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盐碱地种植耐盐植物的脱盐效果的研究

时间:2022-05-10 12:07:08

论盐碱地种植耐盐植物的脱盐效果的研究

摘要:盐碱土是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壤类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土地资源。然而,在盐碱地上却存在很多植物不适合生长的情况。而对于某些植物而言,却能够适应盐碱地的物理化学环境,能够很好地生长。本文主要对盐碱地上种植耐盐植物的脱盐效果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盐碱地;耐盐植物;脱盐效果

引言

盐碱土地作为地球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壤类型,是地球上一种非常重要的土地资源,大概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4,面积约为10多亿公顷。盐碱地一般分布于世界各国国家干旱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以及北美洲以西的部分地区。我国的北方地区盐碱地较多,例如我国的天津地区就是一个盐碱地较多的地区。对于大部分植物而言,是不适合在盐碱土地上生长的,主要原因在于该种类型的土壤的含盐量较高。本文主要以田菁、海边月见草、沙枣几种植物为例,阐述了盐碱地种植上述耐盐植物的脱盐效果。

1 几种植物耐盐能力概述

1.1 田菁

在对田菁耐盐能力进行测试过程中,主要设计了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NaCl溶液),

由试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食盐溶液浓度的逐渐升高,田菁的株高和生物量逐渐降低,而且其死亡率也逐渐增高。然而,当食盐溶液的浓度小于O.6%时,田菁的株高、生物量以及死亡率三个指标均受到浇灌的食盐溶液浓度的影响不大。当食盐溶液浓度为0 8%时,田菁的株高、生物量大幅下降,分别为31厘米和149克,死亡率也比较高,达到了62.5%。

1.2 海边月见草

将食盐溶液分别配成各种不同浓度,即0, 0.3,0.6,0.9,1.2,1.5,1.8,2.1,2.4(%)等浓度梯度,当食盐溶液的浓度小于0.3%时,海边月见草在分支数、分枝长以及生物量三个指标方面没有下降的趋势,而且还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植物的指标。由此可以看出,海边月见草不受盐胁迫的影响。当食盐溶液的浓度,0.3-1.5%范围之内,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高,海边月见草的上述几个指标及生物出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且死亡率也逐渐升高。当食盐溶液的浓度在1.5-2.4%的范围之内时,海边月见草出现了大幅度的死亡,这就说明海边月见草耐盐能力在0.3%的浓度之内。

1.3 沙枣

首先也是如上述1.1与1.2中的步骤,也是将食盐溶液配成不同浓度,即0,0.4,0.8,1.2,1.6,2.0以及2.4(%)。将上述几种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浇灌于沙枣植物之中,观察其生长情况。具体如下表2所示:

通过实际试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沙枣的株高和地径逐渐降低,死亡率增高。但是当食盐溶液的浓度小于1.2%时,则对其生长的影响不大。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1.2%时,沙枣的株高、地径大幅下降,死亡率显著升高,当NaCl溶液浓度达到2.4%时,沙枣植株全部死亡。

2 种植盐生植物对土壤脱盐的影响

根据实际试验数据显示可以看出,滨海盐渍土种植盐生植物后,有个显著的脱盐过程,中度盐渍土土壤表层(O一20cm)脱盐率为3.10―6.41%,土壤中层(20一40cm)脱盐率为4.08―7.66%,土壤深层(40―60cm)脱盐率为2.93―4.74%,土壤脱盐率最高的是中层,其次是表层,最低的是深层。重盐土土壤表层脱盐率为3.03―6.46%,土壤中层脱盐率为4.23―7.20%,土壤深层脱盐率为2.94―5.00%,土壤脱盐率最高的也是中层,其次是表层,最低的是深层。从土壤脱盐率来看,盐生植物对中度盐渍土和重盐土的脱盐效果相近。而土壤中,土壤含盐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这是因为这些盐生植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积累部分盐分而且主要积累在地上部分,因而随着盐生植物的收获,土壤盐分就实现了转移。而且种植盐生植物后,植被盖度增加,植物蒸腾取代了地面蒸发,避免了蒸发造成的地表积盐。因此盐生植物种植促进了土壤含盐量降低,使土壤逐步脱盐。的土壤中,由于地表得不到有效的覆盖,而本地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蒸降比为3.6:1),使土壤表层继续积盐,土壤含盐量增加,表层积盐最为严重,其次为中层,深层最少。从植物类型上来看,在中度盐渍土上按表层和中层的土壤脱盐率排列顺序为:白刺>星星草>田菁>碱蓬>柽柳>中亚滨藜>沙枣>海边月见草>珠美海棠;在重盐土上按表层和中层的土壤脱盐率排列顺序为:白刺>碱蓬>柽柳>沙枣>中亚滨藜>海边月见草。

