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时间:2022-05-09 01:19:27

浅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全党面前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是当代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中反映了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对待诸多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旋律正在神州大地回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促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国所处的历史地位的准确把握,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设和谐有序、稳定安定的社会,是古往今来人类的不懈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当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对以往的历史和知识问题的简单回复,而是反映了我们党对现代性过程的实践理论,以及中国社会的经验现实提出的根本性问题,所做出的积极回应。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运行论的术语来说,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贯穿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双赢互利。因此,也可以通俗地说,和谐社会就是双赢互利的社会,也就是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方、参与我们社会发展的各方,都能获得双赢互利,而不是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利益获利。双赢互利,这是和谐社会的要旨,同样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旨。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诸多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人民长期奋斗和不懈的努力,我们已经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种有利条件。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必须牢牢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

1、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2、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3、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4、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四个结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全党面前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是当代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正确分析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各种关系,把握四个有机结合,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要坚持把胸怀远大目标和求真务实精神结合起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我们描绘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求全党同志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必须付出长期地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牢记,既要胸怀宏伟目标,又要脚踏实地的为之奋斗。真正做到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而把胸怀建设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和求真务实精神结合起来。

2、要坚持把科学发展和统筹兼顾结合起来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科学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既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只有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为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提供更加充分的条件。因此,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党和政府在组织指导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总揽全局,兼顾各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和各个方面的礼仪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东部、中部和西部发展,先富阶层、后富阶层和困难阶层的不同利益需求等都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

3、要坚持把党员干部带头和广泛吸引群众参与结合起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只有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只有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有了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就会对社会产生引导和示范作用,有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就有雄厚的社会基础,把两者结合起来,常抓不懈,才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4、要坚持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和创新和谐社会理论结合起来

国家的发展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成了维系中华民族生生息息,绵延不断的精神纽带。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注重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良道德。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传统文化中一切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的思想、观点加以整理借鉴,以便古为今用。同时,要吸纳外国文化中一切人类的文化成果,使之溶入民族文化的宝库,并且要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升华,从而把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和创新和谐社会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使优秀文化在弘扬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成为凝聚全国人民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出以下努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领导应该走在最前列。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公仆意识,有了公仆意识,才能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为了群众。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每个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更要追求“义”。企业在为社会提供经济价值的同时,需要向社会显示其承担的责任;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时候,要通过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做为一个企业,要时刻牢记,要给予国家什么,给予环境什么,给员工什么,而最终企业会得到什么。每个企业都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自觉,积极加入到“企业公民”建设事业中去。强化个体利益目标与社会利益目标一致性的认识,从而凝聚力量,推动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每个人来说,不仅要与自然之间融和、与单个行为之间和睦,而且要与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谐。实现自我和谐,只有不为私欲遮望眼,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不断提高战胜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浅谈石油企业团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下一篇: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抗耐低温(冻)不育系1923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