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时间:2022-05-11 07:57:43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止咳、退热等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3%(P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该病多发于学龄儿童,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皮疹和剧烈咳嗽,并且常常伴有其他肺外并发症,严重者还可引起全身多个器官的损害,甚至导致死亡[1-4]。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干扰支原体的蛋白质合成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本研究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6],其中男65例,女43例,年龄8个月~14岁,平均(6.48±2.16)岁,入院时病程3~14 d,平均(5.27±2.36)d。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由病毒及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患儿;伴有其他严重肺外并发症的患儿;近1周内曾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患儿;具有药物禁忌证或对本次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不配合治疗的患儿。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治疗知情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镇静、止咳、化痰、退热等支原体肺炎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红霉素25 mg/(kg・d)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用4 d后停药3 d,然后改为口服红霉素25 mg(kg・d),1次/d,连用3 d后停药4 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用连用4 d后停药3 d,然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d),1次/d,连用3 d后停药4 d。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 止咳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儿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分离血清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M、IgG,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水平。

1.4 疗效判定 判定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痊愈: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胸部X线显示肺部阴影完全消失;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胸部X线显示肺部阴影完全吸收或明显吸收;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胸部X线显示肺部阴影部分吸收;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胸部X线显示肺部阴影无变化[7]。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所得结果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 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79.6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4±0.86)d、(2.82±1.21)d、(3.58±1.29)d、(7.16±1.24)d,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水平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IgA、IgG、IgM、CD4+、CD8+和CD4+/CD8+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A、IgG、IgM、CD4+和CD4+/CD8+比值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4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轻度腹痛,1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观察组出现皮疹、局部红肿、恶心呕吐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占所有肺炎的5%~10%,且发病率有逐渐上升且低龄化的趋势,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特别秋冬交替时期尤为多发,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等,严重的还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8-10]。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胞和病毒之间,可通过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紧密吸附于黏膜上皮细胞,通过增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造成组织损伤,由于其结构中无细胞壁,所以对于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不敏感,而对于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药物较为敏感。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其中以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应用最为广泛[11-12]。本研究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红霉素治疗组,且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红霉素是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既往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主要药物,其临床疗效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由于该药化学结构不稳定,耐酸性较差,在胃肠道容易被胃酸分解,从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且用药时间过长或用量过大会产生一定的肝毒性,损害患儿的肝功能;另外,在静脉滴注时容易引起局部疼痛和血栓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因此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3]。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化学结构比红霉素更加稳定,胃肠道反应较少,且对肝脏损害较小。此外,阿奇霉素对细胞膜具有更强的穿透性,对肺炎支原体蛋白合成具有独特的抑制作用,可以影响支原体的代谢,从而达到抑菌的目的[14-15]。目前阿奇霉素已经逐渐取代红霉素被广泛应用到临床。

综上所述,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金燕.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及其肺炎支原体对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26(6):593-594.

[2]马迪,鲁莹.红霉素合用短程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200例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2(35):499.

[3]高毅云.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常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47-48.

[4]何灵霞.急性期C反应蛋白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31-33.

[5]霞.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儿童支原体肺炎中应用疗效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30-31.

[6]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04.

[7]黄咏梅.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9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41-42.

[8]宋华,卢芳萍,苏晓阳.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72例疗效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2,27(19):81-82.

[9]徐哲,陈华英,马兵,等.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轻重的相关因素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62.

[10]冶合曼.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37-38.

[11]邵小燕.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487-1489.

[12]赵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3(3):193-194.

[13]庞军,金玉,马彬,等.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10):777.

[14]朱庆龄,杨声坪,叶新华.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系统评价[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11):10-15.

[15]瞿军民.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7):29-30.

(收稿日期:2014-12-05) (本文编辑:陈丹云)

上一篇:扶正祛邪法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初探 下一篇:纵隔肿瘤的胸腔镜下治疗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