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美学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12 07:26:21

禅宗美学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当代艺术设计在“高科技”、“现代化”和“虚荣心”的催使下正在走入误区,人们在追逐名利和破坏自然的同时开始反思,这样做对吗?我们究竟想要什么?于是一种传统的禅宗美学思想开始为一些富有成就的设计师所关注,他们发现,现代设计并非需要过多的装饰,过于昂贵的材料,过于炫目的色彩,而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达到一种更高的禅意境界,文章从空间、器物、平面设计三方面,论述古老的禅宗美学思想(禅意)在当代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禅宗美学;艺术设计

当今社会,由于市场经济高速增长、物质极大的丰富,导致人们暴富思想产生,你追我赶,相互攀比,甚至走入歧途。有些人动辄一掷千金买房买车,然后豪华装饰;用具物品也镶金描银,极尽奢华之至。然而,这是否是我们真实的需要呢?现代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这个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设计师的关注与反思。纵观古今中外,称得上经典的设计并非是物质的堆砌与过度装饰。恰恰相反,久经时间考验的经典,内涵里流露的是一种优雅、简约、自然、朴素的美,那是对禅意的真正领悟,是禅宗美学思想在当代艺术设计中最好的诠释。

禅之探源及内涵

禅,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静虑者是依体立名,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禅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即是“禅”。简而言之,禅即“静虑”之意,目的是在宁静的心灵中获得纯净无我、万物混化、物我合一的乐趣。禅的基本精神是“抛弃世俗,到这宁静的地方”。其中的消极幻论思想慢慢被扬弃,对尘世不再持否定态度,代之以对自然美的肯定、欣赏和热爱。禅宗美学思想与中国的道教思想不谋而合,如: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思想,崇尚自然、再现自然的理念。禅宗美学倡导直视事物本质,通过极为简洁而洗练的手法来表达禅意,表现自然的无垠与秀美,反应内心的空灵与冥思。这种追求自然与纯净的写意手法构成了禅宗美学最为独特的魅力,也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无尽的旨趣和方法。

设计师的禅心修养

设计师要在设计中体现禅意,首先要了解禅之本质,研读相关典籍,提高禅心修养,如“道德经”、“菜根谭”等,其次,要多欣赏高水平设计师和画家的作品,如香港设计师陈幼坚、靳埭强、梁志天,日本的原研哉、东山魁夷、雪舟等。“闲寂、优雅、朴素”为禅意的精神内涵,设计师的设计原则是通过创造空灵、简朴的意境来表达其禅意美学观,设计观念在既非刻意追求、又非有意识、又非无意识;既非泯灭思虑,又非念念不忘,既虑及“在不住中常住,又无所谓住与不住”中获得忽然醒悟。“无即是有,少即是多”,“轻视物质,强调精神”,用物质的少追求精神的多以及“师造化”突出人与自然沟通的审美理念。佛教讲究“广猿的空旷”,下棋讲究“知白守黑”、中国书画讲究“三分空白,奇斜取势”,都是禅意思想的集中体现,对提高设计师的修养不无帮助。

禅意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将禅宗美学在空间环境设计中运用最好的是日本。日本禅宗的源泉在中国,但他们在继承和发扬禅宗美学方面一脉相承,发挥到了极致。在日本的寺庙、餐馆、茶室、庭院等方面,到处体现独特的“和”文化,流露出自然的“禅味”,就连用现代钢构、混凝土建造的美术馆、博物馆、教堂都营造出特有的“禅境”。