3 种植盐生植物对土壤无机养分含量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沃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土壤有机质不仅能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同时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水分、养分的供应和保持土壤肥力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对土壤盐分的组成和性质、盐渍土的改良产生重要影响。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滨海盐渍土在种植盐生植物后,土壤有机质有了显著的增加,中度盐渍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1.1―30.3%,重盐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7.5―41 5%;在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分别降低了18 6%和3I.7%。这是因为种植盐生植物后,其落叶和残留在土壤中的根系腐烂分解后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而且随着土壤含盐量的降低,出现了其它植物,其枯枝落叶和腐烂的根系,也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植物根系的代谢活动和枯枝落叶的腐解,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增加,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转化,从而使土壤有机质有了显著的提高。而的土壤中,植物覆盖率低,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得不到补充,只有消耗,使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显著下降。从土壤有机质的增加量来看,在中度盐渍土上,田菁>星星草>中亚滨藜>沙枣>柽柳>海边月见草>碱蓬>白刺>珠美海棠,在重盐土上,中亚滨藜>沙枣>柽柳>海边月见草>碱蓬>白刺。由试验数据可以看出,种植盐生植物后,滨海盐渍土土壤含盐量降低,有机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增加,加速了有机物质的分解,促进了土壤无机养分的分解,土壤养分有了明显的增长,土壤中的N、P、K显著提高。在中度盐渍土上,N增加了18.O一34.6%,P增加28.4―57.O%,K增加11.6~15 5%,在重盐土上,N增加了45.5―67.7%,P增加42.2―94.5%,K增加12.2一18.3%。而的土壤中,土壤含盐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提高,土壤有机质在消耗的同时,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下降,土壤养分含量下降。中度盐渍土上,的土壤中N、P、K分别降低了12.7%、11.4%和9_4%:重盐土上,的土壤中N、P、K分别降低了32.4%、16.6%和11.4%。从盐生植物对土壤全N增加的影响来看,在中度盐渍土上,大小顺序为:田菁>中亚滨藜>星星草>海边月见草>碱蓬>白刺>柽柳>沙枣>珠美海棠;在重盐土上,大小顺序为:中亚滨藜>海边月见草>沙枣>碱蓬>白刺>柽柳。从盐生植物对土壤速效P增加的影响来看,在中度盐渍土上,大小顺序为:星星草>中亚滨藜>海边月见草>白刺>沙枣>碱蓬>田菁>柽柳>珠美海棠,在重盐土上,大小顺序为:中亚滨藜>海边月见草>白刺>碱蓬>沙枣>柽柳。从盐生植物对土壤速效K增加的影响来看,在中度盐渍土上,大小顺序为:大小顺序为:星星草>柽柳>田菁>中亚滨藜>白刺>海边月见草>沙枣>碱蓬>珠美海棠,在重盐土上,大小顺序为:柽柳>中亚滨藜>白刺>海边月见草>沙枣>碱蓬。

参考文献:

[1] 张永宏. 盐碱地种植耐盐植物的脱盐效果[J].甘肃农业科技,2005(3).

[2] 范伟,李文静,付桂,张治礼.一种兼具研究与应用开发价值的盐生植物――海马齿[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6).

[3] 赵银,柴琦,陈盈盈,朱万合,李志龙,卫广.盐渍化土壤改良措施的作物生产效应[J].草业科学,2009(4).

[4] 朱虹,祖元刚,王文杰,闫永庆 .碱地的植被恢复与盐碱地改良方法的评述[J].吉林林业科技,2007(5).

[5] 林学政,陈靠山,何培青,沈继红,黄晓航.种植盐地碱蓬改良滨海盐渍土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3).

上一篇: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及影响评价的难点分析 下一篇:基于建筑给排水的环保设计问题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