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上好物理课

时间:2022-05-13 02:46:25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上好物理课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06-01

物理是门一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大量的物理规律来自科学家千百次实验研究.如牛顿第一定律、欧姆定律等等。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能适应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的物理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素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教师只有重视实验教学.加大实验密度,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1.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针对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这一心理特征.教师要精心安排实验.努力为学生展现出生动、直观、形象的学司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引言》课是学习物理的启蒙课.如果枯燥无味地灌输.势必缺乏吸引力,也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让学生观察"要手指突然弹击硬纸片,鸡蛋会随纸片一起飞出吗"。"杯子倒提水"、"瓶口吞鸡蛋"等生动有趣的实验。这样教学,不仅能集体中学生的注意力力.而且会使学生兴趣盎然。

2.由课本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一教师做适当的演示实验也可以导人新课。例如在讲大气压一节课时,一开始做以下实验。拿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不要太粗),插到盛有着色水的杯里。从玻璃管的上端管口,将管提出杯外,尽管下口是开着的.可是水并不流出。实验同时,可以把演示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分为几个小问题向学生提出:(1)从玻璃管上端吸气,管中水为什么不会从下端流出来?(2)上端管口用手指堵住后.水为什么不会从下端流出来?(3)手指放开后,水为什么就流了出来?学生们边看演示边思考问题,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3.由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教科书中要研究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并非学生都有这方面的感性材料,也并非都能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这里,如果教师能使学生明确所学的知识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学生也会对新课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例如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采用挂图介绍水力发电站的发电过程及其宏伟的建设成就,就会使学生了解水流能转化为电能的巨大作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通过联系社会实践问题介绍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入新课。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4.在实践应用中体验物理知识

加强课外物理知识的应用实践性学习活动。物理知识的应用是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标,因此要特别重视应用性学习。应用性学习是现代学习的主要方向,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是符合现代科学发展要求的,是与时俱进的需要.是一种最有效的实践性学习,为此,我组织成立了一个校物理兴趣小组。针对我们落后山区大多数家庭饮水要从井下吊、建房要往房上送料等一些重体力劳动.要求同学们根据学过的杠杆滑轮等物理知识.设计出一些省力的简单机械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积极动手、动脑,每人设计出了一套方案,并且组织学生在活动中经过讨论把设计比较完美的方案肯定下来。根据肯定方案制作出简单机械工具推广,收到良好的效果。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科技小制作和维修-我们通过向学校申请以及个人集资等办法.购买了一些材料,进行了一些科技作品的制作。其中最主要的有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制作了小电动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作小手摇发电机等。作为学校实验器材使用,并且还在小组活动中维修了数台鼓风机。通过这一些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活动,使同学们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的价值,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利用知识获得成功。当学生看到自己应用物理知识所取得的劳动成果在人民生活中起到作用时.那种成功和喜悦是难用语言表达的,加深了他们对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兴趣小组的同学成为学生分组实验中的骨干,堆动了物理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为以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一定知识技能性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

5.形成探究式学习方法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课程改革,都在提倡走进新课程,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中学物理教育普遍存在的重讲解轻实验,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启发的现象。致使实验的探究性、学生的创造性无法体现,也造成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严重不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革,教学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高度重视物理学中的实验成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物理的实质性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尽量多做实验,并适当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力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科学"。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有利于激发与调动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良好学习氛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能根据探究需要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探究方法。作为教师可这样给学生创设探究式学习环境:有计划提出问题,有意识地设计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创设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氛围;容忍那些与众不同、行为古怪、有独创性的学生;鼓励学生指出老师的不足,修正老师的错误,战胜老师,超越老师;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或对老师的观点提出批评,随时讲出自己的探究体会或好的解题思想方法;以形成自信、自强的个性,探索活动是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英语教学方法和运用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