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能生巧,持之以恒

时间:2022-05-09 03:58:35

摘要:口算——是边心算边口说的运算。口算的正确率及速度能够反映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彰显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口算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也是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可以说,口算教学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亦是一项举足轻重的计算教学任务。

关键词:计算教学;口算教学;高效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94-01

新版的教材中,口算教学穿插在笔算教学中,每个计算单元后的练习题中,都有口算的训练内容。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很多一线教师忽略了口算的教学,总是认为,口算就是学生理所当然应该会的,没什么好讲,也讲不出什么所以然,总是用“开火车”一带而过,或者直接忽略这些习题。其实,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他整个计算大厦的根基,只是夯实的根基才能崛起高楼,否则,他的计算大厦就岌岌可危了。

学生在计算题目及涉及到计算的综合性题目中,错误率总是特别高。很多教师、家长,包括学生自己,总是将这类错误定义为“粗心”引起的。其实,静心思考,这样的错误除了“粗心”这个外在的因素,学生自身的口算基础不扎实,才是真正的本质因素。而且, 口算是项“细活”,容不得马马虎虎,口算技能的习得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紧紧相关,这种技能绝非一日半年之功所能铸成。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是我的几点思考。

1.重数感,少错误

对数字特点的敏锐观察能力,是对口算中已知数字进行分解、分组、进而进行简便运算的前提。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多感受生活中的数字,并能有意识地从生活中寻找数字。如:教室里有几块黑板?花园里有几棵大树?学校门口有多少奖牌?到了中高年级,可以教孩子写数学日记,将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也可以请家长带孩子出去购物的时候,多让孩子算一算需要多少钱。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了解数字的特点,自觉主动的通过口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对口算的兴趣和持之以恒自觉坚持口算的好习惯。

2.明算理,懂法则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形成口算能力。为此要重视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并鼓励孩子说算理,这样有利于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进而提高口算能力。如教学"9+6"的进位加法可以让学生讲出各种思考过程,9+1=10,10+5=15;4+6=10,10+5=15;10+6=16,16-1=15……这样,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

还要教会孩子一些巧算的方法,例如:口算中常用的凑整法、凑十法、分解法,以及熟记一些常见的数据等。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于是,我就在黑板报的一角写下了25×4=100 125×8=1000,提醒孩子们能经常用它们作为口算的拐杖,还可以利用分解法口算形如如25×12=25×4×3=100×3=300。同时我留一个版面给孩子们,让他们将平时发现的巧算方法记下来,大家分享。这样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口算的兴趣。

3.换形式,激兴趣

口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包括:分散练习、集中练习、分散集中结合练,每堂课上安排练,多种形式变换练。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

我一般在每堂计算课前5分钟进行视算训练,视算的内容尽量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例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课前,我有意视算乘法口算题,以及形如()×8

4.好习惯,要养成

学生计算失误率教高,除了一些外在的因素,学生内在的良好习惯没有养成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从一年级学写数字、10以内的口算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部分学生在完成计算题时,由于书写不认真,出现将自己写的6看成了0等错误,实在是很可惜。因此,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只有写对写好才是计算正确的前提。其次,要培养学生审题、分析的习惯。在学生的计算中常常能发现一些抄错数字、看错运算符号的错误,这样的错误还会较集中于某些学生。由此可见,这部分学生是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计算题的数字和运算符号都是明摆着的,看上去很简单,学生在潜意识里就容易忽视对题目的周密观察和认真分析,盲目计算,影响正确率。最后要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检查的习惯不能说说而已,要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只有会检查才能去检查。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检查只用在出现“验算”的题目中,其实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每一道题都应该有一个检查的过程,当然有的是口头检查,有的是笔算检查,各自的方法不一样。其实,不管是哪种良好的计算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的养成亦是如此!只有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养成。

俗话说:“熟能生巧”——口算教学的训练也是如此。这项训练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也需要所有数学老师的共同努力。口算教学练习的内容要灵活多样,需结合各年级的教材特点及学生特点进行。在长期的不懈努力中,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孩子的将来打下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下一篇:也谈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