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绞吸式挖泥船的施工工艺

时间:2022-05-10 02:23:42

也谈绞吸式挖泥船的施工工艺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介绍了绞吸式挖泥船施工工艺的优化选取。

关键词:绞吸船 施工工艺绞刀泥泵 选取

2010年在潍坊港(森达美港)疏浚吹填项目施工中,公司潍坊项目部在公司工艺研究部门的指导下,针对项目的特点,通过优化选取施工工艺,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赢得了业主及相关单位的好评。在此将施工中的工艺选取过程记录下来,为日后类似工况的施工提供参考。

一、工程概况

2010年潍坊港疏浚吹填工程分两个单项工程:南集沙坑吹填和3X10000航道及港池疏浚,都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施工南集沙坑的排距为1800m―2500m;3X10000航道及港池疏浚排距为2100m―5500m;挖深都在10m左右,泥层厚度为1m―4.5m,土质为粉土或粘质粉土。

二、施工船舶介绍

公司投入的施工船舶是一艘IHC7025型绞吸式挖泥船,该船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绞刀由低速液压马达驱动,轴功率为750KW,绞刀是IHC30-CB-ACR-2220-750-V01型6刀臂绞刀,内径2220mm,绞刀高度1310mm,可以配备宽、窄、尖形绞刀齿,共51个刀齿。该船有两个泥泵,水下泵和甲板泵,水下泵由电机驱动(电机功率为1640kw),驱动电机的的AC发电机由卡特皮勒柴油机驱动。装在甲板上的增压泵由卡特皮勒柴油机驱动(柴油机功率为1825kw);潜水泵扬程635kpa流量10296 m3/h,甲板泵扬程709kpa流量10296 m3/h,吸、排泥管管径为700mm,公称排距在2500m。

三、施工工艺的选取

工艺是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制成品的方法与过程。工艺选取的原则是: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

绞吸式挖泥船是通过绞刀旋转将水下的泥土破碎、绞松并使之与水相混合,再由挖泥船的水下离心式泥泵(水下泵)利用负压,将泥水混合物吸入泥泵,然后经过船上的甲板泵(增压泵)加压,获取高扬程后通过水上、水下、陆地连续的排泥管线水力输送到指定位置;所以对于绞吸式挖泥船来说,影响工艺先进性及经济上合理的因素主要是挖掘和输送。通过改变挖掘系统(绞刀)和输送系统(泥泵)的可调参量,优化选取工艺参数。

1、绞刀转速的选取、进关、泥层厚度

该船绞刀转速分四个档位,每个档位分别对应一定范围的转速和功率,但四个档位的扭矩是一样的,即能提供的切削力是相同的。若横移速度保持不变,绞刀转速增加,切下来的土片就较薄,破碎土体所需要的切削力小,而且有利于吸泥过程,若绞刀转速太快,摩擦与磨耗增加,消耗功率增大,不利于提高产量,若绞刀转速过低,绞刀和横移绞车可能会超负荷。通过试挖,最后绞刀转速取在3档,大约为31rpm。在定好绞刀转速后,通过调节进关、挖泥分层、横移速度来控制挖泥浓度。

2、绞刀齿的类型的选取

根据所挖掘的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齿型则挖掘率高,如选用不当则挖掘率低且磨损大;绞刀齿有宽齿、窄齿和尖齿,根据以往的经验,挖掘松散、松软土质一般选用宽齿,密实、较硬的土质选用窄齿,坚硬土或岩石选用尖齿。试挖时,我们就着绞刀上带着的宽齿,在施工时,生产率偏低,绞刀压力很大,在180kg/cm2左右,即使在横移速度很慢的情况下,绞刀压力还是很大,所以换用窄齿,在换用窄齿后,绞刀压力在120kg/cm2左右,但是生产浓度上不来,即使在横移速度很快的情况下,浓度还是不很理想。主要是散落遗留量较大,工地这种粉土,剪切强度大,破碎、绞松后不易马上沉淀,不能被有效的吸走。最后我们选取,在绞刀的每页刀片前三个刀齿用窄齿,后四个用宽齿,这样既解决了挖掘问题,又解决了散落量问题,获得了较好的生产浓度。

3、单、双泵的选取

该船的公称排距为2500m,该工程的排距在1800-5500m,施工中我们该用单泵还是双泵呢,或说在多少排距内用单泵,超过多少排距改用双泵施工;在一定排距内,用单泵施工,可以减少消耗及磨损成本,而超过一定排距后,仍然可以用单泵施工,但是生产率低,改用双泵施工从效益上来说更合适一些。我们按以下步骤选取

a\分别绘制水下泵和水下泵+甲板泵在额定转速时的清水特性曲线,然后根据土质和输泥浓度换算为泥泵泥浆特性曲线;

b\根据施工排泥管口位置,确定具体排距,计算管线消耗的总水头,并绘制在泥泵特性曲线图上

c\管线消耗的总水头低于水下泵的总水头,即用水下泵单泵施工,高于水下泵总水头的则用双泵施工

经过计算,施工现场管线长度在3400米以下排距采用单泵施工,管线长度在3400-5500米的采用双泵施工。

4、柴油机(泥泵)转速的选取

柴油机转速的选取,实质上是选取吸、排泥管和泥泵内合适流速、流量和扬程,使挖泥船能发挥挖、吹能力,以达到较佳生产率,同时要考虑减小泥泵、管路的磨损和节约能耗等因素,进而得到较好的生产效益;产量=流量*浓度,理想状态是在保持高浓度时尽量提高流量,可以得到较高的产量,实际上,产量还受泥泵功率的制约,泥泵功率=流量*扬程,泥泵的功率是一定的,流量大时,扬程就得较低,否则泥泵(柴油机)就超负荷了,对水下泵而言,高流量时还相应于接近泥泵的最大吸入真空度了(汽蚀界限),高流量(高转速)时不利于提高浓度,也就不一定能提高产量。潍坊港这里的粉土,土质较密实,在施工时踏方不均匀,有时骤然大踏方,如果施工时保持高转速,会经常遇到水下泵报警。所以在施工时采用稍低的转速,另外,有水下泵和甲板泵组合施工时,水下泵采用较低的转速(不低于额定转速的80%),负荷在85%左右,甲板泵采用较高的转速,负荷在90%左右。

四、结论

对某一工程来说,施工工艺需要具体化,有针对性,根据工程的具体工况(如土质和排距),依据所选施工船舶的船舶性能,通过借鉴以往的经验、现场试挖和理论分析,从而优化选取合适的工艺、工法来提高船舶生产率,降低磨损、消耗等各方面成本,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 319-99)

[2]《疏浚工程手册》 交通部

[3]《港海IHC7025型绞吸式挖泥船施工工艺》

[4]《IHC7025技术规格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浅析起重机上高强度螺栓的检验 下一篇:高寒地区空冷器的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