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引水入山厨

时间:2022-05-09 10:33:37

曾经在报纸上读过一篇文章,作者回忆,他小时家住南方某乡村,该村拥有个完全由竹管接成的系统引水工程,长长的竹管高架在半空,把泉水从山中直引到各家各户。

在元代《王氏农书》中,这种竹简“自来水系统”被专称为“连筒”:“以竹通水也。凡所居相离水泉颇远,不便汲用,乃取大竹,内通其节,令本末相续连延不断。阁(搁)之平地,或架越涧谷,引水而至又能激而高起数尺,注之池沼及庖a之间。如药畦蔬圃,亦可供用,杜诗所谓‘连筒灌小园’。”这一设施可以用于农业灌溉,也可以提供生活用水。节节相套的竹筒直接穿越房屋墙壁延伸到厨房(庖)浴室()乃至茶室的内部,在自然环境良好,水资源丰富的往昔时代,也并不是很稀罕的事情。到了明代,这样一种实用的安排被更进一步地组织到园林设计当中,赋予了“小型室内景观”的特色,如田艺蘅《煮泉小品》中就谈道,把竹筒穿壁延入“山厨”的室内之后,要架设在造型奇特多姿的山石上,再在出水口下安置干净的大缸,竹筒流出的水声“(王争)球 可爱”,汩汩不绝,给幽静的私人园林增设了声音的背景效果。“山厨”显然并非烟熏火燎的普通厨房,而是专门为接水而设的小房间,大约会附设在茶室附近。实际上,古代士大夫把品茶当作门艺术,因而也就特别讲究烹茶时所用之水的水质。如果有山中的甘泉直抵茶室近旁,那绝对是最清雅也最上品的享受。

当然也可以将竹连筒的端头安设在露天的池沼畔,那么从端头泄出的淙淙水流就直接构成了园林景观中的一个细节元素。如李端《题郑少府林园》一诗便有“竹筒传水远,麈尾坐僧高”之句,提供了唐时用连简为位于乡野的私人园林提供水源的实例。到南宋初年,做了太上皇的宋高宗喜欢灵隐寺冷泉亭的景致,孝宗便下令在德寿宫修建了一处“冷泉堂”,堂前开凿大池,然后凭借一条绵延几里长的竹连筒把西湖水引到池中,形成人工湖,再在湖畔堆叠大石仿造“飞来峰”,对西湖景色来了一番仿真复制。这无疑是利用连筒制造人工水景园林的最强案例。

惹人进一步揣想的是,《武林旧事》记载道。南宋皇宫中天子夏日避暑所在的翠寒堂,“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在公元十二世纪的皇家园林中,究竟怎样能够形成这―“寒瀑飞空”的景致?

利用水车自动提水的功能形成人工瀑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方法之一。唐代元代宫廷中都曾把由水车制造的人工瀑布与纳凉的宫殿、高楼相结合,形成气势惊人的悬瀑建筑。不过,最有意思的是,元人所撰《佛祖通载》中记载,北宋末年,江西分宁的一处寺院中建有“拟瀑亭”,喜欢参禅的名居士张商英曾在亭前故意问高僧从悦:“捩转竹筒,水归何处?”从悦回答:“目前荐取。”从这些信息可以推测出,“拟瀑亭”是一处以人工瀑布取胜的景致,在亭子附近立有水车,经溪水急流的推动,水车不断旋转,绑在车上的竹筒就不断把水提到高处。花蕊夫人《宫词》中咏写过五代西蜀皇苑中的类似设施“水车踏水上宫城,寝殿檐头滴滴鸣。”根据词意来看,水车把水提到高处之后,会落在高墙顶上的水渠里,顺墙头水渠流淌一程之后,再从某处人工景观的高处落下――西蜀宫中,落瀑处是在天子寝殿的檐头,至于宋代的拟瀑亭,则显然应该是在亭子所对的天然山岩或者假山上。“拟瀑亭”见诸文献记载的重要之处在于,它证明了用水车提水制造人工瀑布的做法在唐宋时代并不罕见,并非宫廷中的特例,而是民间造园中也会用到的方案。

