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恩和他的下午茶

时间:2022-05-09 11:12:36

布莱恩是我在澳洲时的邻居,一个典型的英国人,瘦,白,高,黄白色头发,性情温和,殷勤地为女人开车门。他十三岁时随继父来到澳大利亚。继父是油漆匠,布莱恩虽然对继父并没有多少感情,但对此却也颇为擅长。也算子承父业吧,动不动就拿小刷子把家里看不顺眼的地方油得铮新。比如门口走廊的地脏得看不出颜色,他就拿小刷子刷成红色,柜子破了,也刷成红色。当然都是暂时的,他属于不勤快的那种人,以为把脏了或破了的地方刷一层漆就好了,而且很自豪地给人看。我有时觉得有点好笑,想至少要先擦洗干净吧。

布莱恩是一个很穷的英国人,自离开英国就没有上过学,来澳洲先当学徒,后在车间当工人。工作了十几二十年,后来因为生活压力大,得了抑郁症,手抖得连车也开不了,在医院调养了几年总算正常了,但他认为自己不能再去工作了,就心安理得地吃政府的补助过日子。澳洲政府每两周给他900多澳元作为吃穿住行的生活费,朋友送给他一辆汽车,他一个人吃喝不愁,日子倒也过得无忧无虑。他常常把年轻时的照片拿出来示人,瘦高,深褐色的半长头发,喇叭裤,花衬衫,坐在摩托车上,那样子和我们80年代的时髦明星如出一辙。而且他身边必有一女郎,不同时期不同的女郎,一共大概有四五个。算算那是六、七十年代的澳洲,那时候我们在进行文化革命,结束后改革开放,一下子就把布莱恩们的时髦引进来了,一样的长发,一样的花衬衫喇叭裤,一样的摩托车。只是那时我还在上初中,没学会赶时髦。

布莱恩一直没有结过婚。我在教堂认识他,后来发现竟是邻居。他自称55岁,我也信以为真。有一次看他的驾驶本,上面写明1948年生,算来已经66岁。我以为驾驶本是错的,因为他看起来外表还很年轻,而且他的行为动作根本不像我心目中的花甲之人。

据称他有好几个女友。最长的一个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刚刚分开不久,叫凯西。我问为什么不结婚呢?他说凯西没有离婚。我瞠目结舌,并对此颇不以为然,按照我们的观点他这叫第三者插足,而且这么多年。我说那凯西为什么不离婚呢?他说凯西如果离婚就没房子了,因为她和丈夫有一套共同的房子。我问你们为什么分开,他说因为凯西有一阵抑郁了,酗烟酗酒,而且变得特别胖,不像以前那么漂亮了,以前她是很漂亮的。我又一次瞠目结舌并不以为然,典型的始乱终弃嘛。可是他说起来的时候那么自然,丝毫没有什么不安,更别提负疚了。有几次替他接到一个女人的电话,很温柔快乐的声音,就是凯西。他们经常煲电话粥,而且布莱恩总是笑得咯咯咯的,他的声音本来是沙哑的,但笑起来活脱儿一只母鸡下了蛋,有几次笑得连电话也拿不住。

有一次问他,你们看起来很好啊,为什么不再在一起呢?他很简单地说,我们现在是好朋友,但不想在一起了,她还要照顾女儿和外孙女,因为女儿得了抑郁症。

布莱恩一直在积极地想找一个女人,他最寻常的途径就是去教堂,而且最终还真是在教堂找到一个,这是后话。他说因为在教堂他才可以找一个基督徒,“上帝会帮助我找到自己的真爱。”他这样说。其实是他也没有太多的社交圈子,而且在澳洲,很少有人会当媒人为别人撮合,因为这属于私生活,媒人干的是干涉别人私生活的事。他说他不想和不是基督徒的女人结婚,“会很吵,每天打架斗嘴,不行。”他摇着头,一副不堪忍受的样子。他一周要去三个教堂,尤其是一家菲律宾人开办的教堂,有很多信徒,他可以有机会认识很多女人,有的非常年轻,他一概认为人家喜欢他。当然最终事实证明不是这样,他就说太年轻,不适合他。

几乎每周他都会报告他所遇到的或教会朋友给他介绍的女人,有时候人家仅仅和他打个招呼,他也会满怀希望地憧憬和他发展的可能性。下一周碰到一个新的他认为更合适的,就把这个放到一边了。我没和他去过教会,我想不知有多少教会姐妹都不知道自己曾经被他设计放进他的生活。

