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天凉好个秋

时间:2022-05-09 10:20:37

多年以来,读股评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每遇较为极端的、有代表性的文章,便处以留“档”察看。这样做的动机,一是集思广益,“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二是“立此存照”,方便写专栏时参考,不至于口说无凭。要说明的是:同派(同观点)的东西,我是从来不留的,生怕看多了形成思维定势,影响观市判势的客观。对立面的文章虽然看得不舒服,却大有盖于防止片面性,有利于自己更公允、更准确地认识与把握市场。

兔年眨眨眼不觉又到“秋风起矣,三蛇肥矣”的时节。全年的运行格局,不说已经尘埃落定,也大体可断得七七八八,足以“秋后算账”了。闲来无事,将今年以来中外名家为A股大势把脉的言论翻出来,嗟叹之余将之搬字过纸凑成本栏的内容,相信不仅对所有分析师、亦对广大投资者不无教益。预测甚多,兹择要摘录如下:

首当其冲、最为夺取眼球的,当推东北证券某研究员报告的“万点论”。好在该报告虽唱多今年A股溢于言表,却未将万点定位于本年度,而没有闹出笑话。与之有一拼的是有“公牛”之称的摩根大通(亚洲)董事、总经理龚方雄,作为07年至今看多立场从未改变的死多头,年初一如既往放言“每次调整都是机会,金融股或引领大牛市重来。”只是对于股指冲高的具体时点他留了一手,语焉不详,不如另一著名牛派人士、《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的预测具体:“A股第一目标3500点,第二目标4500点。”此外,一贯以看多著称的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虽然相对谨慎,却也断言因素导致兔年A股春天的到来,3000点应当不再是重要阻力位……

圈内知名人士如是,海外投资界又如何呢?我们先来看毗邻大陆、有“香港股神”之称的《信报》首席顾问曹仁超先生是怎样划定今年A股的波动框架的――他在今年元旦过后的一篇专稿中认为:2011年A股仍处于从2010年7月开始的“牛市二期”(按由于2319点跌破此说应予修正――笔者),“2011年上证指数的低点在2800点以下、2500点以上,上阻力在3200点以上、3500点以下……”

曹仁超先生堪称香港股市的元老级人物,定睛A股走势竟然看走了眼。继“香港股神”失灵之后,“欧洲股神”亦步其后尘――这位被誉为“欧洲股神”的安东尼・波顿先生并非浪得虚名,其在长达28年的基金管理中曾有年均收益率超出股票市场6个百分点的优异记录,成为业内翘楚。他于去年4月移师香港,开始执掌富达中国特殊情况基金。今年2月15日,他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直接了当的叫做《兔年看好中国股市》。

其实持有相同观点的世界级投资巨擘绝非“欧洲股神”一人,据今年5月的一篇报道,众多国际级投资大佬虽然对于全球大宗商品走势众说纷纭,唯独对于中国A股前景却一致看好――无论是巴菲特、索罗斯,还是罗杰斯、吉姆、奥尼尔(最早提出“金砖四国”概念的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尽管他们的投资理念相左,风格殊异,但都异口同声的唱多今年A股,结局自然齐齐的犯错。

这真是一个值得研究并为之深省的课题!一般人的错误你大可说他道行尚浅、功夫修炼未够,但这些都是殿堂级的大师,论经验、论资历、论股龄、论业绩,全是大众难以望其项背的响当当的人物,为何遇上A股却法眼失准、一概折腰?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尚未见上述猛人有任何一位出面对自己的失误作出解释。日后如果有,我想一定会有这么一条:就是不谙中国国情,对A股市场实践缺乏深刻的认识。而我觉得往深一层还可以补充的是:中国独特的证券博弈文化土地培育了A股异乎寻常的、难以为外人了解的、我行我素的走势,同时造就了与其他国家股市差异较大的别具一格的运行规律。再就是:他们没有充分估计到或者忽略了中国管理层对于A股高速扩容的兴趣和决心,以及由此带来的抑制A股上行的巨大压力。

大市简评:十月转势初成,两市流通市值周末收市已达18万亿元,理论上尚可承受再增2.5万亿元的空间。注意11月上中旬之交的时间窗口是冲一个顶还是探一个底。

上一篇:大级别上涨行情自2307起步 下一篇:环保\三网将复制“文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