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自卑的梦魇

时间:2022-05-12 10:05:47

【求助】

李女士神情沮丧地坐在咨询室的沙发上,目光游移不愿和人对视,双手不安的摆弄着手指,登记表显示的信息是,某公司职员,26岁,寻求帮助的主诉为心灵创伤、自卑。

她首先从自己的情感困扰说起。还是在初中的时候,自己就暗恋邻居的哥哥,但自己从没有表达过,甚至都没有勇气和他说上几句话。大学四年,先后有两个很优秀的学生会干部对自己有好感,但是,自己就是被动的不敢做出回应,甚至故意回避。毕业后到现在的公司工作,同科室的一个男同事追了她两年,但她一直没有让这段情感有实质性的进展。

看着身边姐妹们出双入对幸福的样子,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更恨自己的无能和软弱。

谈到日常生活时,她对自己很多方面都是不满意的,但是她的自我评价和咨询师眼中的她明显不一致,比如,她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却嫌自己眼睛太小,并做了双眼皮的手术;洁白整齐的牙齿,她却为两颗虎牙的存在而觉得“参差不齐”,很是纠结;一米六五的个头,但是她总觉得比别人矮,她常常为单位和同事组织的旅游苦恼,因为穿高跟鞋累人,也不合群,但不穿高跟鞋又怕别人说自己矮等等。她还说自己十几年总在重复做一个可怕的梦,梦中自己总是在高高围墙间的胡同里奔跑,后面有魔鬼或猛兽在追自己,怎么跑也摆脱不掉……

【追溯】

从李女士的自我描述中不难看出,深深的自卑是困扰她的根本原因。咨询也就从是什么使她形成了如此深的自卑感来展开。

李女士从记事起,感受的都是妈妈的贬低和指责,以及对她长相的否定。比如,你的眼睛怎么这么小、个子太矮、腿不够直、脸太大等等,妈妈很少夸奖自己。

上学后,妈妈又开始对她的学习成绩不满意,总拿她和分数高的同学比,即使她拼尽力气得了个前几名,妈妈也会说:“那有什么了不起,你这是偶然撞上的,别骄傲自满”。就如同一盆冷水浇下来,兴奋瞬间化为乌有。

妈妈还习惯于当着亲戚、邻居的面历数她的“缺点”,并且把她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结论总是李女士如何如何不如意,人家的孩子多么争气,这使年少的她总有一种冲动,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听着李女士伴随着哭泣的诉说,也就能理解她的自卑是怎么形成的了。

俗话说,孩子都是被夸大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对他们自信心的形成至关重要。尤其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为重要。从孩子出生起,母亲的言行、表情等就如同一面镜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欢迎的还是被拒绝的,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些感受对其日后成长的影响十分深远。所以,父母要用爱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耐心去培养,多加鼓励,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而在这个案例中,李女士没有得到母亲的鼓励和支持,相反,却是在母亲的负面评价下长大的,母亲的评价就如同魔咒般如影随形,摆脱不掉。结果是她感受并认同了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不受欢迎的、不值得爱的人,从而极度自卑,不能接纳自己,也不能相信别人爱自己这个事实,更没有勇气走进一段恋爱中去。

成长自我、找回自信,也就成了她克服当前困扰的必经之路。

【旁证】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来自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18名学生根本就是随机从每班抽取3名学生而组成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同时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支持的连续性。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上一篇:风雨后的绚丽彩虹 下一篇:亲子抚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