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图书馆总馆室内环境的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2-05-09 02:56:49

九江学院图书馆总馆室内环境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以九江学院图书馆的室内环境现状为例,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对读者的看法进行了分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的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室内环境;图书馆;设计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如何营造整体文化环境,使其适应各层次读者的需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需要依靠室内空间设计来实现。忽略室内设计这一重要环节,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因欠缺考虑在细部处理上造成棘手的问题,更有可能破坏设计初衷,同时又带来资金上的浪费。为此,笔者对读者进行了一次有关九江学院总馆室内环境的问卷调查。

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来总馆的在校1~4年级本科生、专科生和教职员工。

调查方法:随机调查,读者根据问卷题目选择答案。共发出问卷调查表240份,收回有效问卷196份,回收率为81.7%。

2 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2.1 被调查者的身份

被调查者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和教职员工分别占17.9%、31.6%、18.9%、21.9%和9.7%,由此可看出,大二学生是图书馆的主要群体,其中以大四准备考研和大三准备考专升本的学生占多数。

2.2 对图书馆建筑特征的认识

读者们对于图书馆建筑特征的认识多种多样,以合理的建筑空间和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为主,分别占总人数的31.6%和29.1%。认为图书馆内部应有科学配套设施的人数也达到23%。

2.3 对图书馆空间格局的看法

大多数读者希望扩大阅读空间,并且实现服务区与公共区的合理过渡,同时要求藏借阅一体化。这部分读者所占的人数比例分别为48%、30.6%和12.2%,仅余9.2%的读者选择了统借统还。

2.4 认为馆內环境需改进的方面

本题可选项较多,因此各项所占百分相对比较少。居于第一位的是文化氛围,占了24.4%;其次是室内绿化、隔音和通风采光,分别占了20.4%、18.9%和18.4%;随后是节能和安全。

2.5 照明环境满意率

从调查表中可看出,读者对一般阅览室、自习室、电子阅览室的照明满意度分别为17.1%、64.7%、18.2%。尽管馆内照明功率密度指标达到了相关标准,但反映人工照明结果的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均远未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读者们反映,灯具损坏率较高是重要原因。

2.6 应增设的服务区

本题同样是多选,读者普遍认为馆内氛围较紧张,可适当增设休闲区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希望增设文化交流区和展览厅的读者分别达到29.6%和27%。

2.7 休闲区需要提供的服务

调查表显示,分别有38.3%和31.6%的读者希望休闲区内能够提供饮料和简餐,既可以大量节约时间,也可以交流学习心得,方便一些课外活动的开展。此外,25.5%的读者认为休闲区可以提供休闲读物。

2.8 对图书馆中学习气氛的满意度

只有67.9%的读者认为图书馆的学习气氛安静,而32.1%的读者则认为图书馆的学习气氛嘈杂,不适合学习。和前面一样,读者们提出最多的还是文化氛围和隔音问题,这将是以后的设计重点。

2.9 进图书馆的原因

读者进入图书馆的主要是目的是借阅、找资料、看书,人数占到了65.3%。25%的读者是在馆内上自习,只有极少数的人来看电影、娱乐。

2.10 对馆内设施的看法

调查中发现,76%的读者认为馆内设施一般,而12.2%的读者提出馆内设施不完善,3.6%的读者表示很不完善。

3 结论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其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到文化品位和艺术特色,也会对读者的阅读心理及阅读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想办法留住读者,让读者在其中寓教于乐,才是设计图书馆室内空间的真正目的。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合理运用色彩

大二学生是上图书馆的主要群体,他们是为了借阅、看书、查找资料,而大三、大四学生是上自习。为此,阅览室、书库和自习室作为读者活动的主要场所,为兼顾不同功能需求,应合理运用色彩。例如,阅览室以白色为主,桌椅使用较为安静的棕黄色,以显示色彩的纯净淡雅,使室内环境明亮、清爽,让人精力集中。书库内通过浅灰色书架的使用,再用白色灯光进行调整,既给人“扩大”空间的错觉,又方便读者和工作人员查阅各种文献。

(2)营造多元化空间

大多数读者希望适当增设休闲区并提供饮料和简餐,以增加更多的阅读时间。同时,还希望增设交流区和展览厅。由此可见,营造一个多元化空间,满足多层次空间的需求,是图书馆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也是满足教学科研需求的体现。馆内设置的咖啡厅、中庭等休息场所,能够提供人们自由交流的空间环境,使读者在学习之余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氛围。而在设计中合理利用内部的小阳台和外部的大天台,同样可以满足读者紧张学习之间的交流。

(3)打造舒适的内部环境

据调查表显示,文化氛围、室内绿化、隔音和通风采光在需要改进的馆内环境中所占的比例偏高。文化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仅就馆内装饰而言,可设置雕塑、壁画等工艺美术品,以彰显我国的悠久历史;也可设置地方特色文化长廊,展示地方文化精品;还可布置各种宣传材料、标语口号和名言警句,从正面启发读者树立拼搏精神。此外,根据室内环境的平面、空间特点及景观需求,筛选合适的植物种类,采用不同的植物布置方式,即能够形成立体的绿色环境,也能够增进文化氛围、降低噪音。图书馆室内设计中适量使用吸音材料,采用一些隔断、半隔断等加以空间分割,同样可以有效控制噪音。对于通风采光,则需把握空间尺度和玻璃使用上的度,并且选用经济且照度适宜的荧光灯,采用吸顶或嵌入的方式安装,以形成光的漫射使光线分布均匀,再适当增加局部照明。

(4)完善馆内设施

许多读者认为馆内设施一般,但对标识系统还算满意。图书馆设施的布局融技术性和服务性于一体,必须根据图书馆现有的人力、物力和馆舍条件合理配置,尽可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组织方便快捷的读者流线,保证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文献资料。另外,读者的时间观念随着生活节奏的较快也在加强,图书馆应通过建立平面图、路标、门牌等导向标志,快速传达信息,使读者准确快捷地做出判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刘庆,贺小飞.浅议高校图书馆人文氛围的营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3):17

[2]鲁卫良.谈图书馆服务设施布局[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6(2):26

[3]茹美霞.关于大学图书馆发展中对建筑空间需求的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8):104

[4]闫俊林.试论人的行为心理与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J].新西部,2010(6):129

上一篇:对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探究 下一篇:如何优化抗震墙结构及抗震墙抗弯刚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