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历史主义角度阐释《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功利主义

时间:2022-05-08 11:06:50

从新历史主义角度阐释《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功利主义

摘 要:丹尼尔・笛福,十八世纪英国第一位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第一部个人自传体小说,是体现笛福功利主义的一部典型作品,强调了追求自由的意义。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来研究鲁滨逊梦想起航、流落荒岛以及重新远航三个过程中的所体现的功利主义,探索鲁滨逊在实现梦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的追求梦想以及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两个方面所产生的实际历史意义。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意在找寻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同时提醒人们在坚定的追求梦想和自由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家人、朋友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及感受。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鲁滨逊;功利主义

丹尼尔・笛福是十八世纪英国第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极力推崇殖民主义,努力促进资产阶级的发展。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最著名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作者歌颂资产阶级,体现个人追求梦想和自由的真实体现。小说并没有刻意的去描述鲁滨逊的功利主义思想,但是纵观全文,鲁滨逊的身上却无时无刻不体现了功利主义对他的影响。

新历史主义,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是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强调文学本体论的批评思潮的一种反拨,一种对历史文本加以释义的、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将新历史主义与功利主义进行综合性研究,在新历史主义的角度下解读功利主义,来引发对功利主义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影响的感悟,并对其进行引申,探讨其深远意义。

通过对于《鲁滨逊漂流记》研究现状的分析,作者发现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解读鲁滨逊身上所体现的功利主义,是少之又少的,因此从这一角度进行解读,具有非常广泛的研究前景。

论文把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同人生结合起来,探求其对现实社会的深层次意义,对我们的家庭、个人以及国家等发面气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梦想起航时男主人公的功利主义解读

鲁滨逊内心对于梦想的极度渴求,以及当梦想与亲情相互矛盾时鲁滨逊的艰难挣扎,从而引发了功利主义对于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在他梦想起航时期功利主义解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从男主人公个人追逐梦想功利主义的体现上:航海是鲁滨逊的梦想,他一直幻想着自己有一天可以登上冒险的大船,去享受一下航行带来的刺激感受。从新历史主义理论出发,功利主义的一个特点就是人要在最大的程度上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功利主义认为,如果对于事物的渴望有助于获得最大的幸福感受,则是正确的;如果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鲁滨逊对于梦想的追求,就是获得其内心幸福感最大化的体现,他的这一行为,是符合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是有很深层次的个人因素的。

从男主人公与家庭斗争的功利主义体现上:鲁滨逊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他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但是鲁滨逊对于家人幸福感的追求,却并未持续太久,他毕竟是个年轻人,他更追求自身的感受,他的功利主义思想,更多的是建立在自己的利益之上。而这种利益,更多的是寻求内心感受的上满足。

二、流落荒岛中男主人公的功利主义解读

鲁滨逊功利主义的最大体现,在于他心理上的变化,初到孤岛的鲁滨逊是绝望的。新历史主义理论下的功利主义,在鲁滨逊身上最大的体现,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享乐主义的深层次结合。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

除了心理改变带来幸福感受,鲁滨逊的功利主义思想更多的也体现在了他的行为上。当他看到星期五在发现自己部落后开心的手舞足蹈的时候,鲁滨逊感觉受到了威胁,然后对他产生了戒心,“在我对他的疑惧没有消除之前,我每天都要试探他,希望他无意中会暴露自己的思想,以证实我对他的怀疑。”因为鲁滨逊自身存在的功利主义思想,使得他更加注重自己的感受,从新历史主义主义角度研究,鲁滨逊的这些行为方式都是符合“追求内心极度幸福”这一出发点的,无论他怀疑星期五,还是他淹死影响他生活的猫,虽然不符合社会的道德体系建设,但是却符合了功利主义的社会性。

三、重新远航后男主人公的功利主义解读

当鲁滨逊利用一切力量离开那个他生活了28年的孤岛之后,他带着星期五踏上了返回家乡的道路。再返回社会后,鲁滨逊生活一段时间后,又选择了再一次的远航,这也是他在当时历史社会背景下功利主义的体现。主要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男主人公个人与社会斗争的功利主义体现。鲁滨逊逃离荒岛回到英国后,他发现自己与社会已经格格不入了。鲁滨逊毅然选择了再次航行。鲁滨逊回归荒岛的结果,是他与社会作斗争的最终胜利。他依然选择了追求自由,选择了对内心幸福感受最大化的体现。从新历史主义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更多的教会我们的,是坚持做自己。

男主人公个人向社会妥协的功利主义的体现。鲁滨逊在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选择回到荒岛,但是他在出发之前,他一度想过在巴西安家落户,但是在宗教上的顾虑,使他放弃了这个想法。当他最终决定再次回到荒岛的时候,他带走了星期五。这是他与社会斗争中,坚持自己梦想的同时做出的妥协。从新历史主义角度来看,鲁滨逊对于社会的妥协,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并非人类的最高原则,也并非人类的唯一原则。

四、小结

通过前面的研究,不难发现,鲁滨逊无论是在梦想起航之初,还是在流落荒岛之中,亦或者是在重新起航后,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功利主义思想,都是符合新历史主义潮流的。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通过对于鲁滨逊梦想起航、流落荒岛以及重新远航三个过程的研究,解读鲁滨逊身上所表现出的功利主义,探索鲁滨逊在实现梦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的追求梦想以及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两个方面所产生的实际意义,从而对小说进行一个全新的解读。鲁滨逊对梦想的执着,与家人的斗争,与自然的斗争,与社会的斗争和妥协,他的一切行为,都深刻的体现了功利主义思想,同时也符合新历史主义理论的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Daniel Defoe.Robinson Cruso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2]Kiernan Ryan.New Historicism and Cultural Materialism[M].London:Hodder Arnold. 1996

[3]崔维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完美结合――对《鲁滨逊飘流记》的再解读[J]. 重庆: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46-49.

[4]惠海峰,申丹.个人主义、和边缘化的家庭――重读《鲁滨逊漂流记》[J].北京:外国语文报, 2011(04)

作者简介:

崔童(1979.1~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上一篇:一种简易电力线监控的单片机控制设计 下一篇:浅析如何创建生本教育的高中化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