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揣摩.实践

时间:2022-05-09 06:14:45

诵读.揣摩.实践

随着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实践,实践者们都期待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留下些许轻浅的脚印,特别是对“语感”这一较为空灵的能力培养更是努力探索。对于“语感”,叶圣陶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这种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的能力,就是语感能力,它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学生的语言功底、智力水平、思想品格、审美情趣、文学修养以及生活交际技能等诸因素都是通过语感能力表现出来的。对此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从夏丐尊和叶圣陶倡导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至今,已整整半个多世纪,语感培养终于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并将“形成良好的语感”写进了“课程总目标”,“形成良好的语感”终于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被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语感培养成为语文教学的焦点,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语感培养这片肥沃的荒原时,“努力寻找语感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便是一个值得积极实践和探究的课题。对于这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笔者想谈一点看法。

一、以“诵读”为先导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优秀的教法和学法,也就是叶圣陶所说的“美读”,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新课标第四学段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并以“附录”的形式,特意推荐优秀诗文背诵篇目80篇(段)(加上1~6年级,合计240篇),这表明了诵读在语感培养中的重要性,既继承了中华民族“诵读”的优良传统,又落实了叶圣陶倡导的“历练”的策略。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诵读,对诵读的意义、作用有着精辟的见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等,一语道出诵读是语感训练的基础性的最佳手段。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杂文时,单凭分析思想内容,讲解写作风格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而要通过反复诵读,抓住最能体现其特色的语调――他的恨,他的爱,他的讥讽,他的赞美,他的内心世界,他的丰富感情,读他的语调便全能感受到。他的语调又是通过善于借标点符号的巧用来表达的,从而传达他的含蓄而强烈的感情。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的教学主张就是提倡先记忆后理解,我们应当相信在多吟多诵、广识博记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就不难,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诵读篇目的增多,对作品的体会和领悟就会不断加深,因为对作品的理解过程,不是一个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过程,只要通过诵读,把“信息”输入到大脑里,各种知识就会融汇贯通,叠加深化,就能达到如龙兴云,如虎添翼之功效。试想当我们的学生面对一种场景,一种人生遇际,一种社会现象,试图要去描述或概括时,能够脱口而出一句诗一段文,这足以说明他己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这就是语感能力的表现。

二、以“揣摩”为抓手

叶圣陶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心须多揣摩。”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连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确凿”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这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再如《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这表明文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情感或理念,文字经过作者的恰当组合,从而形成丰富的意蕴,例如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从文中来看作者四次流泪,四次写“流泪”,作者抒发的感情并不完全一致,但感情是丰富真挚的,语言是波澜跌宕的。人间最美的最动人的莫过于诚挚的感情和纯真的心了。我们引导学生对《背影》语言的揣摩和把握,体会到了作者的语言功底是非常深厚的,语言的内蕴是丰富多彩的,作品丰富的意蕴。皆在于字里行间,皆在于文字背后,在空白处留下巨大的审美空间。

进行揣摩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因而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积极联想和想象,使之达到多元有界的揣摩,从而实现培养语感之目标。如教《拿来主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课文语境,仔细体味“孱头”“昏蛋”“废物”“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一群姨太太”等关键词语的意义、色彩和作用,深入挖掘这些表象的隐含意义及相互联系,借助联想和想象使“文学遗产的批判与继承”这一抽象道理得到形象化的凸显,进而体会鲁迅的辩证思想和战斗情怀,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和体味幽默、犀利的语言特色。

三、以“实践”为主体

语感作为一种能力不是靠灌输生成,只能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由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感受积淀而成,而感受只能产生于人们自身感受的实践,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感知“自己的实践”是语感得以生成和升华的唯一条件。这正如叶圣陶所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即使是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叶圣陶说得好:“如果单靠翔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只有他才“真正感受过”。但中学生又不同程度地有过对春的盼望、春来的欢欣,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无疑是学习《春》所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同时语感培养要建立一个开放系统,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广阔天地,立足课堂,延伸课外,通过广播、影视、书报、交际等多角度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并非不要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策划、组织、启发、指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切身感悟其中的规律和意蕴,方可习得语感能力。

上一篇:习作教学:从激发写作情感出发 下一篇:聆听词语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