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跨越 富民强旗

时间:2022-05-10 04:38:01

走进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扑面感到的是一种大发展、大跨越的热浪。与五年前对察右后旗的印象相比,可用大手笔、大变化来形容,这里充满察哈尔文化特色的街路建筑、宽敞疏朗的新镇区、繁荣整洁的老街道,崭新漂亮的学校、医院、文化中心……为城镇增添了靓丽的风景。

察右后旗何以变化如此之快之大?记者采访了察右后旗旗委书记张翔。

记者: 张书记,您是哪年来后旗的?您当年来时,察右后旗是什么样子?

张书记: 我是2007年从乌兰察布市委调任这里的。当时,后旗的财政收入不足2亿元,是一个国贫旗。察右后旗位于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北部,面积3910平方公里,有人口22万,属浅山丘陵、半农半牧旗,无霜期仅112天,大风天数年平均52.2天。风大寒冷、干旱少雨、土地瘠薄,农田不打粮,牧区畜不壮。用老百姓的话说:种一坡,打一车,收一簸箕煮一锅,这就是当时我旗农牧区的真实现状。

记者: 资料显示,2011年,后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7亿元,财政收入3.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00元和 5288元,说明后旗完成了一次大跨越,如何实现的这个跨越?

张书记:我们旗委一班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旗情,审时度势,提出了坚持“一个理念”,依托“两大优势”,建设“一园七区”、壮大“五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抓项目、促发展、惠民生”,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实现了稳定增长和持续发展。2011年实施各类项目295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亿元,化工、建材等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能源、农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旅游等产业得到有效扩张,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财政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达5.6亿元,实施了一批民心工程,让人民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记者: “一园七区”和“五大产业”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张书记: “一园”是打造全市最大、自治区重要的化工建材园;“七区”是指五个工业小区和两个物流园区,是构筑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载体。五大产业即建材、化工、能源、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和商贸物流旅游业。目前,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1家,完成增加值31.1亿元。

记者: 后旗的建材产业很有名,现在有多少产能?

张书记: 目前熟料的产能是400万吨、水泥340万吨。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内蒙古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准备新上6条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力争到“十二五”末,熟料产能可达1300万吨,水泥产能达800万吨。

记者: 化工产业都有哪些项目?

张书记: 以前我旗只生产电石,现在正逐步延伸产业链条。在巩固发展PVA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炭黑、石灰氮、PVB、甲酸钠等下游产品。年产10万吨的聚乙烯醇的投产,填补了我市电石下游产品空白。炭黑、石灰氮等项目在加紧推进。我旗原来化工总产能只有50万吨,到“十二五”末化工综合产品产能将达到400万吨。

记者: 看到草原上矗立着一片片风电杆,很是壮观,咱旗风电项目进展如何?

张书记: 我2007年来的时候,风电刚刚起步,经过五年发展,现在风电装机达到65万千瓦,今年还要装机30万千瓦,年底可跻身为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

记者: 后旗农牧业人口居多,在发展农牧业上有何举措?

张书记: 5年前,我旗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只有几家,经过几年拼搏,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农牧业龙头企业,建设了市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入园企业已达53家,以此促进农牧业转变经营方式,促进农畜产品转化增值和农牧民增收。同时,大力发展以膜下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农业、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和以大户为主的规模养殖业。节水灌溉面积已达17万亩,今年要新增2.5万亩。下一步,按照“三增三减”、“收缩转移,集约发展”的要求,一是增加以节水灌溉为主的设施农业,减少完全靠天吃饭的旱作农业;二是增加以大户为主的规模养殖业,全面推行舍饲圈养,减少农牧区牛羊散养量;三是增加人工牧草种植面积,发展草业经济,减少旱坡低产田种植面积。同时,开展“农超对接”和产销合作,推动我旗优质农畜产品与首都、首府市场紧密衔接。

记者: 2012年是“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后旗如何实现更大跨越?

张书记: 我们要按照全旗“十二五”总体规划,结合阶段性奋斗目标,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更高层次上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推进产业延伸、产业多元,壮大工业经济”的总体部署,围绕主导产业,横向抓企业集群发展、壮大工业规模;纵向抓产业链条延伸、推进产业升级。全年必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亿元以上。积极推动“一区多园”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建材化工园,构筑产业新高地,确保年内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跻身自治区“百亿园区”行列。坚持引大扶强,积极构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大中小互补、产加销配套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

记者: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普惠民生上有哪些举措?

张书记: 普惠民生关键在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农牧民增收方面:一是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通过扩大节水灌溉和设施农业面积,提高农机化率、农业科技应用率和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保证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二是加强对农牧民转移就业的扶持引导,通过加强培训、转移、维权三位一体建设,确保增加收入;依托二、三产业,鼓励农牧民就近转移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三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通过“一减一加”保增收,“一减”即通过城乡电网同网同价、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减少农牧民支出;“一加”即把低保、新农保、扶贫救助金以及粮食直补、农业保险、草原生态奖补等政策落到实处,保障政策性收入增长。在城镇居民增收方面:一是多渠道扩大就业;对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以创业带动就业。二是减轻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三是落实最低工资规定,规范企业工资支付,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四是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五是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政策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政策。2012年的目标是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15%。

记者: 后旗新上这么多项目,对扩大就业再就业应该是强劲拉动吧?

