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

时间:2022-05-12 12:28:49

唐诗排行榜第98名

凤凰台上凤凰游①,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②,晋代衣冠成古丘③。

三山半落青天外④,二水中分白鹭洲⑤。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①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凤台山。相传刘宋元嘉年间因异鸟集于山而建。

②吴宫:三国时孙吴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

③衣冠:指王公贵族。

④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

⑤二水:秦淮河流经南京西入长江,因白鹭洲横在其间而分为二支。

赏评:

此诗是李白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接着在三四句中,诗人感慨万分: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气象壮丽,是难得的佳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情十分沉痛。作为登临吊古之作,《登金陵凤凰台》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上榜理由:

李白见崔颢《黄鹤楼》诗,赞赏不已,但以李白的才华,必然会“见贤思齐”,所以作《登金陵凤凰台》以与崔颢一较高低。此诗从句法到用韵,都模仿崔诗。这首《登金陵凤凰台》排名第98位,你会不会为李白鸣不平呢?二人的作品谁优谁劣,自古以来便争议很大。有人是李白的忠实粉丝,而更多的人则力挺崔颢,认为李白此诗并未超越前诗。

清代乾隆皇帝下敕令编撰的一部《唐宋诗醇》里,对关于崔李这两首诗高下的争论,做了一个较为公允的裁判:“崔诗直举胸情,气体高浑;白诗寓目山河,别有怀抱,其言皆从心而发,即景而成,意象偶同,胜境各擅。论者不举其高情远意,而沾沾吹索于字句之间,固已蔽矣。”意思是说,崔颢的诗直抒胸臆,气象非常高远;李白的诗眼界阔大,而别有寄托,他们二人的诗歌语言都是从心而发、即景而成的,各有各的长处。那些争论二者高下的人忽略了诗歌本身,而去追究字眼,是很不明智的。这也可以作为我们今天欣赏这两首诗歌的一个教训:我们应该从语言艺术本身去欣赏诗歌,而不要局限于作者名气或者以其他的狭隘观念来读诗。

上一篇:梦里回到芦苇滩 下一篇:兰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