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5-12 07:16:07

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不断提高。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人们的生活和个人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教育专业为例,分析当前舞蹈课程的教育现状并提出舞蹈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为当前的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0 前言

当前各个高等院校纷纷开设舞蹈课程,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当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舞蹈课程都沿用专业舞蹈院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导致大多数高等院校教学专业舞蹈课程出现了专业简化、机械教学、不切实际等问题,降低了舞蹈对学生的培养价值。[1]因此,构建适合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体系成为当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点。

1 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现状

1.1 舞蹈课程体系不完善

与舞蹈专业院校的课程相比,其他非舞蹈专业的舞蹈课程仍处于摸索阶段,课程单一、课时设置不合理、教学定位模糊等课程体系的不完善等成为制约非舞蹈专业的舞蹈课程发展的主要原因。[2]当前教育专业大多设置舞蹈欣赏课、舞蹈基础课等简单的基础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对学习舞蹈的需求。

1.2 局限的传统教学方法

舞蹈老师与学生之间“讲――听”“示范――模仿”成为当前固定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但是对学生的理论、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欠缺。此外,该教学方式较为枯燥、乏味,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舞蹈课程是一门具有创新精神的课程,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应对创新当前的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3 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舞蹈课程以塑造学生形体,审美能力及道德培养为目的,但当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重视形式、轻视内在,忽视了舞蹈教学的艺术性、价值性。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不相符也成为当前影响舞蹈课程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因素,教育专业的学生以理论知识、道德素养、教育能力作为主要的培养目的,但是当前传统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此外,当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的课时学习相对较短,不利于学生系统化、专业化地学习舞蹈。当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需要构建符合当前学生发展需求、具有教学专业特色的舞蹈课程教学体系。

2 舞蹈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重视舞蹈课程价值,明确教学定位

当前大多数高校开设舞蹈专业通常只看到舞蹈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形体或者优化课程结构的作用,而忽视了舞蹈对学生价值观、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此外,舞蹈课程不是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必修课程,因此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强,再加上学校对舞蹈课的价值的不重视,导致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对较差。因此,应转变传统的舞蹈课程价值理念,充分发挥舞蹈对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作用,明确舞蹈教学在学生个人成长中的定位,提高舞蹈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价值。

2.2 弱化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非专业课程,学生对舞蹈课程的重视程度、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好舞蹈尤为重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因此,在当前的课程教育中应对适当弱化对学生舞蹈技能的训练,而要加强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从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以学生实际出发对当前的课程、课时、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安排进行优化。首先,在安排课程之前应做好充分的调研,根据学生的发展及兴趣开设舞蹈教学课程。其次,根据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的及舞蹈课程教学的定位适当增加舞蹈课程的课时,保障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系统、专业地学习舞蹈。最后,在教学内容方面,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兴趣爱好进行优化创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2.4 以创新培养为基础,树立正确学习观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舞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可让学生改编、自创舞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对舞蹈其他方面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略,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学生要以舞蹈学习为基础,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的学习观。以上述理论知识作为为课程体系的构建基础,可保障当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体系构建的科学性。

3 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舞蹈课程的设计理念

构建舞蹈课程的教学体系要遵循一定的设计理念,保障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因此,可对学生的舞蹈学习基础、学习时间、兴趣爱好及对舞蹈的需求情况进行设计。为满足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舞蹈学习的要求,开展横向、纵向的设计的同时又练习各自独立的课程。[3]首先,横向联系凸显出公共舞蹈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如开设芭蕾舞、爵士舞等符合现代学生兴趣的新兴舞蹈教学科目,丰富学生的舞蹈课程选择。纵向联系则突出舞蹈课程学习量、深度等方面的不同,如学习基础理论、基础动作、自编舞蹈等,满足各种舞蹈学习需求的学生的选择。舞蹈课程的独立性可通过优化舞蹈课程的上课时间、学习量等方面来体现,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时间及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舞蹈课程。

3.2 课程设计内容及目的

为优化当前的舞蹈课程,对学生理论、实践能力方面均给予适当的培养,课程内容采用纵向、横向的设计方法。纵向可分为理论、实践两个部分,纵向可根据学习的难易程度将理论部分分为通识课程、欣赏课程、评论及交叉学科3种课程类型。实践部分则分为舞蹈表演、自创两种实践课程。开展横向、纵向课程体系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理论、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3.3 课程教学流程的构建

为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应对教学流程进行构建,可分为基础知识传授、示范、作品表现及创编4个阶段。[4]其中,基础知识的传授可通过视频、PPT结合口头讲述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舞蹈技能的示范由老师进行分动作示范,并在示范的过程中讲解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能力。作品的表现阶段在老师示范后,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舞蹈感情及动作要领的理解再现老师所示范的舞蹈动作。创编阶段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对舞蹈动作进行创新,优化舞蹈表现形式,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舞蹈作品,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舞蹈水平。

3.4 评价机制的构建

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当前的舞蹈课程的评价机制激励能力不足造成的。因此,当前的评价机制应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可将学生的舞蹈课程的成绩与学生评选奖学金和毕业挂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优化舞蹈课程成绩的评价比例。将学生的考核分为理论、实践及平时表现三方面的内容,并优化各个内容在考核中所占的分数,提高考核的科学性。

4 结语

舞蹈教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能力培养意义。针对当前存在的较多不利的舞蹈课程教学现状,教育专业应树立科学的培养学生的观念,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基础构建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教育体系,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邱毅.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措施[J]. 黄河之声,2015(22):27.

[2] 金英花.多元文化融合的朝鲜族舞蹈课程体系建构[J]. 舞蹈,2015(08):54-55.

[3] 相宁.试探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体系建构的要求和原则[J]. 北方音乐,2013(09):90-91.

[4] 王盼盼.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J]. 戏剧之家,2015(09):223.

上一篇:在计算机操作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车载语音降噪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