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题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挑战及探索

时间:2022-05-13 08:17:26

新题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挑战及探索

[摘要]:随着高考的改革进一步推进,同是为了促进中国高中考生的平等性与教学资源的公平性,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16年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的全国卷。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也成为了中国高考教育改革的重点,并且引起了广大师生以及各位家长的广泛关注。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分析,并就如何更高效的提高学生成绩作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题型 高中英语 策略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4

[前言]:英语一直是中国广大考生的一项重大课程,英语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生的前途与命运。作为全民必须掌握的一门语言工具,英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第一、学好英语对于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是进入外企或是进和外语有关的公司的一块有力的敲门砖。第二、即使你找的工作不需要较高的英语水平,英语达到一定程度也会从侧面反映个人的能力。第三、学习英语的过程会锻炼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记忆力,对自身非常有帮助。教师要正确认识英语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领会高考大纲所倡导的理念与新课说墓勰睿深入探讨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

一、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特点

高中英语教学目前的特性中较为重要的是时代性,当今社会时刻在变化,英语的使用与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英语课程的时代性也随即体现在教学内容中。《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学习这门课程是学生的必要的阶段。学习英语课这个过程即是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学习英语和活动实践,逐渐了解英语知识并且拓展个人视野、丰富个人生活经历、开发思维逻辑能力、发展独特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二、英语教学目的及意义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地深入,高中英语教学不能简简单单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应该向规范化、多样化、国际化发展,过去的旧的存在的教学方式面临被淘汰。微课,慕课,智慧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模式持续在挑战着传统教学。高中的英语教学不能仅仅要求学生努力成为应试的能手,比此更重要的是英语的语用价值,即高中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注重英语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换言之,教师应该努力掌握,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的的不是文本中文体各异的语言而是日常生活中活灵活现的,栩栩如生的言语。高中教学教师还应强调学生口语交际的格式化和流利性更多的规范性,还要注重学生实际交际中的思考过程与语言运用的真实性, 不能只是单纯地为了学生那一简单的单一方面要求而松懈,高中教学教师要将真正沟通目的的交流作为培养学生的目的,塑造具备实际交际能力的学生。

三、现如今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1学生主体不够突出、个体差异得不到尊重

学生作为体验教学的主体,必须要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但是目前中国英语高中课堂上经常出现的画面却不是这样。例如:有的老师总是叫学习好的同学或前排的同学来回答问题,整个课堂活动仅仅受限于固定的几位学生。大部分老师的教学进度是为班级大多数学生而设定。这就导致了部分成绩较突出的同学感觉吃不饱,而部分基础较薄弱的同学感觉太难消化的问题。精英教育无法强有效的开展,与此同时,需要查缺补漏并扎实根基的同学没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多种多样,教师理应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但迫于应试及课程进度等种种因素,学生的个体差异始终得不到足够的尊重。

3.2教学教师走形式严重

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透彻,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公开课的时候教师做给观摩教师看;为了有课堂活动而去设计活动;为了凑齐一节课的听说读写而设置让人眼花缭乱的活动;精心制作的PPT却不能让学生对整节课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意义何在?整堂课过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对新课程的改革造成了极大的阻力。

四、问题对策及研究

4.1做好观摩学习工作

最先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地区发展较安徽地区完善,安徽各高级中学应当差派有相应能力的教师前去培训,学习经验,做好相关的学习笔记,回校之后积极分享个人所得及感悟。并积极采取相应改革,就学习他校模式作深入研究与试验,并积极推广。

4.2采用高效课堂

最初发源于山东省的高效课堂模式在全国引起了广大关注,其独特的教学模式使得大部分学生变得主动学习,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最终学生觉得学习很简单,使得成绩的提高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充分提高。

4.3采用探究性教学方式

例如:教学教师可以在课时足够的情况下,利用选修课安排小组学习来提高各位学生的学习效率,注意各个学习成绩的学生的合理搭配。课堂上的需要讨论的内容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具有开放性的、有争议的话题,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且产生兴趣的去讨论。

五、结论

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倡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形成一种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具备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剑锋.自主探究式外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 25 (4)

[2]李成芳.浅析高中英语教学的“探究性学习”[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1)

[3]王欣.对高中英语教学中探究性学习[J].中学生英语之友(高三班),2009,(9)

作者简介

刘书皖(1989.7~),女。 2013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毕业至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任英语老师一职。

上一篇:陶瓷产品的数字化逆向设计分析 下一篇: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转型发展、内涵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