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5-10 08:16:07

关于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组织和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文从三方面对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进行了探究,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教学目标;学习兴趣;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08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1.058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构建高效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翁。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师以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并未达到这一境界,从整体来看,课堂教学不容乐观,低效化情况严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有误,未能从本质上把握新课程标准。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以下方法与策略。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为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呢?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要具体、清晰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设计时一定要确保其具体、清晰,不存在歧义,因为模糊不清的目标只会使课堂教学失去方向,导致课堂教学混乱。

(二)要实施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实施三维目标。为了让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者不可有所偏废。需要注意的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不同,教师在设计时应有所侧重,不可面面俱到,否则会要点不显,失于平庸。

(三)要层次鲜明

一个班往往有几十名学生,他们不可能都在一个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都存在着不少的差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不能搞“一刀切”,应分出层次,确保全体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一旦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他们就会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主动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的享受。具体来说,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导入激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其是否精彩,关系着能否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一般来说,语文教学的导入包括故事导入、设疑导入、动画导入、诗词导入等。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用,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如我在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时给学生讲述了《远东朝鲜战争》的内容。学生被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高尚可贵的思想品质所感染,激起了学习兴趣,很快便进入到了课文学习中。

(二)竞赛激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都有较强的好胜心,在比赛中这种心理表现更为强烈。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激发学生比、赶、追、超的欲望,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一般来说,语文教学中常用朗读比赛的方式,既可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也可以男女生分开读来比一比,这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好地感知课文内容。

(三)表扬激趣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扬,学生的这种心理更为强烈,他们常常会为了得到教师、家长、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表扬而更努力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正确、恰当的表扬。表扬是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也是保持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在教学中不失时机给予学生表扬、鼓励,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一个鼓励的动作、一朵小红花,尤其是对待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应适当降低标准,侧重表扬,鼓励其进步。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方式、时机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一般来说,设计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四方面。

(一)有目的性

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教师在提问时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紧扣大纲和教材,即明确提问的目的,清楚此次提问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哪方面知识或是发展哪方面能力,切忌漫无目的地提问,让学生不知所答。

(二)难易适中

如果问题过于简单,提问就会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不到刺激学生思维的效果;如果问题太难,又会使课堂陷入停顿状态,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难易适中,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应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知识发展水平。

(三)有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出可以阐明事理、事例,引起学生联想而使他们有所领悟的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时机恰当

除了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合理、恰当外,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一般来说,教师要在学生思维受阻或停滞时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顺利地得出答案。

以上仅是笔者对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出的几点粗浅建议,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不断改革和创新,寻求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开创初中语文教学的新篇章。

上一篇:加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对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