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居民储蓄存款结构专项调查

时间:2022-05-08 09:22:18

承德市居民储蓄存款结构专项调查

摘要:本文以承德市为例,针对居民储蓄存款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改善居民储蓄存款结构、引导居民消费的建议。

关键词:居民储蓄存款;专项调查

中图分类号:F83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增-0160-01

一、承德市居民储蓄存款现状及特点

(一)储蓄存款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2008年以来,承德市居民储蓄存款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储蓄存款同比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2009年1月份达到29.7%的峰值。截至2009年7月末,承德市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532.3亿元,同比增长22.8%,比年初增加68亿元,月均增加9.7亿元。

(二)储蓄存款的目的主要用于预防性支出和居民消费

从调查结果看,用于预防性支出的比例为60.3%,其中:27.7%的居民储蓄用于子女上学,18.8%的居民储蓄用于存款养老,13.8%的居民用于存钱防病;用于购房购物等消费支出的占比为25.8%;选择居民储蓄保值增值的占比为13.6%;其他占比为0.3%。

(三)居民储蓄存款来源以工资收入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收入处于中等水平,收入值处于职工工资正常区间范围内,其中:平均月收入在1200-3000元的储户占比为44%,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储户占比为34.8%。储蓄存款与居民收入情况密切相关,存款来源以工资收入为主,有59.2%的居民储蓄存款来自工资收入,其中来自企业职工工资收入为30.6%,来自政府职员工资收入为28.6%;个体经营收入、农村农民打工及务农收入、社会保障收入、其他收入来源渠道的占比依次为24.6%、7.3%、2%和6.9%。

(四)定期储蓄存款占主体,但近期呈现活期化走势

从存款期限看,截至2009年7月末,全市定期储蓄存款余额344.4亿元,占全部储蓄存款的64.7%,比年初增加35.4亿元,增长11.4%。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68.2%的储户定期储蓄存款余额高于活期储蓄。截至7月末,全市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87.9亿元,占全部的35.3%,比年初增加32.6亿元,增长21%,同比多增6.2亿元,活期储蓄增长较快,其增速高于定期储蓄9.6个百分点。

二、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变动的因素分析

(一)城乡居民即期收入不断增长和预期收入不确定性影响储蓄存款变动

从收入角度看,2009年上半年,承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9.6元,同比增长18.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304.5元,同比增长6.8%。职工工资作为储蓄存款来源的主要部分,其较快增长保证了储蓄存款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在职职工工资总额31.6亿元,同比增长25.3%。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储户对未来增收信心不足,预期收入降低,快速增长的即期收入较大部分的以银行储蓄形式沉淀下来,导致在全球经济衰退形势下储蓄存款平稳较快增长。

(二)储蓄存款变动依赖于社会保障机制的健全性

从支出角度看,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致使居民储蓄存款居高不下。一是子女教育支出大幅增加,学费、补课费、课外班辅导费、材料费等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例不断增大,以存钱上学为目的储户集中表现在30-50岁年龄段中。二是医疗保健支出大幅增加,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482.1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5%。三是不少中老年人出于对未来养老问题考虑,把钱存入银行作养老备用。

(三)居民投资渠道狭窄

一是2009年以来,各银行出售(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60页)的理财产品期数减少,预期收益降低,居民投资热情不高。二是股票市场风险较大,不少居民基于安全性退出股市,导致储蓄存款回流。从调查问卷结果看,在居民利用家庭收入进行投资的各个渠道中,储蓄存款占70.7%,股市基金市场占7.7%,保险占6.2%,国家债券占4.1%,其他占11.2%。

(四)商业银行的个别经营行为导致储蓄存款异常波动

个别商业银行将储蓄存款完成任务情况与职工绩效工资挂钩,按季进行考核,这使得储蓄存款季末月份快速增长、季初月份迅速回落。从承德市情况看,今年3月和6月储蓄存款快速增长,月增速分别达4.2%和2.2%,而4月和7月储蓄存款处于回落,分别下降1.0%和0.8%。

三、改善储蓄存款结构、引导居民消费的建议

(一)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努力开辟居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适度提高在职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低保、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普及农村低保;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使居民收入提高和经济增长同步,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二)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较好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积极推广助学贷款业务,加强教育收费监管,加大对各种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高中、大学的教育补贴力度,减轻居民教育支出;适当增加财政投入,努力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和报销比例,充分运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好居民医疗保险问题。

(三)积极寻找新的消费热点,拓宽居民个人投资渠道

要根据消费市场的特点,不断调整消费产品结构,积极开发新产品,积极引导居民更新消费观念和习惯,改变传统的积累型支付方式,重点扩大住房、车辆、家电等产品消费,将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不断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

(四)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心;二是引导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制定科学的考核方法;三是大力推进辖区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促进支付结算服务现代化。

课题主持人:李福德

课题组成员:高延民刘明东李贺平李)升

张景玉葛福明孙晓辉王秀成

张丽芹王红雷

上一篇:“境内付汇\境外交货”外汇监管政策亟待完善 下一篇:影响我国煤炭定价的因素剖析及金融相关问题研...