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农业信息网”行至政企共建四川联通:“准公共服务”转型

时间:2022-05-10 11:19:50

“天府农业信息网”行至政企共建四川联通:“准公共服务”转型

四川是个典型的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占总人口76%的农民,人均收入却仅有2800元,居全国中下水平;以山区和丘陵为主的地理环境,使得四川的通信网络建设成本非常大,人均电话普及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样一个省份,在三年前谈论农村信息化还只是蓝图上的一笔,但自2003年5月,四川联通创造性地开通“天府农业信息网”后,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在三年多的时间内惠农逾千万,并因此成为全国其他省市效仿的对象。

“天府农业信息网”究竟是怎样一个模式能够化农业信息“天堑”为“通途”?记者日前通过实地走访四川省郫县、松江等当地农村,并对话四川联通总经理杨惠恒,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同时也看到了四川联通作为一个企业,在经营这张惠农大网时遇到的一些困难。

冲破“最后500米”

在“天府农业信息网”尚未成型之前,由四川省农业部门开通的“农经站”已运行3年多的时间,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民所需要的信息只能到达乡政府。

据四川省郫县村民回忆,他们当时只能在赶大集时,听到一点信息,“去晚了就错过了。”

正是由于信息入农户“最后500米”始终未能解决,“农经网”在四川成了投资数亿,却血本无回的包袱,农民对什么才是信息致富更是无从理解。2003年5月,以解决农村信息传播“收集难、难、交换难”和信息入农户“最后500米”等实际问题为初衷的“天府农业信息网正式投入试点工作,这是四川联通经过深思熟虑和实地调查后的优秀产品。

四川联通总经理杨惠恒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天府农业信息网”是基于四川联通多种通信网络及通信业务、针对“三农”现状、建设一个有关涉农信息采集、汇总、交换、的综合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到户、随身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在建立后的三年时间里,四川联通通过手机短信、座机、寻呼、互联网以及10109555呼叫中心等多种手段,为当地农民提供各种惠农信息。

四川省陴县唐昌镇战旗村38岁的蔬菜种植大户杨建民,2004年注册成为“天府农业信息网”用户,他告诉记者,当初他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蔬菜运输问题,“50多亩蔬菜,每亩能产3万余斤,一年在运输上能拉拦3辆三轮车,还要搭上不少过桥费。”

自从用上“天府农业信息网”,一个信息出去,客户就自己跑到杨建民地头,不但免了运输费用,蔬菜因为卖得及时、买家多,卖出了更好价钱。“我家的菜地现在已经有80多亩,一年能稳稳当当收入20多万元。”杨建民说。

从农村信息化中获益

事实上,即使没有“天府农业信息网”,四川联通在农村地区仍然需要不断地建设和维护网络。但农村网络利用率过低无形中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而随着城市增量市场日趋饱和,农村市场已经成为各家运营商业务发展的重要新增市场。

杨惠恒表示,四川联通都在寻找开拓新业务的途径,提高资产利用率。“天府农业信息网”就是四川联通在竞争激烈的电信运营市场上,另辟的战场,“我们把业务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从而提升了四川联通的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

例如“天府农业信息网”“农业大户+联通”的运作模式,对农村市场ARPU值的提升就有很大帮助。“一般的农业大户每月的话费在100元以上。”四川联通工作人员介绍说。

另外一种“协会+支部+联通”的模式也正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发挥特殊的作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养鱼协会会长陈水清介绍说,该协会从2006年5月前开始利用“天府农业信息网”从美国引进原种斑点叉尾鱼等多个鱼种,经培育又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使整个协会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增收1.2亿。

农民看到了实惠,“天府农业信息网”的口碑便逐渐形成。目前,“天府农业信息网”的注册用户达到50多万户,其中新发展用户占三分之一,入网用户月平均增长率高于全网增长。

“农民对资费非常在意,但看到周围的人通过信息服务脱贫、致富后,就会产生‘效仿效应’。又由于‘天府农业信息网’是最早建立起来的惠农信息服务模式,目前已发展得相对成熟,农民一旦选择将基本不会再选择其他服务。”杨惠恒表示。

遭遇转型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天府农业信息网”这种“准公共服务”取得了诸多可喜成效,更得到农民、政府的理解和认可,但此时的四川联通却将“天府农业信息网”列入了重点转型的计划中。

记者从四川联通了解到,由于“天府农业信息网”建设开始就是采取完全依靠联通自己投资、建设、维护系统(包括信息站)的运营模式,在三年多时间内投入上亿元人民币,这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发展而言,无疑倍感压力。

一直以来,“天府农业信息网”信息工作站建设需要统一配置计算机1台、CDMA1X手机1部或无线上网卡1张,联通同时还要给每个信息员支付300元-600元的工资。此外,由企业主办的农村信息化模式也不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面对农村通信市场投入大、回收成本慢的特性,联通在没有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下,开始为“天府农业信息网”重新定位,并开始探索转型之路。

四川联通为“天府农业信息网”未来的发展明确提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规范管理、市场运作,多方出资、积极推进”的新模式,并主张“以网养网”、“以站养站”的工作目标。

“我们希望把信息功能与业务销售功能结合起来,整合涉农信息,建设公益性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网络设施要一网多用,信息终端要简便好用,信息服务要及时实用’的目标,最终使政府、农民、企业三方共赢。”杨惠恒表示。

上一篇:面向商用精耕细作 下一篇:他们让IPTV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