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阿木两“兄弟”

时间:2022-05-12 01:40:58

一个新兵营,住了俩阿木,大家只好分大小。生活中,大阿木对小阿木关爱有加,别人见了,直夸“哥俩好”。

“阿木!”“到!”“到!”在某师直属队新兵营,有人喊一声“阿木”,总能听到两声响亮的“到”。不是因为这个阿木说话结巴,而是这里确实有两个阿木:新兵翁姑阿木和他的班长马海阿木。巧的是,两个阿木,同是彝族“90后”,又都来自四川大凉山——他俩故事开始的地方。

去年8月,大凉山地区突降百年罕见暴雨。洪魔无情,冲毁了翁姑阿木家的农田,冲垮了附近乡亲的房屋。翁姑阿木记得,束手无策之际,是在这训练的哥哥们跳进洪水,抢救出他们的物资,又奋战数天,清走了淤泥。打那时起,他从小许下的当兵梦更坚定了。送走哥哥的那一天,他向着车队敬了个不太标准的军礼。

如愿以偿参军入营后,翁姑阿木惊喜连连:自己来到的部队,当时就在家门口抢险救灾;自己的班长马海阿木,正是那群救命恩人中的一个!入营第一天,听着班长熟悉的家乡话,忆起洪灾里的一幕幕,翁姑阿木只觉得亲切又温暖。

一个新兵营,住了俩阿木,大家只好分大小。生活中,大阿木对小阿木关爱有加,别人见了,直夸“哥俩好”。但大阿木心里有底:兵当得好,才是真的好。新兵日记里,他这样记到:“阿木很腼腆,办事却大大咧咧,体能也不怎么好,要加强对他的训练。”小阿木入伍前打过工,虽然有个当兵梦,但初入军营的他,对紧张的部队生活并不适应,班长的严格,更让他心里犯起了嘀咕:“还是老乡呢,一点情面都不给!”渐渐的,小阿木在大阿木面前沉默起来。这些,心细的大阿木都看在眼里。

一次队列训练时,小阿木因为几次做错动作,挨了副班长批评,居然哭了鼻子。训练间隙,大阿木把小阿木叫到一旁:“来,咱俩比一把摔跤,看谁才是真正的彝家雄鹰!”说罢,大阿木抡圆胳膊和小阿木“扭”在了一起。几个回合下来,两人满头大汗,却难分胜负。突然,大阿木卖了个破绽,被小阿木摔在身下。“不错,摔跤比我强,以后训练可不能落在我后面!”起身后,大阿木拍了拍身上的土,留下一句。

那次摔跤后,小阿木像变了个人。练习军姿,他能在瑟瑟寒风中站得浑身冒汗;训练战术,他磕破胳膊血流不止也要坚持到最后;体能训练,他咬着牙硬是跟在班长后面。新年开训第一周,他就评上了营里的“训练之星”。班长马海阿木也因为带的新兵个个都像嗷嗷叫的小老虎,当仁不让成了“带兵之星”。比起刚来时,小阿木黑了瘦了,兵味更足了,捧着“训练之星”红本本的他,笑说这是向班长看齐。一旁的马海阿木乐了:“这块头加上这劲头,下次扔手榴弹,真得好好和他比一比了!”

上一篇:孙涛:我有生活我骄傲 下一篇:爱拧扳手的“工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