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集团:徐永安曲线回归

时间:2022-05-09 05:47:50

横店集团:徐永安曲线回归

1990年9月,徐永安从日本学成归来。他没有立即选择进入父亲徐文荣创立的横店集团,而是白手起家、自己创业。

他从父亲那里得到了20万元流动资金及9间平房,组建了东阳市永安化工厂,90天即投入产品生产。除此之外,他的创业尝试拒绝了父亲的所有外援,不过遗传而来的创业基因则是最大的帮助。

新工厂90天即出厂产品,速度之快已令人乍舌。三年后,徐永安兼并了亏损逾百万元的东阳市有机化工合成一厂,当年就创造利润149万元。次年,他将这个兼并而来的工厂扭亏为盈,完成产值5,600万元,利税412万元。这一年,这个原先小型的化工厂已变成了拥有9家子公司的德邦集团,徐永安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而德邦集团很快跻身为横店集团17个核心子公司之中。

作为中国最早的乡镇企业集团之一,横店集团旗下横跨的产业链相当复杂。松散的子公司结构凝聚在横店旗下,更多是冲着徐文荣的个人声望,而对于徐永安来说,稚嫩的“企二代”需要用更多的成绩来让众“诸侯”信服。从德邦交出的这份成绩单,让徐永安在集团内部声名鹊起。在“诸侯”们的眼里,徐永安不只是徐文荣的儿子,也是其中一路实力强劲的枭雄。五年后,徐永安进入横店集团董事会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便显得顺理成章。

在新的岗位上,徐永安发挥了第一次创业时进行资本并购的经验,先后买下了普洛康裕及太原刚玉两个壳资源。彼时,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造之前的业绩不能连续计算,必须在改造满三年后才能有上市资格。而横店集团旗下刚完成资产重组的磁性材料及医疗产品业务亟需上市来扩大规模,徐永安买来的两个“壳”则成功地把这两项核心资产推向资本市场。从这一点来说,徐永安的资本知识与经验并不逊于父亲。

2009年,徐永安宣布横店集团即将进入第四次创业,对于他本人而言,也算是第三次创业了。在他的概念里,横店集团在父亲治下经历两次创业;自己上任之后,将冗杂的横店集团做减法,关停并转了不少棉纺、化纤类企业,突出了电子电气、医药化工、影视娱乐三大主导产业,是为第三次创业。

如今,横店集团相比其他的乡镇企业集团,发展速度已经变缓,被当地另一家乡镇企业中天建设集团赶超,寻找发展的第四级迫在眉睫。“横店集团除了继续加大这三大板块的投资外,还将在新材料、新光源、新型服务业和绿色科技主导的先进制造业等方面有所作为。”徐永安表示。2008年,横店集团与飞利浦共同投资的东阳得邦照明即是一次新能源领域的试水。担任这一次横店突围排头兵的德邦电子,正是徐永安第一次创业时的成果。

上一篇:浅析GPS在地下管线测量中的有效应用 下一篇:网络营销战略的“慢”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