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新特点

时间:2022-05-10 06:54:03

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新特点

摘 要:科技创新团队作为一种有效的科技创新组织形式,在科技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界定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新特点,以期对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以启迪。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 学科带头人 产业化

1.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1.1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

科技创新团队,是指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由研究领域或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和一定数量的学术骨干及科研工作人员组成的,通过团队内部的分工合作,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科技研究群体。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内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创新效率,作为科技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科技创新团队正逐渐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

1.2科技创新团队的特征

1.2.1有稳定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领域、方向往往是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学术骨干经过多年的科研工作努力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研究目标也比较清晰和明确。

1.2.2成员的知识结构有相关性和互补性。在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的引领下,有着共同理想和目标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相关性的科研人员集聚在一起开展创新活动。并在实际创新过程中能够做到团队成员知识、能力、年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工作风格、研究经验的优势互补。

1.2.3扁平式的组织结构。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结构通常是扁平式的,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团队内部能够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具有良好的学风。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科技创新。

1.2.4良好的运作机制。科技创新团队一般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各类有效的激励机制。团队领导者往往具有良好的战略眼光和协调能力,不仅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选定发展目标,而且善于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协调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使整个团队和谐有序地运作。

1.2.5能够持续产生创新成果。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稳定,研究目标明确,组织协调能力较强,能更好地胜任复杂的科技研发工作。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发挥其在特定研究领域的集成优势,能够在该领域内持续产生创新成果,特别是能够产生一些重大科技成果。

2.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新特点

2.1政府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各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加拿大联邦政府在20世纪末就认识到了科技创新团队在21世纪知识经济中的重要性,并开始探讨如何通过创新使加拿大经济和社会生活仍然保持在世界前列。2002年2月,加拿大联邦政府出台了“加拿大创新战略”,作为加拿大创新的政策基础。加拿大联邦政府通过设立风险基金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重点扶持,调动了许多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积极性,使它们成为加拿大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除此之外,加拿大联邦政府还设立了新的项目和机构,专门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多方面扶持。美国政府更注重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资金来源有联邦拨款或资助、州政府拨款或资助、成立基金会、贷款、风险投资等。并且,对于一些从事重大长期研究课题的科技创新团队,美国联邦政府会给予重点的财政支持。

2.2从事基础研究的创新团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理论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许多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创新团队的投资力度,大力扶持基础研究。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渐成共识,日本政府也对基础科学研究从资金、人才、组织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2001年日本启动了第二期科技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在未来50年内培养3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目标。近年来,日本政府以此为目标,在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重点倾斜政策。这些政策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建立具有世界水平的战略研究基地,来培养国内优秀人才和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为了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并能够在短时期内发明、创造一些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日本政府提出并建立了一批具有各方面优越条件的研究基地,以此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基地进行研究。其次,扩大竞争性科研经费预算, 建立有利于创造优秀成果的竞争性研究开发环境。用于基础研究的竞争性科研经费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用于支持学者自由构想和独创研究的“科学研究费补助金”,主要由日本学术振兴机构(JSPS) 具体运作,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评价;二是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的“战略性创新研究推行事业基金”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 负责具体运作。再次, 制定、出台了一些待遇优厚的人才政策, 解决基础研究人才相对不足问题。

2.3加强对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扶持力度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对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许多国家都把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产业化看作是推进创新活动的重点环节予以扶持。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加拿大联邦政府为了促进本国科技成果产业化设立了多个扶持项目。主要包括:(1)科学研究及试验开发税收优惠计划(SR&ED)。该计划是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联邦项目,主要内容是向加拿大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投资进行税收减免。(2)工业研究辅助计划(IRAP)。该计划是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设立的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团队建设的计划,其使命是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增加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使这些企业的创新思想尽快变成营利的商品。它的任务是当中小企业在新产品的开发、生产或服务中遇到技术挑战时,向它们提供帮助。(3)加拿大技术伙伴计划(TPC)。该计划是主要对加拿大私有部门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资助的联邦基金计划。它的资助对象为在一定领域内准备进行研发和创新活动并且具有能力实现其目标的加拿大境内的企业或组织。

2.4注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团队研究开发的一些高、新、尖科技项目不仅投资大而且风险大,需要先进的设备与设施,需要投入大量的科技人才,这些都要求在有关的体制上、制度上进行创新。美国政府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以高校为依托,组建了多学科的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科研――教育――生产三位一体的创新团队模式。此外,日本政府也十分强调“产学官”联合攻关的力度,强化“产学官”合作体制,建立联合创新团队。所谓“产学官”合作体制,是产业界、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通过共同研究一些重大攻关项目,并使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的合作体制。20世纪80年代日本确立“技术立国”战略方针后,正式提出“产学官”合作体制。其后,“产学官”合作在政府许多有关科技政策的文件中被视为推进日本科技发展的一个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后,将“产学官”合作体制更视为推进日本科学技术创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新产业的一个重要政策。2002年10月,日本政府推出的加速改革综合对策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创业环境,使“产学官”合作的创新活动进一步活跃,恢复产业生机,并具体规定:促进“产学官”合作研发及成果转化,特别是对生物技术、信息通信、环境科学、纳米技术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与产业化,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2.5科技创新活动日趋均衡化

以前企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活动存在着重产品开发轻工艺改造、重新产品开发轻现有产品改良的现象。事实上与产品开发一样,生产工艺的改造也是非常重要的,牵涉到怎么样把产品变成消费品以及怎么样降低成本的问题。如果只重视产品开发不重视工艺研究很可能被竞争对手打败。虽然,开发新产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不迅速地对产品进行改良降低成本占领市场,提高后来者的进入壁垒,就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及时跟进和模仿。随着对知识经济认识的不断加深,企业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是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营销5个环节组成的一条“创新链”。就企业而言,技术开发、生产工艺、产品营销上的竞争力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不可顾此失彼,科技创新活动日趋均衡。

3.对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启示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全球性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日渐显现。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借鉴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经验,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团队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

首先,我国政府应拨出专项财政资金,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研究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次,要通过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政府应该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第三,应通过税收优惠,税收减免、抵扣,信贷支持,政府采购等手段调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积极性。

3.2注意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均衡性

首先,应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进行宏观布局。为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需要深入分析和全面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对我国支柱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和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针对产业关键技术,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从战略角度确定我国科技创新团队的合理布局,并根据轻重缓急和已有基础,以平台建设为基础,制定全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宏观规划。其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功能,提升经济竞争力,不仅要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多学科科技创新团队;也要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由产业牵头,产学研多部门紧密合作的跨部门科技创新团队,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果和效率。第三,从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链”来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营销5个环节都应有相配套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科技创新活动的均衡化。

3.3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我们应效仿美国、日本的做法,建立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团队。在迅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传统的纵向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很难应对目前复杂的、尖端的科技创新活动,而且条块分割管理的局面又会导致资源过度分散,无法发挥聚集效应。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开放式、网络化的科技创新团队可以做到根据具体任务或工作流程来组织团队,并根据需要来配置人员,柔化部门和学科之间的界限,开通沟通渠道,使各种思想能够充分的交流和传递,增强学科的聚集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0年软科学项目(2010B070300074)。

参考文献:

[1]宋成华.日本的研发投资效率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弗里茨・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文芳.研发投资国外研究状况及我国借鉴[J].《会计之友》,2007(05).

[4]柳洲,陈士俊.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6(2) .

[5]黄军英.欧洲企业研发投资趋势[J].《全球科技经济望》,2006(12) .

作者简介:

李强(1967-),男,汉族,河南省驻马店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上一篇: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 下一篇:密植苹果幼树整形修剪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