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畜牧业品种改良与发展思考

时间:2022-05-10 01:21:41

关于畜牧业品种改良与发展思考

摘 要:畜牧业是我国一大重要产业,该产业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畜牧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品种进行不断的改良。目前,我国在畜牧业品种改良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首先对畜牧业品种改良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其次对畜牧业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畜牧业; 品种改良; 现状; 问题; 措施

我国的畜牧业品种改良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畜牧业品种改良技术人员数量比较少,技术水平也不高,再比如良补项目资金划拨不到位,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费用未能统一到规定的标准等。基于此现状,当地政府与养殖户都应该采取相应的建设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政府补贴的形式要多元化,这样才能够鼓励更多的养殖大户投身到畜牧业品种改良事业中去。

1畜牧业品种改良发展现状

我国畜牧业品种改良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各个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当地的畜牧业发展逐步进入法制化轨道。除此之外,各个地区的良繁体系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这为当地的畜牧业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些地区的畜牧业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化养殖体系,并且制定了完善的管理方案,方案中主要针对管理情况、养殖档案建设、禽畜的疫病防治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地方在畜禽养殖中越来越多的畜主开始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并且注重培养大批的技术人才。上述一点能够表明,我国的畜牧业品种改良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全国畜牧业改良发展现状来看,还有诸多不足之处,比如相关法律法规还未建立健全,先进的技术并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等。因此摆在畜牧业管理部门的问题依然有很多。

2畜牧业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

(1)层畜牧业队伍稳定性差、技术支撑机构技术水平低。对于基层畜牧业的管理来说,品种改良这项技术推广人员通常都是以技术员指导,主要还是靠畜主去操作实施,从而会导致操作技术不规范而影响母畜的受胎率,出现屡配不孕或产仔数少的情况。当遇到春季与秋季家畜防疫注射时,部分疫苗对刚受孕的胎儿有着不良的应激作用,这也给品种改良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制约性,另外,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低,对技术人员指导的东西接受能力低,宣传培训的东西只是一知半解,这也给畜牧业品种改良工作增添了难度。

(2)种补贴项目资金不到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品的需求量加大,质量要求也提高,为此,现阶段我国的畜牧业结构进行了明显的调整。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为了结合‘三农’实际,在部分地区开展良种补贴项目的惠农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补贴的资金不及时或不到位,实际操作的技术人员对有些相关的费用又不能收取,部分时间会出现技术人员的‘亏本服务’,从而出现服务积极性降低,整个品种改良的工作进程和质量也随之降低。

(3)饲料来源缺乏、饲养方式落后。有些地区受地理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饲养的草料十分缺乏,为了能够满足养殖需求,必须到其他地方购买,这不仅增加了费用,而且影响了当地的畜牧业产业发展。再加之,现代依然有大部分养殖户应用的是传统的粗放饲养方式,所使用的饲养草料都未能进行精细化加工,这使得草料浪费严重,同时也增加了饲养的成本。然而有的地方没有充分的利用农副产品这方面的蛋白质精料,致使得饲料开发利用方面更加困难。

(4)育肥轻繁育现象较突出。在家畜的饲养繁殖中,有的农户对母畜的繁育观念淡薄,不结合科学的生产管理,对怀孕母畜和新生仔畜管理不善,导致在繁育的过程中没有什么较大的收获,从而放弃繁育扩大生产的理念,进而重视重育肥轻繁育的现象。由于育肥牛羊周期短、见效快、利润高,饲养生产母畜见效慢,很多养殖场和合作社都倾向育肥牛羊,自繁自育的很少,这样导致了畜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3 畜牧业品种改良的建设措施

(1)定畜牧技术队伍、加强品种改良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相关部门应该着重培养畜牧业技术人员,尤其要向基层下派优秀的技术人才,以便支撑机构实现上下一体,形成体系。另外,畜牧业组织机构成员职责必须明确,按照目标分层的方法进行管理,每个品种改良环节都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员。畜牧业品种改良机构所花费的各项费用,都应该纳入到财政支出中,进行全额拨款。

(2)加投入,政府补贴要多元化。在畜牧业的生产发展中,当地政府应该依据当地畜牧业发展情况,提高畜牧业品种改良的生产经费,同时在政策上也要作出相应的优惠。政府补贴的形式也应该多元化,比如可以种草补贴、运费补贴,如果某些牧民致力于种草,则可以给予牛羊方面的奖励。另外,在品种改良项目的补贴上给予逐步的提高,从而带动大批的技术人员与畜禽养殖户的紧密结合,为畜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成效。

(3)上下级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对于缺乏饲养草料和农副产品精料的地方,当地政府一定要做好粮草与畜禽存栏的平衡发展工作,为了保证粮草供应充足,政府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户加大草山及农副产品精料的开发。如果需要进行远距离的运输,当地政府应该推进给予一定的补贴。另外,政府应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到农户家中进行指导,以此改善饲养方式,有粗放变为精细化,提高粮草的利用率,从而加强畜禽的繁育能力,保障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

(4)大畜禽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各地应组织开展对当地畜禽遗传资源进行特性研究。掌握当地畜禽遗传资源的生理和生化指标,摸清各地遗传资源的特性,组织企业进行专门化生产,开发特色畜产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推广各种风味产品,以用促保,真正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4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畜牧业品种改良发展总体形势良好,但是依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都比较突出,为此,各个有关部门与人员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建设措施,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国家、当地政府、牧民等都应该为畜牧业品种改良工作尽一份力。待上述问题全部解决之后,畜牧业品种改良工作才会真正的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上一篇:现代机械与北方农业相结合的耕作问题探究 下一篇:水稻插秧机使用维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