1 物体表现上——简单朴素

受禅宗思想影响,日本自古崇尚自然、朴实的风气。不论是公共建筑,还是民宅的门窗栋梁,注重的是物体的简素之美,简朴到连油漆也不用刷,日本人称之为“素面造”。这种朴素之美,使和式建筑展现出一种禅宗的简素精神。日本的室内设计偏爱使用亚光材料,粗糙的质地和随意形态,无不体现自然的本色,洋溢着一派天真、淡泊、潇洒而又雄浑的景象。和式设计还有将形体稍加挪动的习尚,使物体处于一种不对称的状态,这种非对称造型的组合,被视为日本艺术的独有特质。在设计师看来,非对称造型较之对称的造型更具灵活性和随意性。日本室内设计顺其自然的结构形势,巧妙地利用空间,因而很少见到那种完全对称、规则的结构设计, 此正是禅宗精神中“纯净意象”的体现。

2 材质选择上——天然、自然

室内设计的构造上,日本用于建造室内环境的材料大多是货真价实的天然质材, 如蒿草、原木、竹子、藤、石板、细石等。这些温润的材料,不仅能适度地调节气温与湿气,还可和谐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透射出朴素、内敛的气息。除了大量使用木材外,还使用石材为建筑材料,并有意识地将石块粗糙的肌理外表,体现原汁原味的质感。崇尚粗犷、有质感,摈弃光滑、工整之风气,体现了天然质材的素色、高雅之美。如:有名的日本枯水山庄,庭院的设计中往往选用几块造型独特的礁石,植以苔癣,周围铺设白色碎石,并用竹耙耙出富有规律的条纹,形成动静、黑白、高低、虚实的禅意空间。此种意象不仅反映禅宗的朴素美学和谦虚性格,也反映日本自然朴素的审美理念。

3空间的意境上——幽玄、空灵

禅意空间的精神内涵不仅是室内设计追求的一种高境界,也是设计师创造空灵、简朴意境的艺术原则。日本设计师善于在尽可能小的空间里,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去做尽可能多的事情,不仅体现回归安宁的“家窄心宽”的住宅观,而且也是一种钟情于小巧、精致和优美的心理特征和精神构造。“不重形式重精神”是禅宗的审美理念,注重物体的简素之美,将观念性的物体浓缩并缩小到最低程度,呈现一种“无相”和“空相”, 如此形成独特的“空寂”日本美学特征。这种特征所呈现出的闲寂、幽静、自然和简素意象,让人生出目无杂色、耳无杂音、心无杂念之感,使“家”真正成为灵魂的栖息之所。

禅意在器物设计中的应用

1 茶道

“茶道”是东方文化的奇葩,喜爱它的人比比皆是。其实,日本的茶道艺术思想背景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禅。它是以禅的宗教内容为主体,以使人达到大彻大悟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新型宗教形式。从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到茶事的环境和主客的心情,无不与禅的思想紧密相连。

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会;(三)独坐观念。可见,参禅与品茗皆是闲寂淡泊之为。茶与禅的融会贯通,茶中有禅理,禅理又在品茶中深刻体会到。“禅茶一味”的化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禅境,无不是禅文化精髓的深远影响。

2 平常日用

对自然界的景物,日本人素以纤细娇小为美,强调在微小而具体的事物和操行中体现人性的尊严。在日本,无论是繁华都市或僻静小镇的商业橱窗里,你常常会发现空无一物,只摆一件陶器,花瓶只插一束花,茶室里只挂一幅画,这便是“禅心”。“无即是有、多即是一、一即是多”,他们用物质上的“少”去寻求精神上的“多”,这也是禅宗美学中把外在世界看成与内在活动相关照的一种扩展的反映,在生活中也倾向于淡泊静心。

日本艺术的特点是保有自然事物的天生状态和色彩,表现人类天性的情感和欲望,这在手工艺设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日本的制陶工艺、编制工艺、食用餐具等都追求保持自然原料的原色,尤其以白色、绿色等自然原色为美:比如日本家具设计风格清新脱俗,涂饰多以透明的清漆为主, 他们还用朴素的材料和简约的家具造型来满足安恬、反省和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感知,能在简单、质朴、静态的物体中,参悟出不简单、非质朴、具有活力与感染力的东西。在对食物外观的设计上,日本料理的摆放也杜绝机械的对称、排列和平均布局,而是采取“三分空白”、“奇斜取势”等符合自然美的法则营造,以体现菜肴鲜活的情态。日本料理具有内在的艺术情致,这也反映出了日本独特的空间心理以及设计上的禅宗精神。