水车在水力推动下自动提水到高处,其供水的功力颇为有限,似乎难以制造出“飞空”的喷射激流。花蕊夫人《宫词》中就写得很清楚即使西蜀皇苑中由水车制造的瀑布,效果也只是“滴滴鸣”,水流很弱是滴淋洒落的状态。那么,南宋皇苑翠寒堂的“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究竟可以靠什么技术获得?须注意的是,竹连筒具有“激而高起数尺”的可能性。装设竹连筒时,水源必须处于地势较高之处,这样流水才会沿着筒管自动向低处流。如果水源与连筒的终端出水口之间有很大的落差,架设者再有意让出水口采取高昂的角度,那么在自然原理的作用下,出水口喷出的水流会激射向空中,形成抛物线式的水柱,类似喷泉的效果。明代的《农政全书》中关于“连筒”的插图就特意展示了这一可能性。在南宋时代,既然技术力量与科学知识已经足以“续竹筒数里”在德寿宫制造出一个“西湖分湖”,那么,不妨如此推设,翠寒堂的这一处“寒瀑”乃是以皇苑外山岭中地势高处的活泉为水源,架设竹连筒,一直沿至寒翠堂“层峦奇岫”的假山顶上,依靠水压形成横空劲射的喷流。

必须依靠地势较高的水源,使得竹连筒较易施用于山中或近山的乡野。如果在地处平原,依靠掘井取水的城市当中,这一设施就派不上用场。在这样的情况下,明代江南园林又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人工制瀑方式,如《长物志》中所说:“山居引泉从高而下,为瀑布稍易。园林中欲作此,须截竹长短不一,尽承檐溜,暗接藏石罅中。以斧劈石叠高,下凿小池承水,置石林立其下,雨中能令飞泉渍薄,潺有声,亦一奇也。尤宜竹间松下,青葱掩映,更自可观,”《园冶》中也展示了相同的方案,“瀑布如峭壁山也。先观有高楼檐水,可涧至墙顶,作天沟,行壁山顶,留小坑,突出石口,泛漫而下,才如瀑布。不然,随流散漫不成。斯谓‘坐雨观泉’之意。”在城市园林无法获得山泉水源的情况下,明代的造园家们策划出了一种利用雨水制造瀑布的方法,把竹筒剖开,安装在高楼的檐边,形成承溜管,这些承溜管最终延伸到楼边的墙头上。墙头则开设一条水渠“天沟”,通向园中的“峭壁山”顶。所谓峭壁山,是特意贴依在粉墙上筑就的高耸假山,植有松柏,梅竹,平时便一是幅“以粉墙为纸”的山影画。在峭壁山顶做好一个小蓄水坑,再在坑前塑成一个突出的出水口,一旦下雨,檐水会沿着竹承溜管一路流到墙顶的天沟里,再顺天沟汇入峭壁山顶的小水坑,最终从出水口喷泄而下,形成雨中的瀑布。峭壁山下还设有小池,池中则布置小型石林,喷泄的瀑流落砸在池中石林上,四溅飞射,宛然便是天然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壮观景色的微缩化再现。

其实,在明清时代的江南城市,下雨天里,并非只有人造的“峭壁山”上才会出现雨中泄瀑的景观。那时的人认为,天降的雨水比井水更少杂质,味道更为“轻清”,因此习惯于收贮雨水以供饮用。清代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就提到,因为杭州富庶,居民都住瓦屋,所以家家可以收集雨水,正是这一生活条件让此地“人文秀美,甲于天下。”具体的方式,则是在屋檐前安装一带竹、木、砖,铜或锡制的承溜管,逢到下雨天,就在承溜管的端头下方施放大缸,承接管中流出的雨水。因此,在明清时代的江南雨天,户户的檐前都有着飞瀑线悬的景致啊。

不过明清时代还有一派相反的观点如《长物志》就认为生活饮水不能用“檐溜”,因为檐溜水会带下屋顶的杂物难以保证卫生。当时更为讲究的一种方法如《长物志》、《调鼎集》,《卫生汇录》等文献介绍,是制成一种四方形的布篷架,架中撑张五倍子染过的蓝布或浆过的白布,逢到下雨天,将之悬吊在天井中,布篷的中心处悬系一块石头。再在石头下方陈放大缸,这样,雨水打在布篷上,会自动向坠有石头的最低处汇流,最后落入缸中。

透过半开的花窗,看到湿漉漉的庭院天井中,一张巨大的蓝布吊悬在檐下,树间,雨水一滴滴落到布下的大陶缸里,从午后到黄昏……这,曾经是金陵等地大户人家春夏间逢雨必有的生活场面。

只是,那是在工业化之前在雨水尚未被污染之前的场面,属于远去的昨天,再也不会重现。

上一篇:绶草何伤逝 下一篇:雅洁五金: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