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写作的源泉

时间:2022-05-09 03:55:14

生活――写作的源泉

学生写作文,常常觉得作文无话可说。细细分析,不难发现,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远离了作文的源泉――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育家卢梭也说道:“教育要回归自然”。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要让学生走进生活,挖掘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用自己的笔表达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让作文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表现一个原生态的自我。

一、走进生活,丰富素材库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之本,我们要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态,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1 关注校园,激发创作兴趣

“要写作先观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文能力,特别是作文能力培养的基础工程,我们校园里有许多丰富的生态植物,它们绚丽多彩,争奇斗妍,不仅美化了校园,也美化了生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写作教学的宝贵资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深入社会,提升创作情感

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比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各种人物的表现,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等,让他们用心灵去与自然“对话”,倾听生态的声音,了解生态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与人文的内涵,关注生命的意义,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新鲜的活力。

3 参与活动,点燃创作火花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在儿童记忆库中,生活表象越高,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形象具体的作文。因此,我们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生态的各种活动。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稳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加家务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去“爱”,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感受:如获得成功的喜悦,受到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的懊丧。

二、创造生活,展示新天地

1 充分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作文教学心理,研究表明,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引导他们想象,这样会使意境更加广阔丰富。为了使学生认识想象能丰富作文内容的作用,教师一方面注意选择一些观察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另一方面特别注意发掘学生中的闪光点。

记得有一次,我们走进兰花凤梨及食虫植物室,一株茂盛的红宝石蝴蝶兰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满怀喜地说“瞧,一朵朵红花长满绿色的枝叶上,它们好像在冲我们招手,向我们表示欢迎呢。一棵棵猪笼草也不甘示弱,它摇动着身姿自我介绍,它会怎么介绍呢?”有同学马上接道“我叫猪笼草,是食虫类植物,我会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气来吸引虫子。你可别小看我哟,我是庄稼的好帮手呢!”静止的画面立刻活了起来,动态的景象浮现于我们的眼前。我想正是学生对这些生态的关注,独特的思维,才真正激发了蕴藏在他们内心的创作情感。

2 动手创作

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竞赛,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开展动手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地发挥创造才能,呈现出一项项构思独特的发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构思的过程和实践通过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如在学完《新型玻璃》一课后,让学生模仿课文,自己动手创作,再写成文本。于是《自动驱蝇器》、《吸尘黑板擦》等佳作就问世了。

3 设计生活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因此,我们注重为学生创造契机,让他们自己设计生活,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如设计人物角色、班队活动、家庭生活、校园环境……通过动眼、动耳、动手、动脑,不仅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同时让他们充实了生活,美化了生活。创造了生活。学生由体验而感触,就会言之有物。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生活是写作的广阔海洋,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让他们在习作中展示独一无二的“自我”,用童心童言去写童趣童真,努力实现习作的“原生态”。

(沈玲,女,小学高级教师。她多次承担校级、市级公开课,并在2005年市青年教师评优课中获得第一名,有17篇文章在市级及以上的各类竞赛中获奖或发表,“市语文教学能手”,先后被评为“市先进个人”、“市优秀班主任”、“市现代信息运用技术先进个人”称号。)

责编 郑永田

上一篇:《化解心中的委屈》教学设计 下一篇: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让探究性教学变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