禅意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靳埭强先生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纵观先生的作品,“物我融情,天人合一”的禅宗思想也无处不在。

庄子《齐物论》有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个人内心与天地和谐,以期达到一种高度的和谐之美,即“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靳埭强先生的海报作品亦强调“天和”、“人和”与“心和”的和谐关系,在其参加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四地设计师“沟通”海报邀请展作品——《沟通》系列海报中,他用石砚、小石山、试金石等不同的石块和形状来表现四地的地理特征及同源同宗同胞的血脉亲情,这是“天和”与“人和”。而“心和”则在为国际舞蹈学院舞蹈节(1989)所做的海报中跃然呈现,亦蝶亦舞者的图形,是庄周梦蝶,还是我舞蝶?这其实是靳先生心中的蝶舞,是他自身的心境写照,是心灵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在台湾印象海报展邀请参展作品《汉字》系列中,饱含浓情的“山”、“水”、“风”、“云”磅礴大气让人心仪,使人深感山之“伟岸博大”、风之“骤动无影”、云之“飘逸非凡”、“水之灵动幽远”,以及其中天地万物潜藏的天人合一的阴阳脉动,可谓将水墨的性灵发挥得淋漓尽致。此系列乃先生之“大巧”作品也。而《自在》系列中,饱含靳先生人生哲学思想的浓墨榜字,或行云流水,或憨态可掬,或自由自在,或木讷若拙,无不契合“行”、“坐”、“睡”、“吃”、“玩”的生之真谛,其形之缺、之拙、之讷让观者感受先生创意的大盈、大直与大辩。是谓之先生之“大拙”精品也。

在《世界33人双海报邀请展作品》、《勇破成规》、《1997亚太海报展》、《靳埭强台北设计讲座》、《沟通》、《香港艺术家年奖1991》、《爱护自然》等许多海报作品中,石块、尺子、砚台、毛笔等中国传统器物成为海报主要的创作要素,而无论做何种出现都以其所蕴含的强烈、神秘、极致、文化、典雅的气度使观者感受到不同海报主题所表达的不同震撼。

“我爱自然,也喜欢自然的一石一木,甚至一片字纸,自然的美应可表现自然的心思。”器物的应用基于先生对自然一石一木的挚爱。唯有挚爱,“不计较技法的巧拙,器物的贵贱,以物寄情”,才能顺手拈来“化物为意”,自然天成。这些都是靳埭强先生禅意思想在海报设计中的集中表现。

禅宗美学的意义

禅宗思想对设计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出于单纯和朴素要求的形式,已成为经久相传的程式,其符合美学和心理学规律的出发点一直是当代设计所遵循的,并形成了独有内向、沉静、幽玄、崇高的特性。其实,禅的实质就是通过自我来调心,来达到主体与客体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精神上的超脱与安宁。这种心境是通过淳朴的材料或简约的造型来满足参禅者的安恬与适宜,从对人与自然现象的反省中抒发“万法皆空,人生如梦”的感触,以及“随缘任运,超脱自在”的生活态度。如此体现出设计中的禅韵,充分表达了创作者特殊的审美情趣与心灵感受。

必须承认,禅宗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它使艺术设计呈现出了空灵、清淡、恬静、和谐的意境,设计师们也在这其中将禅宗的博大精深以及超越境界表达得淋漓尽致,为人们营造出一个令人神往的诗意境界。

参考文献:

[1] 秦亚平.室内设计 2011第三期

[2] 设计在线.罗子荃(华中科技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艺术设计系)

[3] 韩湛宁.靳埭强海报艺术分析“物我融情 、天人合一 ”

上一篇:项目分组教学在《网络金融》课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宝鸡石鼓山商业街空间布局模式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