无法驾驭这个论题”。然而,崔树强以良好的学术素养,知难而进,将中国文化中“气”的哲学思想如何融入书法艺术,进行了系统、全面而极富创见地论述,从而把这个“内容繁杂、义理玄深的书学问题”阐释得细致入微,清晰井然。新意迭出。这种将传统文化思想与艺术进行有机整合和贯通的研究方法,可谓是立意高远,出显示了作者宏富的学识、敏捷的思辨和颇具战略的学术眼光。

二 行文架构的双线行进

说到行文架构,笔者不由地想起朱良志的《曲院风荷》。该书美轮美奂的文笔与意境,使入徐徐读来,无异于经历了一场灵魂朝圣之旅,让人心获得安顿。尤其是全书充满诗意的编排架构,听香、看舞、曲径、微花……皆足以引入无限遐思,加上每章节前画龙点睛的“引子”,更使每个游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艺术美学话题一下子荡漾开来,然后慢慢升腾,凝聚成一个个颇具思想厚度的艺术理论命题。

《气的思想与中国书法)似乎在吸纳了《曲院风荷》的体系优点外,又独特点,即行文中的双线结构。全书分导论和正文两大部分。导论部分以“气”的语源学考察、“气”的哲学化过程、“气”同书法的渗透等三个层次,将书法艺术中“气”的哲学、美学以及道德根源等问题阐释得清晰可鉴。正文分为十章,每章以两个字高度概括。作者在行文e注重“‘气’的问题的隐性线索和内在逻辑,尝试去把握其中深藏的况味”。其中,纵间的线索,是指章节次序的安排,全书各章节始终贯穿了一个“气”字。在层层剥笋式的论述中,进行严密地逻辑推进,由“气本”开始,论及气象、气势、气脉、气韵、气化,气味、神气、逸气,直至论及书法中的人格关怀与生命境界的提升,命名为“养气”,并收束全篇。

在探讨每一个问题时,作者还采取一种横向比较的方法。其中,不仅涉及到中国不同艺术门类的比较,还涉及到中西艺术精神和哲学观念的横向比较。这种双线并行的架构,彰显出作者对宏大论题的驾驭能力,同时又使得论题纵横勾连,浑然一体。

三 艺术与思想文化的自由连通

该著作真是大丰厚了!这是笔者通览全书后的突出感受。其触及面之广,论述点之深,在同类著述中实属鲜见。撇开著作本身,仅参考文献部分,就引用了七大类,计三百余本(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是一项宏大工程,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毅力。作者在北大良好的学术氛围中,运用史学的观念,静心梳理庞杂繁复的史料,同时通过中西哲学、宗教、美学、文学中谨严的疏证和考察,让书法艺术与思想文化自由连通。形成了书法与“气”的思想文化相生共融的体系化研究,最终达到了理想的学术广度和深度。

在该著之前,作者已出版《黑白之间)和《笔走龙蛇)两书,皆是围绕书法美学问题展开的。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形成了他学术风格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他学术系统的厚实性,为新著《气的思想与中国书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观点新颖而独到

陈寅恪曾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作者所研究的书法中“气”的论题,似乎不符合陈寅恪提出的这一学术思路。但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个大问题,但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听用材料也非故意出新,但就在这似乎“谁都懂些”的论题中,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学术胆识,撞击出了许多智慧火花,提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观点。比如“气象,是讨论书法作品所呈现的视觉上的整体风貌,和对物象中生命感的撷取”:“气味,是讨论对书法作品的一种整体审美评价以及生命情趣问题,一种对生命情调的玩味,一种对审美无限可能的追求”。……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命题,而支撑每个命题的洋洋论据,更是字字珠玑,无一句无来历。我深深感到,作者的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此前书法美学研究具有超越的意义。

言不尽意。面对如此宏厚的卷帙,宛若面对一席丰美的精神盛宴,值得所有书学研究者去细细品味,同时铭记。

上一篇:笔映心迹 墨抒怀抱 下一篇:实在\实力\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