因为太急了,布莱恩有时就会觉得很受挫。每当这时候,他就会罗列自己的一大堆优点:英俊,善良,温柔,善解人意,乐于助人,支持伴侣,有绅士风度等等。然后说,为什么这么好的人竟然他们都看不见?我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所以就说,上帝安排的还没来呢,很快会来的。听我这么说,他就会感到很安慰,又高兴起来。

布莱恩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早起去一趟超市,走路大概十多分钟的距离,他从来都开车去,把他的那辆老式三菱车发动得轰轰响,一溜烟就不见了。每周四去城里和几个牌友打一次牌,十多年了,雷打不动;周五、周六、周日每天去一个教堂。剩余时间就在家看影碟,家里有一大堆影碟,他偏爱看爱情片,常常看得泪流满面。到了下午三四点,喝下午茶,一杯咖啡,一个三明治,有时是一块蛋糕或香蕉。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项非常令他自豪的事,就是每周三早晨为一些人做早餐。开始我很好奇,因为他就已经够穷了,还能为谁做早餐呢?有一次去见到了那些他的朋友。有男有女,都是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胖、凌乱、没有工作或无法工作。大多抽烟喝酒,或者脑子不太灵光,每次周围有什么免费活动或午餐晚餐,必会见到他们的身影。去了几次后我觉得布莱恩确实做了一件好事。虽然这些人生活在社会边缘,但他们仍然有社交愿望,需要有一些可以互相认同的人。布莱恩每周为他们做一次早餐,大家见面互相问好,交谈,一起吃一顿早餐,他提供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他们自己的社交活动,归属意识。碰上谁过生日就会有一个蛋糕,大家为他唱生日快乐歌。这件事布莱恩已做了六七年,风雨无阻。每周二是他的固定采购时间,咖啡牛奶、香肠、鸡蛋、面包、番茄酱还有黄油等满满一箱子。他为他们冲咖啡,有人专门煎鸡蛋,有人做三明治,有人专门负责买蛋糕,他不是一个人,有几个人在帮助他一起做。年底圣诞节的时候他还能收到一些支票为他的这个活动提供赞助。

初听到这个事时我一下就想起小时说过的好人好事,而且称得上是多少年如一日,霎时觉得布莱恩都有点崇高起来了。我问他为什么做这件事。他说在他生活困难的时候有人帮过他,还有人送他车,这都是上帝给他的恩赐,他也要帮助别人,做一个好基督徒。他说的时候非常自然,而且自豪,非常明显,这件事为布莱恩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明亮的的色彩,他从这里感到一丝精神上的满足感,我觉得这件事对他的意义远大于那些接受他帮助的人的意义。

布莱恩有几个兄弟姐妹,但大多不来往,逢年过节打电话寄名信片保持联络。平时和他最亲近就算他的泰比了。泰比是他的猫,很老了,体格健壮,性情凶悍,极丑。但他极爱,已经养了很多年。他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喂他的猫,早晨大概五点左右。布莱恩说话声音沙哑,老猫不也正好属于这一类型,和他一唱一和,喵喵地谈好一阵。有时甚至分不清谁是谁的声音。老猫经常和邻居猫打架,极凶猛。有一次我看见它的身上被撕掉一大块毛,露出血迹,自己趴在那里舔舐伤口。布莱恩很自豪,说他的猫很男人,肯定是为女朋友战斗的。

和他的猫相反,布莱恩性格很温和,属于比较容易相处的人。仅有的一次,他看着前院修电线杆的工人不顺眼,让我去把他们赶走。我问为什么,他的纳税人意识爆棚,说他们修了这么长时间都没修好,就知道在上面说笑话,懒,拿纳税人的钱不好好干活之类的。我当然不会干这种无厘头的事,我说你可以去告诉他们呀。他想了一下,就去后院开上车停在工人们的机器跟前。也不说别的,只说要出去,工人们正在电线杆上作业,说一会儿就完,让他等一下挪开。他坐在车里,脸阴沉着,也不说什么。隔了一会儿,工人们把路腾出来,他一脚油门开走了。

我见到的另一次布莱恩发怨气是在澳洲大选的时候。他收到选票,我问他选哪一派,他说他宁可选他家泰比,会比这些笨蛋们好些。至少他家泰比做决策的时候,可以抓阄,比总统做的决策高明好多。