张书记:目前这些项目可提供2万个第二产业就业岗位,并能拉动6万个第三产业岗位。不但使当地群众充分就业,还会引进大量旗外人才和劳力。实现一个家庭有一个人稳定就业,生活就能有保证。

记者: 听说后旗是全区首批十个“新农保”试点之一,如何争取到这个项目?

张书记: 这里有个小故事。2008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启动“新农保”试点。我旗马上摸索制订试点方案,比市里原定的两个试点旗县先行一步,市里就将试点放在了我旗,这就叫抢抓机遇吧。至今我旗比其他地方早享受了4年,全旗60岁以上的农牧民都享受了养老保险,再加上低保和新农合,算是“三保险”了。加上各种政策性补贴,平均每人每年达到3000多元,靠国家的补贴就能保证基本生活。现在我们关注的重点是政策边缘户,低保不够条件、养老没到年龄的弱势人群。

记者: 看到后旗的几座学校都很漂亮,为何有如此大手笔?

张书记: 我刚来时群众对教育有意见,就下决心从改善教育硬件抓起。通过4年奋斗改建新建了11所学校。同时,通过抓校长和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我旗的教育已进入全市先进行列,百姓赞美的多了,去外地读书的少了。2010年率先在全市实行高中生免费教育,蒙古族学生连生活费都免了。我们一个国贫旗,这样的举动需要气魄和胆量,每年增加的400万元财政支出,是从干部职工的公务经费里抠出来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用奋斗创造人生。

记者: 看病难看病贵也是民生的一个难点,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张书记:后旗原来的医院是全市条件最差的医院之一。我们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了启动资金,结合利用国家拉动内需的项目资金,建起全市旗县级一流的医院。同时制订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受聘医师除执行同职级工资待遇外,政府每年给予10万元津贴,并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住房,聘用期满10年后,房产归个人所有。对苏木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嘎查卫生室,我们全部进行了改造,形成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了人们就医需求。

记者:对住房这个民生热点,采取了哪些举措?

张书记:我们对人均住房不足14平方米的,给予廉租房、保障房。3年来共建了近1500套廉租房。对刚参加工作或夫妻只一方工作的,又建了100多套经济适用房。在农牧区,3年完成危旧房改造3500多户。要通过4年左右的努力,解决6900户60岁以上老人的集中养老,今年开工建设1800户。

记者: 我们深感白音察干镇美了,大气了,这几年是如何规划建设城镇的?

张书记:我们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考虑,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力,下大力气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型的中心城镇。具体讲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城镇建设与文化景观打造相结合,提升城镇品位。二是把旧区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改善人居环境。三是把城镇建设与城镇管理相结合,提升城镇形象。“十二五”我们围绕打造中心镇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以上的目标,按照“东开发、南推进、西改造、北提升”的发展思路,重点启动白镇东4平方公里新区建设,杭宁达莱生态园南、集二线东区域的开发建设。同时,以察哈尔特色文化为底蕴,全力打造“一带、二园、三区、四中心、五湖、六广场、七条街、八出口”生态景观体系,彰显城镇个性,形成浓厚的文明城镇创建氛围。

记者:看到镇上许多建筑独具察哈尔文化特色,后旗是如何打造文化品牌的?

张书记:文化建设是提升城镇魅力和软实力的要件。我们通过对察哈尔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弘扬利用,提升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成立了各类艺术团体和文化研究会,恢复了乌兰牧骑。目前,挖掘整理出40多首察哈尔宫廷音乐(察哈尔阿斯尔),确定了一批宫廷乐器和民间文化的传承人。又把一些代表察哈尔文化的元素和符号融入到城镇的建筑和雕塑上,让人们感受到察哈尔文化的特色和氛围。二是成立了蒙古风味餐饮业协会、奶制品协会、炒米协会等,传承地域饮食文化。挖掘锋毛栽植等最原始手工艺,将其变为现代生产力,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发展了特色经济。

记者: 下一步您还有哪些打算?

张书记: 我旗制订的“十二五”奋斗目标是:实现“三个翻番和两个高于”。即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翻番,分别达到或超过100亿元、10亿元和2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高于自治区3个百分点,分别达到28000元和8900元。

2012年2月7日,书记来后旗考察,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你们工作干劲高,干部团结,变化很大,成绩明显。”得到百姓认可,得到自治区和市里的褒奖,我和旗委一班人再苦再累也值得。我们会更加努力拼搏,圆满完成“十二五”的目标任务,让老百姓更加幸福安康,让察右后旗更加繁荣富裕。

上一篇:驻地是家园牧民是亲人 下一篇:沙土地上求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