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和改进

时间:2022-05-11 11:03:16

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和改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电力、能源通信等工程行业随之相应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各种类型的建筑企业相继成立,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建筑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追赶工程进度之上,却忽略了内部相应的管理工作,从而造成企业运营成本与工程造价高居不下,工程质量却一直难以提升。这不仅会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并探讨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我国建筑工程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管理质量与整个工程的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息息相关,也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合理的管控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过程中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消耗,可以帮助施工企业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也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下面就针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式。

二、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未完善

在建筑工程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务必要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的建立在符合工程实际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制定好完善的管理体系,那么工程管理工作也就无从谈起。然而在目前,很多建筑企业为了提升企业经营利润,减少员工开支,对内部很多部门的经费进行削减,由于资金的缺乏,管理部门的人员数量也严重不足。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管理工作出现有名无实的情况,对于整个施工的管理仅仅能够停留在表面上,难以起到既定的管理效果。

(二)忽视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近几年来蓬勃发展,建筑企业的数量也随之越来越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取得立足之地,建筑企业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可是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仅仅只追求施工的速度与施工的进程,忽视了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导致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这不仅为施工企业带来财产损失,也影响着建筑企业在行业中的声誉,不利于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为了防止这类质量隐患的出现,建筑企业必须要重视起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改善施工的效率与施工质量,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进度,减低运行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水平。

(三) 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下,水利电力、能源通信等工程行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大中小型建筑企业相继成立,很多建筑企业将项目的承接数量作为自身发展的主要标准,但是在项目数量的增加下,却忽视了相应的管理工作,导致企业运营成本与工程造价偏高,工程质量一直难以提升。长此以往,不仅会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生不利影响,情况严重时,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新型的管理理念渗透至建筑工程中,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 忽视了核算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也开始重视对企业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不仅仅是整个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进行财务控制及决策时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工程支出的预算工作是建筑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建筑企业完成投标后,往往将重点放置在施工进度的追赶上,只重视工程方案的调节,没有正确的对待施工过程中的核算问题,这就导致很多建筑工程的核算工作出现了各类问题,预算超支。

三、改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 创新工程管理技术

为了提升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必须创新工程管理技术,应用新技术、新知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型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技术含量。从本质上来看,建筑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工程分散、施工人数众多、施工工序繁杂的特征,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创新管理技术。要注意到,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创新不是孤立的过程,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还要做好结构与体制创新工作,这样才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必备的支持。

此外,还要在建筑企业内部全面的普及现代化管理工具,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设备提升整个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融入建筑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这对工程质量的保证、投资效益的提升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广大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培训,实施考核制度,保证所有业务人员均能掌握现代化办公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先进的管理观念

要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水平,必须利用先进的管理观念,为此,管理人员必须要意识到管理工作的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重视人才的引进以及培育工作,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树立好创新的理念;同时,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将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性定位在整个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使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制定好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完善与创新,创新方案不仅要符合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也要体现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

(三)创新组织机构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部分建筑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曾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这类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却存在较多的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这类建筑企业中,大多由项目经理部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承建进行统筹管理,管理过程贯穿于合同的制定到合同实施完成的过程中,合同完成后,管理工作随即完成。实际上,项目经理部虽然是整个施工企业的代表,但是难以承担施工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常常会出现权责不分明的情况。加上项目管理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一般只注重局部利益,缺乏统筹大局的观念,未考虑到整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施工企业一般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管理着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与项目管理部的关系就变得较为复杂,协调性能不足。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施工企业的发生产生着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在内部成立好完善的组织机构,对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进行统筹管理,从整个投标招标、合同签订、施工管理直至整个施工验收阶段,都要进行全面的管理与监督,这样才能够提升整个建筑企业管理的效果。

(四)加强学习,实现发展中的创新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观念还相对保守,创新性不足,这种保守的管理理念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下建筑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在下一阶段,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学习,及时的更新不符合时代的管理理念,将现代化的管理元素与理念融入管理过程中,此外,还要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够实现整个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总结

在市场竞争的加剧下,整个社会对于建筑企业服务水平与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化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为此,建筑企业必须要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积极的应用新技术、新方案,提升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管控能力,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志平.试述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期刊论文].江西化工,2010,09(05):22.

[2]鲁智勇.结合建筑工程特点浅谈项目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 :111-112.

[3]宋丽君.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期刊论文].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02.

[4]王文忠.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期刊论文].消费导刊,2008,08(08):06-07.

上一篇:浅析建筑工程预结算 下一篇: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