布莱恩心心念念要找一个女朋友,这是他朝思暮想的生活目标。就在他几乎丧失信心的时候终于碰到了詹妮特。詹妮特是一个有着五个孩子的菲律宾英语老师,年60岁,但看上去非常时髦且年轻,像四十多岁。开始布莱恩很高兴,但约了两次会后他就准备打退堂鼓,因为詹妮特在约会时总讲她的孩子们,对于非常宠爱自己的布莱恩来讲,这显然令他不爽。我问他你能不能接受她的孩子们?他说能,因为他们几乎都成家立业了,以后也不会打扰他们多少。詹妮特只是心里放不下。我告诉他,如果你想和她结婚,就要爱她的孩子们,她就会爱你。果然奏效,他说当他告诉詹妮特他会和她一起照顾孩子们的时候,詹妮特非常感动,他们的关系就进了一大步。他们认识半个月就订了婚,因詹妮特需要回菲律宾。布莱恩倾自己所有买了一只80澳元的戒指给詹妮特。为此他连过圣诞节的钱都没有了。他想了一天,给一家慈善机构打了电话,第二天我就看见一辆车停在了他的门前,车上下来两个男人,提着一个大大的花篮,里面有圣诞节所需的各种东西,面包牛奶、罐头香肠、茶叶咖啡、牙膏、蛋糕、圣诞卡、圣诞树装饰物等等一应俱全,足够他吃两个星期的,因为过了两个星期他就可以领到养老金。他们来了两个人和他交谈并做了记录,他把他和女朋友情况告诉他们,他们祝贺并另外给了他二十澳元。二十澳元够他花两周的开销。

我觉得这简直就是圣诞老人下凡啊!布莱恩却波澜不惊,说他们专门就是做这些事的,就是平常,他有什么困难也经常给他们打电话。他刚搬到这儿的时候买了床没有床垫,澳洲的床垫很贵,即使是二手的也便宜不了多少,于是他打电话,慈善机构就开车送来了,车里有好几个床垫,他选了适合自己的,看上去还很新的一个。“用了好多年还很好。”他说

之后布莱恩开始到处找电脑用Skype和他的恋人联系,几乎每天都要去教会的一个朋友家和詹妮特视频三四个小时。那段时间布莱恩非常幸福,和陷入爱情的年轻人无异,事实上他就从来没觉得自己应该是个老人。詹妮特说要买婚纱,准备结婚,布莱恩到处找活干,他的工作就是给人们花园除草,为此他请所有的朋友为他联系工作,每次挣了钱就给詹妮特寄过去,二百,三百,四百,他不像以前那么潇洒了,在家看影碟的日子少了,大部分时间他一身尘土地回来。但是他每天的下午茶却仍然雷打不动,总是按时回来,给自己倒一杯咖啡,做一个三明治,坐在沙发上慢慢地吃。他每次除草的工资是五十澳元,他的婚礼需要大概3000澳币,他开始节省地过日子了。他已经买了自己的结婚礼服,是从打折商店买的,米色的,因为詹妮特说她喜欢浅色。我怀疑那个女人是不是骗他,但是他说,即使被骗也愿意,因为他爱她。这让我有点受感动,比起他来,我们很多人都太聪明了。

但随着事情的进展,买婚纱,还要另租房子,去教堂登记结婚,还要给詹妮特办绿卡等等,事情越来越多。有好几次听到他抱怨:够了,我承受的太多了,我放弃,我不要和她结婚了。我再也不找国外的了,太麻烦了,签证、居留权、移民,太多了。我要从本地找一个,超市的温蒂对我很好,她会愿意和我结婚的等等。每当他放弃,詹妮特就打电话,然后就又和好了。在有五个孩子的詹妮特面前,他就像一个孩子,诉说自己所受的委屈,找到安慰以后就又乖顺起来。

曲曲折折多次,他们的关系在不断发展中,看来爱情一旦和现实生活连在一起,就不仅仅是爱情了,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德行。

回来很久了,听说他们结了婚,不知过得怎样。布莱恩其实就是想找一个人来照顾他,他一直没有过真正的婚姻,也从没有过孩子,所以有时觉得他甚至还没有真正成熟。他很幸运找到詹妮特,她是五个孩子的妈妈,成熟,耐心、智慧,应该会把他照顾得很好,对他是最适合的人选。我祝愿他们白头恩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上一篇:透过J.D. Power 2016 IQS看中国品牌发展 下一篇:探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