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当“鸵鸟”

时间:2022-05-13 06:30:29

别让孩子当“鸵鸟”

众所周知,鸵鸟身材高大,然而危险降临时,只知道把头埋入沙里,选择逃避而不是面对。因此,人们常常将那些只知一味逃避的人比喻为“鸵鸟”。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是完美的,总会有一些丑陋的人或事让人们难以接受。那么,我们应不应该让那些还未解世事的孩子,也看到那些肮脏的人或事?

一则新闻报道:网络红人秋叶大叔经常让自己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看一些负面新闻,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让女儿学会自我保护,学会面对不堪的现实。这一做法引发网友热议,一位网友发出质疑:小孩子看这样的报道会不会对社会失去信心?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秋叶大叔的女儿不但没有对社会失去信心,反而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据说,秋叶大叔的女儿和老师、同学相处得不错,比同龄人更有见识,更有主见,更为成熟。

由此看来,看一些负面新闻,敢于正视不堪的现实,对孩子的成长是能起促进作用的。因为孩子如果整天生活在一个刻意营造出来的完美世界中,那么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和颠覆其想象的丑陋现实时,往往会承受不住现实的沉重,不懂得如何积极应对。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孩子不会自我保护,辨别真伪、善恶的能力也大大缺失。

反观秋叶大叔的女儿,她在适当的教育下,更全面地了解这个社会。她学会区分善恶,能够明辨是非,同时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看问题比同龄人更深刻。

所以,适当给孩子看一些负面新闻是必要的。

生活在温室中的花朵,承受不住风雨的洗礼;被精心呵护的树苗,扎不稳根基;困在井底的青蛙,不知外面世界的精彩。一件被保护得太好的东西,无疑是脆弱的。孩子如果被家长善意勾勒出的完美世界所包围,就无法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他(她)不知道这个世界除了有“善”,也会有“恶”。当危险来临时,他(她)完全不知道要反抗和斗争。家长的拳拳爱子之心可以理解,但若选择让孩子当鸵鸟,不让孩子正视和面对现实,那么孩子永远都长不大。

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树木往往拥有粗壮的根,根深深地扎入地下,因此能承受风吹雨打,能挺得过严寒酷暑。孩子也一样,只有了解这世间的善恶,心智才会更成熟,自我保护意识才会更强。

别让孩子当鸵鸟!不要把善意变为无形的利剑!

(作者系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学生)

(责任编校?筑曾向宇)

上一篇:初中体育课堂游戏教学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高中学习中面临的压力和主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