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合唱艺术的灵魂——指挥

时间:2022-05-10 01:17:34

谈合唱艺术的灵魂——指挥

摘要:合唱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是一门综合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艺术。而作为灵魂人物——指挥,是合唱队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他的专业技巧正确与否,对作品的理解到位与否,对队员的组织处理凝聚与否,都将深刻影响到整个合唱队伍的审美情趣及演出水平,可见指挥在合唱作品二度创作实践中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合唱 灵魂 指挥 素养

合唱是一门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表演形式,任何机关、学校、团体,只要能聚集起来一定的人数,有一名出色的指挥,有一个场所就可以来演绎合唱艺术,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也是一门群众性的艺术。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合唱队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同时他又是一个表演者。所以作为一个合唱团指挥,首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文学造诣及较高的艺术审美鉴赏力,方能使合唱队的训练达到科学性、思想性及艺术性内在与外在的完美协和统一。“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称职的指挥”,可见指挥在合唱当中的重要性,有什么样的指挥就有什么样的合唱团,指挥是合唱的灵魂,是合唱队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

指挥的动作要经过一定的手势——指挥的语言,来引导演员对音乐的表现,指挥要有形体感,指挥动作做到省、准、美,善于调整和运动自己的形体动作,做到动作的准确性和形体的可视性。省,即根据作品的内涵、语气速度、力度的对比准确而精炼地去设计每一个动作,做到动作大小适度,不去浪费任何一个设计的动作。准,即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换气点以及你的预示和眼神情感。美,即指挥的动作要协调、美观大方并有可欣赏性,将你内心的感情融会在你的动作之中,这样就会给观众留下美的享受。因此,指挥的动作姿态要端庄大方、情感真挚,通过指挥的表演激发演员的情感,同时通过演员的演唱使观众得到最有价值的艺术享受。

一个合唱指挥,必须具备一定的天赋才能,还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丰富各方面的阅历及增强自身修养,才能达到完美指挥的境界。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指挥应该具备以下素养:

一、良好的音乐基础,如:乐理、声乐、视唱练耳、和声、复调、钢琴演奏等。

1、音乐理论的研究。如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应用作曲技术、音乐史、声乐以及乐器学与配乐法的知识理论等。只有这样,指挥者才能把握乐曲中声部的进行、和声的变换、不同的曲式与风格。

2、节奏感。节奏是最原始的音乐素材,节奏感的训练虽然可后天培养,但天生节奏感较差,便不易成为好的合唱指挥者。

3、敏锐的听觉。对于音高的处理、音准的要求、各声部进行中升降记号的处理、不协和音的解决训练及节奏的正确性等,都能清楚地分辨,要善于找出演唱中的毛病,使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等保持统一和谐与准确。合唱队中各声部之间的层次感,也需要指挥者依据即时听觉加以准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随时进行准确把握和细致调控。

4、总谱阅读能力。合唱的总谱是多声部织体结构,读谱的内容不仅包括横向的旋律进行,还包括纵向的和声织体和节奏织体的进行。合唱的旋律往往是两条、四条多至十几条,同时还有钢琴伴奏谱、乐队伴奏总谱,可谓纵横交错,纷繁复杂。因此,准确而熟练的读谱能力是合唱指挥者必备的基本功。

此外,指挥还应具备声乐范唱及钢琴演奏能力,广博的文艺知识和美学修养,对文学、戏剧、美术、舞蹈等姊妹艺术应有一定的修养和研究,地理、历史知识对于理解音乐作品也是相当重要的。

二、良好的工作态度

指挥,应该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高涨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对音乐的表达一丝不苟、对待艺术执着追求等,而且指挥应该以一种平等互信的心态面对合唱队员,具备明确的交往意识,主动与队员进行交流,不断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理解,与队员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三、领导及组织协调能力。

指挥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组织能力,有较好的领导才干,不断培养合唱队员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意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威信,善于与队员沟通,融洽相处,凝聚向心力,善于调动每个合唱队员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激发整个团体的潜能,从而体现音乐表现的最高意境。

四、作品分析能力及独特的创造力。

合唱指挥者必须具有分析作品、熟悉作品、理解作品的能力,如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段落之间的变化、对比,作品的内涵,节奏、速度、力度、强弱、快、慢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创造力是能从音符和歌词的深处,领悟到可能创造出生动艺术的机会,在作品的处理和表现上要有独到之处,实现合唱指挥的二度创作。

五、娴熟的控制力与把握力。

善于调动合唱团对音乐的表现欲,能够驾驭音乐的张弛,整合歌唱的音色。一名指挥者,对于一首合唱乐曲的处理,应当有十分娴熟的力度、强弱、速度等的控制力与把握力。

六、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作为一个好的合唱指挥,理应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这样才能将合唱队员带到音乐作品所需要的意境之中,积极主动地诠释音乐作品,从而使观众受到感染。同时,合唱指挥还应有其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因为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往往能使人心悦诚服,具体表现为高尚的道德品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执着追求等。蓬勃的气质再加上坚强的意志力,战胜自我的勇气,坚强的信念,可使团员们感受到指挥的力量。

七、沉着的自制力与灵敏的反应力

合唱表演一般都是现场表演,这种演出难免会出现瑕疵,对此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处理失误的紧急措施,要清楚如何将失误化解或者控制在最小程度,不影响整个合唱表演的进行。指挥者是合唱表演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指挥者在出现失误时的态度和行为将对合唱团队都形成影响,果断的处理失误、以平常心对待、沉着大气,对合唱团队暗示,使合唱演奏可以顺利进行,保证合唱团队的稳定,避免因个人原因造成对演出的影响。综上所述,指挥者的综合品格和素质,这不仅与指挥者的专业素质有着直接联系,而且还与指挥者的灵感、表演艺术等素质有着重要关系。指挥者要基于自己的情感、表演艺术水平,使指挥与音乐感受一致,把自己的情感与合唱队融为一体,共同表现,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合唱队表现力的目的。只有具备扎实的综合技能,才能运用自身的风格面对不同的指挥对象,游刃有余地完成指挥任务,成为一名优秀的合唱指挥者。

总之,合唱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明珠,而作为乐队的灵魂人物——指挥,他的专业技巧正确与否,对作品的理解到位与否,对队员的组织处理凝聚与否,都将深刻影响到整个合唱队伍的审美情趣及演出水平。指挥不是花拳绣腿的艺术,不是随心所欲跟音乐比划,也不是手的舞蹈,它是一门很大很深的学问,应该在感性的音乐状态中具备理性的智慧,不然就会缺少创造性,形成表象的音乐形式,还有可能成为打拍子的工具,或是表面张牙舞爪,内心一无所有。音乐是心灵的运动,真正的指挥是用心指挥,当在感性的音乐状态中具备了理性的宁静时,指挥才有可能使作品原有的艺术形象再现。指挥的内心有了音乐形象,这样才能给合唱队员以心灵的启示和交流,成为真正意义上----合唱团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杨大经《指挥法》(上海音乐出版社)

[2]刘大冬《合唱指挥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徐定中《指挥与合唱》(上海音乐出版社)

[4]苏荣玉《合唱指挥的艺术表现》(宁德师专学报)

[5]祁小兵《合唱意识》(福建合唱)

上一篇:走出排列组合的思维误区 下一篇:浅谈PLC的产生、特点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