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6年度中国玉米去库存成效初显

时间:2022-05-10 06:39:34

2015/16年度中国玉米去库存成效初显

据《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2016年10月)》估计,2015/16年度中国玉米期末结余变化量3377万吨,比上年减少410万吨,玉米去库存成效初显。随着供给侧改革持续发力,玉米种植结构调整超出预期,2016年中国调减了3000万亩玉米种植,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玉米面积首次减少。由于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玉米价格逐步回归市场,加工企业利润开始恢复增加,预计玉米饲用和工业消费将再现较快增长态势,中国玉米去库存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预测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期末结余变化量将锐减到418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955万吨,减幅将达到87.6%。

本月估计,2015/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2.25亿吨,比上年度增加893万吨,增幅达到4.1%。玉米进口量约320万吨,比上年减少232万吨,减幅42.0%。国内玉米消费量约1.94亿吨,比上年增加1066万吨,增幅5.8%。其中,玉米饲用消费1.21亿吨,比上年增加845万吨,增幅7.5%;玉米工业消费5417万吨,比上年增加160万吨,增幅3.0%。玉米出口量不足万吨,比上年减少50%以上。期末结余变化量3377万吨,比上年下降410万吨。玉米产区批发均价每吨1870元,比上年度减少396元。

截至9月底,2015/16中国玉米市场年度结束。受玉米市场价格回落,以及中国临储玉米拍卖数量增加、频率提高、范围扩大等因素影响,估计2015/16年度,玉米进口量320万吨,比上月估计值减少30万吨;期末结余变化量3377万吨,比上月估计值减少30万吨;产区批发均价每吨1870元,接近上月估计的中间值,比上年度减少396元。本年度其他指标维持上月的估计值不变。

本月预测,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调减至36026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2091千公顷,减幅5.5%;玉米收获面积调减约35900千公顷,比播种面积减少36千公顷。玉米平均单产每公顷将达到5903公斤,比上年度增加11公斤,增幅0.2%。玉米产量将达到2.12亿吨,比上年度减少1213万吨。玉米进口量约180万吨,比上年减少140万吨,减幅43.8%。玉米消费量将超过2.10亿吨,比上年增加1552万吨。其中,玉米饲用消费1.35亿吨,比上年增加1247万吨,增幅10.3%;玉米工业消费5695万吨,比上年增加278万吨,增幅5.1%。玉米出口量约50万吨,比上年增加49万吨。期末结余变化量418万吨,比上年下降2955万吨。玉米产区平均批发价格区间每吨1500―1650元,中间值比上年每吨降低274元左右。

调减2016/17年度中国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一是继续调减玉米收获面积。前期干旱影响,以及10月中旬以来,新疆、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甘肃、陕西、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区遭受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强风骤雨导致局地玉米倒伏,本月预测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收获面积35900千公顷,比上月预测值减少约10千公顷;二是继续调减玉米单产水平。尽管有效降水使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内蒙古东部等地旱情得到缓解,对玉米充分灌浆有利,但多地遭受风雹灾害拖累了本月玉米单产预测数。预测玉米单产每公顷将达到5900公斤,为历史次高水平,但比上月预测值每公顷减少80公斤。综合评估,预测2016/17年度中国玉米产量将达到2.12亿吨,比上月预测值减少308万吨。

调减2016/17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国内玉米市场有效供给增加。截至2016年9月底,中国累计成交政策性拍卖玉米215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755万吨。二是国内外玉米价差大幅缩小。2016年1-9月,进口配额内1%关税的国外玉米运抵我国南方港口的到岸税后均价每吨2017元,比国内玉米到港价低419元,价差比上年同期缩小426元。预测2016/17年度中国玉米进口将减少到180万吨,比上月预测值减少20万吨,为近五年最低水平。

调增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消费量的主要原因:一是玉米精深加工企业有所盈利,生产总体情况良好,开工率较高,产量有所增长。二是玉米替代品进口减少。2016年1-8月,大麦产品累计进口302.7万吨,高粱产品累计进口498.2万吨,同比分别减少59.2%和29.0%。预计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消费量将达到2.10亿吨,比上月预测值增加60万吨。其中,饲用消费1.34亿吨,比上月预测值增加50万吨;工业消费5695万吨,比上月预测值增加10万吨。

2016/16年度中国玉米期末结余变化量418万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减388万吨,尽管如此,2016/17年度中国玉米市场仍将保持供给大于需求格局。预测2016/17年度中国玉米产区批发均价每吨1500-1650元,中间值比上年度下降约274元。

上一篇:“极白”问世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树莓知识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