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泥料的个性

时间:2022-05-09 02:32:31

摘要:紫砂泥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这是上天给宜兴人民的恩赐,给予聪明勤劳的宜兴人民,有了发展陶瓷艺术的空间。

关键词:个性;紫砂泥;特点

中国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15-1

个性是一种气质。它或高贵、或朴素、或端庄、或优雅、或绅士、或淑女,在经历了时间的推移和生活的洗礼之后,才成为我们所拥有的独特气质。个性是一种品位。不同的生

活环境,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人生目标,形成了一个人生活品位的高下。个性也是一种修养。真实地了解自己,勇敢地解剖自己,积极地完善自己,才能修养成健全的人格。而世间万物,不仅仅是人,都需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才能自成一派,别具一格。

紫砂泥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这是上天给宜兴人民的恩赐,给予聪明勤劳的宜兴人民,有了发展陶瓷艺术的空间。

紫砂泥产于丁蜀镇黄龙山山体深处,岩石的石层中,甲泥的泥层中,才有这种风化石块般的泥矿。矿层厚度有十几公分到一米多左右,其化学成分为含铁质粘土粉砂岩,紫砂泥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及不等量的高龄岩、石英、云母屑和铁。据分析,砂土中含有较多的硅、铝、铁、钙、镁、锰、钠等多种成分,矿层中开采出的紫泥俗称生泥,似块状岩石,经露天风化,使其松散,然后经和碎、粉碎,按产品要求的颗粒数目,送风筛选,筛选后的泥灰,经搅拌成一块块泾泥,经堆放陈腐处理,再把腐泥用木钟反复拍打,练成制坯用的熟泥,现在工艺也可真空练泥,在紫砂泥炼制过程中,所用水的水质十分讲究,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泥料的质量,紫砂泥可塑性好,强度高,收缩率小,早期的制陶名家,把各种泥料按不同的配比混合,在泥料中加入适度的金属氧化物着

色剂,配制成色泽纯朴、古雅的紫砂泥料,紫砂泥并非单一紫色,还有红、黄、绿、青等色泽,人称“五色土”。

紫砂泥的独特个性,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可塑性好

以紫泥为例,它的液限为33.4%,塑限15.9%,指数为17.5,属高可塑性,可任意加工成大小各异的不同造型。制作时粘协力强,但又不粘工具不粘手。如嘴、把均可单独制成,再粘到壶体上后可以加泥雕琢加工施艺;方型器皿的泥片接成型可用脂泥粘接,再进行加工。这样大的工艺容量,就为陶艺家充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发挥工艺技巧,提供了物质保证。

二、干燥收缩率小

紫砂陶从泥坯成型到烧成收缩约8%左右,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变形率小,生坯强度大,因此茶壶的口盖能做到严丝合缝,造型轮廓线条规矩严而不致扭曲。把手可以比瓷壶的粗,不怕壶口面失圆,这样与嘴比例合度,另外可以做敞口的器皿及口面与壶身同样大的大口面茶壶。

三、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单独成陶

成品陶中有双重气孔结构,一为闭口吻孔,是团圆体内部的气孔;一为启齿气孔,是包裹在团圆体附近的气孔群。这就使紫砂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气孔微细,密度高,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而施釉的陶瓷茶壶就比较欠缺这种功能。同时茶壶本身造型精密,壶口壶盖配合严密,位移公差小于0.5mm,减少了混有黄曲霉菌等霉菌的空气流入壶内的渠道。因而,就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相对地推迟了茶叶变质发馊的时间。其冷热急变机能也好,即便开水冲泡后再急入冷水中也不炸不裂。

四、紫砂土壤成型后不需要施釉

它平整光滑的形状,用的时间越久,把摩的时间越长,它就会发黯然之光。这也是其他质地的陶土无法相比的。

五、紫砂泥料的分子排列与一般陶瓷泥料的颗粒结构不同,成鱼鳞片状结构

由于原料矿区和矿层分布不同,配方不同,以及烧制的温度气氛不同,促成了紫砂成品色彩斑斓,富于变化,各具风格神韵。

六、紫砂泥料的可贵性

泥料之所以珍贵,无外乎泥料稀缺,黄龙山自开矿以来,历经了风风雨雨,无度的开采、滥用,也使得紫砂泥料相当的稀缺。又因为以保护紫砂泥矿为首要条件,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杜绝滥挖的现象,因此紫砂泥矿开采受到制约,价格也就随之水涨船高。紫砂壶的价格成倍翻涨,这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紫砂陶艺个性鲜明、风格特点突出的许多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有赖于紫砂泥料的珍贵性质。

人们本能地追求真善美,而宜兴的紫砂泥料就是最真诚、质朴的代表,它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丰富宝藏。遥想当年盛景,“百甄哀玉家家响,青烟处处画溪烟”,十里窑火,家家捶泥,户户制陶,那一片繁忙景象,不禁令人感怀。

紫砂泥有它自己的个性,关于紫砂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足数两,价值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一说,经过历代从业人员的不断求索、创新,紫砂泥在艺术家们的手中创新出形式多样的紫砂陶艺术品。

参考文献:

[1]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

[2]于川.砂壶把玩与鉴赏[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7,7.

[3]胡丹.茶艺风情―――中国茶与书画篆刻艺术的契合[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8.

[4]余悦.茶趣异彩―――中国茶的外传与外国茶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8.

[5]余悦.茶路历程―――中国茶文化流变简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8.

上一篇:浅论琵琶文曲 下一篇:浅论唢呐演奏基本功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